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48-2004工程技术规范之二
xmznt
xmznt Lv.12
2005年08月05日 15:06:36
只看楼主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3.8 环境适应性设计 3.9 防雷与接地设计 3.10 集成设计 3.11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 与布线设计 3.12 供电设计 3.13 监控中心设计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3.8 环境适应性设计
3.9 防雷与接地设计
3.10 集成设计
3.11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 与布线设计
3.12 供电设计
3.13 监控中心设计
xmznt
2005年08月05日 15:07:19
2楼
3.1 一般规定
【条文】3.1.1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建设投资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安全防范应用系统。
【条文】3.1.2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条文】3.1.3 安全防范系统的配置应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靠而适用的设备。
【条文说明】3.1.3 由于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经常会推出一些新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新技术,而安全防范系统设备不同于一般的家用电器和信息设备,它必须安全、可靠。因此,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不能盲目追求先进、时髦,而应采用那些经过实践考验证明是先进而成熟的技术,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或认证,证明是性能可靠且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或设备,以保证安全防范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正常运行。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5日 15:08:04
3楼
【条文】3.1.4 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条文说明】3.1.4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对符合WTO/TBT五项正当目标的产品推行强制性认证制度,大多数安防产品列在其中。因此,本规范规定,安全防范系统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认证机构认证合格,不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也应经相关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条文】3.1.5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2 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3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4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5 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6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7 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5日 15:09:26
4楼
【条文】3.1.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3.1.6 保证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防范工程具有与一般工程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根据20多年来我国安防工程建设的实践,本规范认为执行以下程序对保证工程质量是极为有益的。
1 工程程序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的相关要求。基本程序见图3.1.5(图中带*号者为重点)。(图3.1.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表,请详见《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宣贯培训教材第25页)
回复
ttt001
2005年08月06日 21:13:36
5楼
明白了,这个东西的出处在这里:
http://www.cn-ps.com/affg/index.files/frame.htm

谁有时间把正文完成的复制下来啊!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5:54:44
6楼
2 工程主要环节要求
1)工程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安全防范工程申请立项前,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工程正式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编制。
2)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建设单位根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设计任务书,并按照“工程招标法”进行工程招标与合同签约。
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任务来源;
——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
——应执行的国家现行标准;
——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工程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施工、调试、检
验、验收、培训和维修服务等);
——建设工期;
——工程投资控制数额;
——工程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构成;
——系统功能要求(含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要求;
——建设单位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接处警反应速度;
——建筑物平面图。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6:08:07
7楼
3)现场勘察。具体要求见3.2节。
4)方案论证
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完成后必须组织方案论证。方案论证由建设单位主持,业务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及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参加,对初步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落实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5)工程检验。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7章。
6)工程验收。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8章。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6:09:02
8楼
3.2 现场勘察
【条文】3.2.1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
【条文说明】3.2.1 本规范所称的“现场勘察”有别于工程建设界泛指的“工程地质水文勘察”,仅指进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对被防护对象所进行的、与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有关的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和调查。现场勘察是设计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之前,进行“现场勘察”是必要的。对于新建工程或无法进行现场勘察的工程项目,可省略。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6:09:54
9楼
【条文】3.2.2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面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
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的防护级别。
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能力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
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群体的基本概况:建筑平面图、使用(功能)分配图、通道、门窗、电(楼)梯配置、管道、供电线路布局、建筑结构、墙体及周边情况等。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6:10:42
10楼
2 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
1)地理与人文环境。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周围的地形地物、交通情况及房屋状况;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当地的社情民风及社会治安状况。
2)气候环境和雷电灾害情况。调查工程现场一年中温度、湿度、风、雨、雾、霜等的变化情况和持续时间(以当地气候资料为准);调查了解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和所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3)电磁环境。调查被防护对象周围的电磁辐射情况,必要时,应实地测量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
4)其他需要勘察的内容。
回复
xmznt
2005年08月09日 16:11:08
11楼
3 按照纵深防护的原则,草拟布防方案,拟定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位置,并对布防方案所确定的防区进行现场勘察。
1)周界区勘察
——周界形状、周界长度;
——周界内外地形地物状况等;
——提出周界警戒线的设置和基本防护形式 的建议。
2)周界内勘察
——勘察防区内防护部位、防护目标;
——勘察防区内所有出入口位置、通道长度、门洞尺寸等;
——勘察防区内所有门窗(包括天窗)的位置、尺寸等。
3)施工现场勘察
——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必要时应作现场模拟试验。
探测器:安装位置、覆盖范围、现场环境;
摄像机:安装位置、监视现场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提供光照度的能力、监视范围、供电情况; 出入口执行机构:安装位置、设备形式。
——勘察并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安装方案。
——勘察并拟定监控中心位置及设备布置方案。
监控中心面积;
终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
线缆进线、接线方式;
电源;
接地;
人机环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