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建筑  
随风飘扬
2009年10月27日 12:41:16
只看楼主

1994年,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聚会,提出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筑与生物界相仿的、能感受外界和自身变化并作出反应的建筑物,这就是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的基本特征有:  1、生命建筑具有"肌肉",对外界变化能作出反应。用能自动收缩和舒张的智能材料,如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就可改变梁内部的力和形状,使梁承受振动的能力增高。正在研究中的其他"肌肉"材料还有压电陶瓷、磁致伸缩材料、电磁流变液体等,它们已经在一些建筑上试验成功。

1994年,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聚会,提出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筑与生物界相仿的、能感受外界和自身变化并作出反应的建筑物,这就是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的基本特征有:
  1、生命建筑具有"肌肉",对外界变化能作出反应。用能自动收缩和舒张的智能材料,如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就可改变梁内部的力和形状,使梁承受振动的能力增高。正在研究中的其他"肌肉"材料还有压电陶瓷、磁致伸缩材料、电磁流变液体等,它们已经在一些建筑上试验成功。
  2、生命建筑有能获得"感觉"的"神经"。这种"建筑神经",不仅能"感觉"到整座建筑或桥梁内部的受力变化,甚至能感应检测到承受外力时,桥察所受的震动和桥的变形。如果桥梁产生裂缝,"神经"信号就会终止,从而便于预防,并能及时查出建筑的隐患所在。
  3、生命建筑有能自动调节控制的"大脑"。在一座大型生命建筑内,会有许许多多的"神经"和"肌肉"材料埋在关键部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十分复杂,需要有一个控制和协调的中心,这就是生命建筑的"大脑"—一台大型计算机,它具有能判断、决策并进行协调的程序,对重要程度不同的部位所传递的信息,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
  当地震造成建筑物大幅振动时,生命建筑就能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生存下来。近年来,日本发展了智能化的质量阻尼技术。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设在建筑物内的阻尼物(如流体箱)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振动。地震造成的建筑振动往往有若干个振动周期,美国科学家用化学混沌动力去干扰和破坏这样的周期振动,使建筑物的破坏性大幅振动转变为无序的能量分散的混沌运动。这如同一个振动着的音叉与一个率敌运动的小物体相遇,音叉的有序振动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振动。这是一种以少量能量去影响和减少巨大能量对结构破坏的有效途径。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已研制出生命建筑自我康复的方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甲醋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小管。当生命建筑出现裂缝时,小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这完全像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墙塞创口,使肌体康复。
  生命建筑是模拟生命而设想的,它具有生命的基本模式和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未来抗震建筑。
lx7222
2010年07月05日 12:04:46
2楼
不错
回复
hyperlink
2010年08月01日 18:13:10
3楼
概念总是超前于现实的
期待实现ing:loveliness:
回复
nanyawen
2010年08月02日 10:52:26
4楼
能实现就好了
回复
zlj66653
2011年04月03日 19:13:37
5楼
 生命建筑是模拟生命而设想的,它具有生命的基本模式和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未来抗震建筑。
回复
寒冬
2011年04月11日 15:21:57
6楼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进步,会有一种建筑是震不倒的,而且使用功能会是日臻完善的!
回复
deshilan89
2014年04月28日 13:41:11
7楼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回复
lzc5201314
2014年04月29日 09:20:49
8楼
不错。。。。。。。。。。。。。。。。。。。。。。。。。
回复
rrhc888
2015年09月06日 18:28:43
9楼
学习学习。
回复
烟雾弥漫
2015年09月15日 09:20:01
10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co1442213470493
2015年09月18日 14:49:43
11楼
生命建筑是模拟生命而设想的,它具有生命的基本模式和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未来抗震建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