2010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辅导资料(免费版)
look_9999
look_9999 Lv.12
2010年04月17日 14:38:30
只看楼主

2010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辅导资料(免费版) 2010年一级建造师《各科目复习辅导资料》,根据培训中心的进度不定时更新,你复制保存或在线阅读,相当于你又将本科目的学习重点、知识面又温固了一遍,对你的应试应该有一定的帮助,祝各位考试顺利!更多建造师资料阅读下载请到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674214_1.html[ 本帖最后由 look_9999 于 2010-5-24 18:53 编辑

2010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辅导资料(免费版)

2010年一级建造师《各科目复习辅导资料》,根据培训中心的进度不定时更新,你复制保存或在线阅读,相当于你又将本科目的学习重点、知识面又温固了一遍,对你的应试应该有一定的帮助,祝各位考试顺利!更多建造师资料阅读下载请到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674214_1.html

[ 本帖最后由 look_9999 于 2010-5-24 18:53 编辑 ]
免费打赏
look_9999
2010年04月17日 14:47:31
2楼
  1Z203010 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

  1.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调整。

  2.进度目标分析和论证的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

  3.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4.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1Z203020 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工程网络计划分为: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2.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3.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几种逻辑关系:STS、FTF、STF、FTS.

  4.国际上,工程网络计划有许多名称,如:CPM,PERT,CPA,MPM等

  5.工程网络计划按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非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随机网络计划

  6.按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法划分为:事件网络和工作网络7.按计划平面的个数划分为,单平面网络图,多平面网络图。

  8.美国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欧州则较多使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9.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10.当考虑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①缩短时间不能影响质量和安全工作②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③缩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④考虑工作的可村缩性

  11.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2.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3.本工作的紧后工作为关键工作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回复
look_9999
2010年04月17日 14:48:07
3楼
  1Z203030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2.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有: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等。

  3.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虽然信息对进度控制而言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它的应用①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处理的效率②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③有利于促进进度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4.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条件,经济激励措施

  5.资金供应条件包括:可能的资金总供应量,资金来源,资金供应时间

  6.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7.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1Z203040 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1.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2.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包括:①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②设计工作进度③招标工作进度④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⑤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⑥工程物资采购进度⑦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

  3.大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4.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①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②总体进度规划③各项系统进度规划④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⑤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5.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包括:①了解和收集项目决策阶段有关的项目进度目标确定的情况和资料②收集与进度有关的该项目组织管理,经济,技术资料③收集类似的项目的进度资料④了解和调查该项目的总体部署⑤了解和调查该项目实施的主客观条件

  6.项目的工作编码时应考虑:①对不同计划层的标识②对不同计划对象的标识③对不同工作的标识

  1Z203050 计算和辅助进度控制

  1.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的含义: ①解决为工程网络计划计算量大,而和计算难以承担的困难②确保工程网络计划计算的准确性③有利于工程网络计划及时调整④有利于编资源需求计划。
回复
look_9999
2010年04月17日 14:48:26
4楼
  1Z204010 质量控制的原理

  1.质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来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①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②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③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④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⑤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的用器的质量因素⑥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⑦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

  4.建筑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

  5.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劳动作业环境,管理环境

  6.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①PDCA循环原理②三阶段控制原理③三全控制原理

  7.PDCA的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8.PDCA的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自检,互检和专检。

  9.PDCA的处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处置包括两个步骤:纠编和预防

  10.三阶段控制的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这三个阶段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11.三全控制即:全面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参与控制

  12.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目标管理。
回复
look_9999
2010年04月17日 14:48:44
5楼
  1Z204020 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特点:①只用于特点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即目的不同②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即范围不同③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即目标不同④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相融,是一次性的,并非永久性的,即时效不同⑤一般只做自我评价与诊断,不进行第三方认证,即评价方式不同。

  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为:①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系统②材料设备安装系统③施工安装质量控制系统④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系统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为:①建设单位建设项目控制系统②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系统③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④施工企业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⑤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皖南子系统

  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控制原理分为:①质量控制计划系统②质量控制网络系统③质量控制措施系统④质量控制信息系统

  5.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①分层次规划原则②总目标分解的原则③质量责任制原则④系统有效性原则

  6.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序:①确定各层面组织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及其无理职责,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框架②确定控制体系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③制订质量控制工作制度④部署各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完成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⑤研究并确定控制系统内部质量,职能交叉街接的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

  7.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进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运行的基本方式是PDCA

  8.动力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核心: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

  9.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的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

  10.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回复
look_9999
2010年04月17日 14:49:09
6楼
  1Z204030 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3.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保证竣工项目睥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

  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产品

  5.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场旁站检查平行检测,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6.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7.施工准备质量是属于工作质量范畴,它对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8.施工验收质量控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9.施工承包方和供应方在施工阶段是质量自控主体,他们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

  10.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阶段是依据法和合同时自控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效果实施监督控制。

  11.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在施工全过程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发展和最终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

  12.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①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②施工准备③材料采购④施工生产⑤试验和检验⑥工程功能检测⑦竣工验收⑧质量回访和保修

  13.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是施工承包企业,总承包对分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连带责任

  14.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目标,方针,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步骤

  15.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计划常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文件形式进行编制

  16.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①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合同,现场,法规条件)②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③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④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⑤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⑥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等

  17.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内容

  18.事前预控包括明确控制目标参数,制定实施规程(包括施工操作规程及检测评定标准)确定检查项目数量,及跟踪检查或批量检查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信息的反馈要求。

  19.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

  20.对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①控制材料设备性能②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③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式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④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

  21.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包括:①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难点。②制订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③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和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平面图④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施工设备⑤编制工程所采用的“立新”技术方案和组织管理方案⑥为明确工程质量,编写环境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2.施工环境因素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不可抗力因素,以及劳动作业环境等

  23.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24.施工过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2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处理:①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②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还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
回复
lenaldo
2010年04月23日 15:50:29
7楼
感谢楼主提供资料!谢谢!!!!!
回复
wucongyang811203
2010年04月24日 08:32:59
8楼
不是电子版本呀,没有办法一次下载了,、、、、、、、、、、、、、、、、、、、
回复
look_9999
2010年04月24日 19:12:29
9楼
  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高等级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如何对路面质量进行检测评定,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路面诸多检查项目评定指标中,平整度占评定项目总分数的15%~20%,足见其重要地位。

  不良的路面平整度不仅影响道路行车安全,降低行车舒适度,增大行车噪音污染;而且增加车辆的运行费用(如增加油耗、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车辆机件磨损),同时加速结构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年限,缩短养护周期。为此,世界各国的道路工作者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标准,研制了各种仪器设备,以便对新建道路进行质量控制,对已运行道路进行检测评定。

  1、平整度检测评定指标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输出指数比较多,有些国家地区使用的检测指标,比如:澳大利亚的NAASRA指数,法国的APL指数,加拿大的PSI指数,也有世界性组织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平整度IRI。也有相关行业如:汽车设计研究行业评价路面的PSD指数等。而在我国,常用的还有三米直尺量测的最大间隙h及标准偏差σ。下面就我国常用的几种指标及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进行简单介绍:

  1.1三米直尺量测的最大间隙h

  三米直尺是由硬木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底面平直,长3m.在测试前将三米直尺放在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上,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然后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测试时,目测三米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间隙位置,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最大间隙的高度h(mm),要求准确至0.2mm。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规定,每200m测试两处,每处要求连续10尺,然后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及合格率。这种测试方法由于全部由人工操作,因此人为因素大、精度低、测试效率低,只适用于在建道路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适于高等级公路竣工验收和日后运行中进行检测评定。

  1.2标准差σ

  标准差σ是指八轮平整度仪测试输出的平整度数据。八轮平整度仪是以3m长桁架铰接对分小梁为基准,中间机架可伸缩或折叠,前后各有四个行车轮,前后两组轮的轴间距离为3m。在机架中间有一个能起落的测定轮,测定轮上装有位移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测定时以仪器着地的八个轮为相对基准面,沿路面某一纵向位置以一定间隔量(如桁架每移动25cm)采集测试轮的单向垂直位移数值,再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计算100m中所有数据(若间隔为25cm,则100m有400个数据)的方差,此方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偏差σ。

  1.3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为了检测路面平整度,世界各国研制出许多相关的仪器设备,如美国、加拿大的四分之一车,英国的标准颠簸累积仪,法国的纵断面分析仪,澳大利亚的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等。这些设备在当时的使用情况都不错,但因彼此之间未建立定量关系,其检测到的数据无法对比。因此,为了客观定量分析路面平整度,世界银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组织了世界有关专家及各国测定平整度的主要仪器,在巴西利亚进行研究试验,最后在1986年提出了国际平整度粗糙指数IRI概念。

  IRI(即InternationalRoughnessIndex的简写)的定义是:模拟标准车在80km/h速度条件下,车身悬架的总位移(单位为m)与行驶距离(单位为km)之此,同时发表了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得路面一定间隔(如每25cm或50cm)的高程,计算IRI的算式和计算程序,的真实纵断面情况表征为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从而把过去世界各国不同的平整度仪测试结果指标统一到IRI来,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世行组织召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考虑了公路路面的长波模型、短波模型、台阶模型以及专家模型等向世界各国推荐的。所以从技术上比较全面、合理。这对世界路面平整度测量是一个重大的贡献,目前IRI已发展成各国平整度的通用指标,包括现在最先进的采用激光技术的平整度检测设备均可直接输出IRI的指标数值。

  2、新检评标准中平整度的相关问题

  鉴于国内十余年来路面平整度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情况,颠簸累积仪已从广泛用于现有路网路面平整度测定,发展成为可完全满足新建路面竣工验收需要的检测手段,故新检评标准采用较高级的自动或半自动化检测设备,不再单指连续平整度仪(即八轮平整度仪),并引入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平整指数IRI.

  2.1采用IRI作为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和评定指标的必要性

  为了客观准确高效地检测和评定路面平整度,平整度指数的设置要具有合理性。我国过去使用较多的仪器有三米直尺和连续式平整度仪等,这些仪器受长度和速度的限制,难以反映较高车速下路面较长波长的颠簸和起伏。另外连续式平整度仪在使用中还存在测试效率低、速度慢、机械配置庞大而笨重、测定精度差、再现性差等问题。因此,为提高平整度测试的精确度及与国际通用指标保持一致,有必要在规范中采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作为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和评定指标。

  2.2新标准IRI界限值界定

  我国从“七五”开始,在路面管理系统中采用IRI作为路面平整度指标,已实际使用了十余年,测得了数万公里的沥青路面的IRI值,为干线公路路面评价、养护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曾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长春、太原等地对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平整度标准差σ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全部试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σ=0.5926IRI+0.013,相关系数r=0.9875。为了便于应用,一般取σ=0.6IRI。

  3、平整度检测设备介绍因为路面平整度的检测比较重要,各国相继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平整度检测设备及评价方法,目前主要的有多轮式平整度仪、响应式平整度仪、手推式断面仪、激光断面仪、超声波断面仪等等,这里就激光断面仪作简单介绍:

  3.1激光断面仪

  激光断面仪是与激光测距仪为基础,把激光测距仪固定在车体上,测试时激光测距仪始终监测距路面高度,由于车体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激光测距仪测出的距离并不能直接反映路面平整度,为此技术人员在车体上加装了加速度传感器,并对该加速度计输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积分处理。一次积分输出速度信号、二次积分输出位移信号,这样就量化了车体受路面平整度影响产生的位移,用该信号同激光测距仪测出的信号进行互差,消除车体的震动位移采集到真实的路面断面值。目前,澳大利亚ARRB公司研制的五激光断面仪(简称5LP),该仪器测试速度为20-120km/h,拥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测试精度高等优点。该仪器五个激光探头装在测试车前的激光横杠上,当测试车每移动约50mm,仪器就对其每条轮迹线和中线进行纵向路面形状的测量,并将数据在事后处理成为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值,同时计算输出该车道的平整度值。因此,5LP对于高等级公路的检测不仅快速高效,而且能准确反映路面每个车道、每个位置的平整度真实情况,为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竣工验收、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4应用五激光断面仪检测路面平整度应注意的问题

  (1)路面清洁度对数据的影响。在路面检测中,道路的表面清洁度对数据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道路表面有树叶等垃圾或杂物,当测试车行驶经过时,测试结果就有可能反映的是树叶表面的平整度值,而无法测得路面的真实数据。

  (2)为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在测试过程中,应使测试车始终保持匀速状态。根据五激光断面仪的标定结果分析,该仪器在50~80km的时速下数据更精确,所以在检测中,应维持正在测试的车道的畅通,减小车速的影响。

  (3)当检测长坡路段时,应注意上下坡时数据的稳定性。对于五激光断面仪,下坡测得的平整度值一般略大于上坡测试的结果。为此,检测人员应掌握这个规律,以便在实际测试中的数据更为准确可靠。

  (4)测试车在不同的载重下对数据也存在一定影响,主要由于不同的载重会影响轮胎的气压等原因,造成测试车横梁高度的变化,产生数据偏差。这就要求保证测试时车辆的荷载,一般仅由驾驶员和操作手两人为宜。

  (5)在雨天或路面潮湿有水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检测。以五激光断面仪为例,当路面有水时,激光发射到地面后会产生散射,因此测得的数据就不准确。其它各类仪器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6)在测试过程中,应合理的将测试距离进行分段,根据主管部门或施工单位等的要求,可以按标段、不同管辖路段及公桩等进行分段,以便在检测报告中更好地反映出结果,满足受检部门的需要。

  5、平整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公路是我们业内人的事业,同时又是全社会的公益福利。我国高等级公路起步较晚。但建设速度之快,在本世纪初,骨架路网络基本形成。因此,不单要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检测,对交工验收质量评定检测,而且要对公路的长期服务进行检测评定。我国已开展的路面管理系统(CPMS)就是一种科学的养护管理系统,CPMS系统内最基础的数据就是平整度指标。正在进行开发研究的GIS系统正是下一步公路信息向全社会开放与服务的前期研究。由此可见公路路面检测的重要性。从检测设备来看,由于使用条件与使用目的的不同,所以使用的设备也不尽相同,三米直尺、五米直尺、水平仪等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对路面面层以下各结构层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对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来说,均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但近年来由于各种车载高效检测设备拥有测试精度等级高,人为因素少,不用中断交通等优点,这种方法正在为各省市的质监部门所采用,高等级公路的平整度检测事业也正朝着精确、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回复
wc0726
2010年05月03日 19:10:52
10楼
学习了一会,要可以下载就更好,谢谢楼主。:)
回复
wuzhao212
2010年05月19日 17:42:26
11楼
还不如买一套书 晚上在台灯下一页页看来得惬意!看电子版终究是不方便的,等各个知识点烂熟于心之后 ,再上网浏览这方面的学习资料,这样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就会很高,或许自己到那时都可以猜考题了,这样还何愁不过。不要一上来书还没有通读一下,就上网找攻略,下试题,这样在舍本逐末的同时还浪费时间!希望对同仁们有所帮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