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费改税 打破平均2009年1月1日,争议十多年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对车主而言,体现了多用路多支出的市场经济原则,打破了平均主义的藩篱;对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深远意义。 成品油价格和费税改革之后,公路系统被认为是受影响最大的部门。这次改革,在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6费的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妥善安置改革涉及人员、调整和完善收费公路政策、探索建立公路发展的新体制机制,成为公路部门面临的难题。
2 免费路追求公平 2009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研究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9年1月15日,在交通运输部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部长李盛霖代表部党组提出,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网络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免费公路网络,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 收费公路政策调整的思路,初步锁定在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机制、研究调整收费公路的最长收费年限以体现公益属性、重新确定普通公路收费公路发展成为收费公路的设立条件和门槛、完善收费标准和年限调整机制几个方面。率先公布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广州、佛山、珠海等市也相继公布了改革方案。在目前已公布的方案中,公路部门的职能被整合划转,或整体或部分并入“大交通”,由原先作为归口政府交通部门行业管理,拥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财政权的公路管理职能机构,变成了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内设的专业化职能部门或所属二级职能机构。
3 大部制彰显公路 2009年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复了交通运输部的“三定”(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规定。根据批复,交通运输部将采用“12+2”的部门格局,即由12个职能司局,外加机关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局。这与之前交通部的职能架构基本一致,最大变化是新增设了道路运输司和安全监督司。 其中,将原公路司公路管理职能划出,新组建为公路局。新组建的公路局仍属部机关内设局级机构,除办公室外,内设建设市场监管处、农村公路处、工程管理处、技术管理处、路网管理处、养护保通处6个职能处室。
4 地方局职权缩水 2009年5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交通体制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9]13号),率先启动以体制下放为主要内容的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湖南省交通将实行各级政府负总责、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行政区域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悄然运作却大刀阔斧,“公路局”在这里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2009年7月30日,深圳市与此同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综合执法,在改革之初的热情消褪之后,其角色定位逐渐面临尴尬。各地迫于人员安置压力纷纷组建的综合执法局,将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分割开来,给路产路权的维护带来新挑战。
5 新标准注重信用 2009年8月1日,《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开始实施。按照规定,自施行之日起,必须进行 招标的二级及以上公路工程应当使用《公路工程标准文件》,二级以下公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与2003年版的《公路工程国内 招标文件范本》相比,《公路工程标准文件》突出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中的作用,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信用评级高的企业的奖励措施:可申请更多的标段投标,可在履约担保方面享受一定优惠,可在质量保证金方面享受一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