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huaweiyan1
huaweiyan1 Lv.2
2009年10月10日 12:45:18
只看楼主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谁有 麻烦发一个来看看。多谢了!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谁有 麻烦发一个来看看。多谢了!
免费打赏
jiangtaifu
2009年10月14日 19:05:02
2楼
看来不会有人发给楼主了,因为看了楼主的标题,都认为是发布技术规程的,但凡近来的人多半是想着下载而来——他们都是没有这个“规程”的。辞不达意的或者是想掩盖真实意图的东东最终害了自己。
回复
xueyiqiang
2009年11月12日 01:06:11
3楼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我有,是联塑的。合适吗?
回复
yantuoluo123r
2010年04月01日 15:16:15
4楼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材部 发布时间: 阅读:690次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了使双壁波纹管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实现安全可靠、确保工程质量,特编制本手册。
1.0.2 本手册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材,HDPE管径DN225-DN1200mm。管材环刚度为S1≧4KN/m2和S2≧8KN/m2.
1.0.3 本手册适用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室外排水和农田水里工程,工厂企业范围的室外排水工程可参照执行。
1.0.4 凡遇本手册未涉及的或有特殊要求时,应由设计单位另行处理。
1.0.5 按本手册进行双壁波纹管施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行业标准及本地区相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
1.0.6 本手册参考CECS 164:2004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2、管材、橡胶圈
2.1.1 管材、橡胶圈等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性能说明书,并应表明产品规格和生产日期。
HDPE双壁波纹管物理性能: 项目
要求

环刚度(KN/m2)
SN2
SN4
SN8
SN16

≥2
≥4
≥8
≥16

环柔度
试样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两壁无脱开

冲击性能(TIR)%
≤10

烘箱试验
无气泡,无分层,无开裂

蠕变比率
≤4




项目
性能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物理性能
密度
g/cm
0.941—0.965

折光系数
ND
1.54

吸水率
%
<0.01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MPa
20—30

断裂伸长率
%
≥350

抗压强度
MPa
18—25

弯曲强度
MPa
25—40

弹性模量
MPa
≥800

热性能
热膨胀系数
10—5/℃
11—16

熔点

131

软化温度

126

脆化温度

-70

连续使用温度

≤60



2.1.2 承插式和套筒式接口密封橡胶圈采用耐油的合成橡胶制成,由管道生产厂按规格配套供应。其性能达到下列要求:
(1)邵氏硬度:50±5;(2)伸长率:≧50%;(3)拉断强度:≧16MPa;(4)永久变形:<20%;(5)老化系数:≧0.8(70℃,144h)
2.2.1 管材要求外观一致,内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缝,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
2.2.2 管材端面应平整,与管中心轴线垂直,轴向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出现。
2.2.3 管材耐压强度及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2.4 管道接口用橡胶圈性能,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孔、裂缝、卷皱、破损、重皮和接缝现象。并应符合《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2.2.5 套管内外壁光滑、平整,厚薄均匀,外观及内层不允许有明显气泡、砂眼、裂纹缝隙等缺陷。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3 装卸、运输和堆放
2.3.1 管材、管件在装卸、运输和堆放时应避免撞击,严禁抛摔。
2.3.2 管材成批运输时,承口、插口应分层交错排列 ,并应捆扎稳固。
2.3.3 短距离搬运,不得在坚硬不平地面和碎石面层上拖动或滚动。
2.3.4 管材堆放地应平整,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直管部分应有木垫块,垫块宽度应不小于200mm,间距不大于1500mm。堆放时管材承口与插口应间隔整齐排列,并捆扎稳妥。
2.3.5 管材堆放中应避免日光曝晒,保持管件通风。
2.3.6 橡胶圈应存储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堆放整齐不得收到扭曲损伤。
3、沟槽
3.0.1 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当管径不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300mm;当管径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mm。
3.0.2 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制定。
3.0.3 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10-15mm天然及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严禁用杂土回填。槽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除,用沙石回填处理。
3.0.4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
4、管道基础
4.0.1 管道应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沙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基础密度应符合本规程表11.2.2的规定。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面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在铺设中粗砂基础层。
4.0.2 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或沙砾土回填密实。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承角2α加30°,回填密实度应符合本规程表11.2.2的规定。
4.0.3 管道基础中在承插式接口、套筒连接等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如图7.3)。凹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可按管道接头尺寸确定。在接头完成后,应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度。
4.0.4 对由于管道荷载、地质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4.0.5 聚乙烯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宜采用砂桩、块石灌注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得采用打入桩、混凝土垫块、混凝土条基等刚性地基处理措施。
5、管道安装及连接
5.0.1 管材下管前,必须按照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敷设。
5.0.2 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用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应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两个支承吊点,严禁穿心吊。
5.0.3 承插式密封圈连接、套筒(带或套)连接、法兰连接等采用的密封件、套筒件、法兰式连接用的法兰、紧固件等配用件,必须有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当连接时需要采用润滑剂等辅助材料时,这类材料亦应可由管材生产厂提供。
5.0.4 管材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密封件、套管等配件清理干净,不得附有土和其他杂质。机械连接用的钢制套筒、法兰、螺栓等金属制品,应根据现场土质参照相应的标准采取防腐措施。
5.0.5 承插式密封圈连接宜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插口端不的插到承口底部,应留出不小于10mm的伸缩空隙。在插入前,应在插口端处壁做出插入深度标记。插入完毕后,插入长度和承插口圆周间空缝应均匀,并保持连接管道轴线平直。
5.0.6 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当局部损坏的孔径不大于60mm或环向、纵向裂缝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可采用焊枪进行修补。当局部损坏超过以上范围时,应切除破损管段,采取换管或砌筑检查井、连接井等措施。
5.0.7 雨期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覆盖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和管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生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6、管道修补
6.0.1 管道敷设后,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长或宽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可采取修补措施。对于PE管道的损坏可采用PE焊枪和热收缩带进行修补。发生超出限定的损坏范围时,应将损坏的管段或整根管道更换,重新铺设。
7、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7.0.1 管道与混凝土或砖砌检查井连接时,宜采用刚性连接。
7.0.2 当管道已敷设到位,在砌筑砖砌检查井井壁时,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段。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7.0.3 当管道未敷设,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在井壁上按管道轴线标高和管径开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内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加100mm。连接时用水泥砂浆填实插入端与洞口之间隙缝。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不得低于1:2,且砂浆内宜掺入微膨胀剂。砖砌井壁上的预留洞口应沿圆周砌筑砖拱圈。
7.0.4 对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宜采用自膨胀橡胶密封圈,可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橡胶圈套在插入井壁管端的中间部位。
7.0.5 在检查井井壁与插入管端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实泥沙浆时管端圆截面不得出现扭曲变形。当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内部设置临时支撑。当采用承插口管时,在下游出口端不宜将承口部分插入与井壁连接。如无双插口管,可将承口切除。采用专门管件与检查井连接时,专用管件应由管材生产厂配套提供。
7.0.6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必须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做防水层,并符合检查井整体抗渗漏的要求。
7.0.7 当管道敷设在软土地基或不均匀地层上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可采用过渡段。过渡段由不少于2节短管柔性连接而成,每节短管长600~800mm。过度管总长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可取1500~2000mm。柔性接头可采用承插式、套筒式(平口管)等橡胶密封圈接头。过度段与检查井宜采用刚性连接。(注:过渡段也适用于管道与构筑物进出水管道的连接。)
7.0.8 检查井与上下游管道连接段的管底超挖(挖空)部分,在管道连接完成后必须立即用沙石回填,并按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根据本规程“管道基础(PE)”的规定回填密实。
8、回填
8.1 一般规定
8.1.1 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分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米;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他部位。
8.1.2 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应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机回填。
8.1.3 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8.1.4 回填前排出沟槽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质土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带有棱角的大块物体。
8.1.5 回填时应分层对称进行,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以确保管道与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8.2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8.2.1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沙砾、中粗黄砂、粉煤或开挖出来的易于夯实的良质土。
8.2.2 设计管基支承角2α范围内必须中粗砂填充密实。
8.2.3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时,沟槽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实后,再用中精砂或石屑分层回填至管顶以上0.4m,再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8.2.4 回填土的压实密度详见下表1管顶0.4m以上若修建道路则按道路规范要求执行。



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

槽内部位
最佳密实度%
回填土质

超挖部位
95
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碎石

管道基础
管低基础层
85—90
中砂、粗砂、软土地基按规程规定执行

土弧基础中心角
95
中砂、粗砂

管道两侧
95
中砂、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配沙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

管顶以上0.5m范围
管道两侧
90

管道上部
85

管顶0.5米以上
按地面或道路要求,但不小于80
原土


9、质量检验
9.1 管道密闭性检验
9.1.1 管道敷设完毕且检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密闭性检验。
9.1.2 管道密闭性检验可11.1.1规定的沟槽回填条件进行,接头部位宜外露观察。
9.1.3 管道密闭性检验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1Km,带井试验。
9.1.4 管道密闭性检验应按闭水试验法,操作可按本规程规定进行。
9.1.5 管道密闭性检验时,经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管道漏水量应满足以下计算
Q﹃S≤0.0046d
Q﹃S——每1Km管道长度24h的漏水量(m3)2 D——管道内径(mm)
9.2 管道变形检验
9.2.1 当回填土至设计高程后,在12h至24h内应测量管道竖向直径的初始变形量,并计算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其值不得超过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的2/3。
9.2.2 管道的变形量可采用圆形心舟或闭路电视等方法进行检测,测量偏差不得大于1mm。
9.2.3 当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大于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的2/3,且管道本身尚未损坏时,可按下列程序进行纠正,知道符合要求为止。
1、挖出沟槽回填土至露出85%管道高度处,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挖掘;
2、检查管道,当有损伤时,可进行修补或更换;
3、采用能达到密度要求的回填材料,按要求的密度重新回填密实;
4、复测竖向管道直径的初始变形率。
9.3 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检验
9.3.1 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第8.2.5条的规定。沟槽内本规程未规定的其他部位回填密实度可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的规定执行。
9.3.2 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可采用环刀法检验。
10、管道工程竣工验收
10.0.1 管道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10.0.2 管道工程的竣工验收必须在各个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10.0.3 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必要的复验和外观检查。对管道的位置高度、管材规格和整体外观等,应填写竣工验收记录。
回复
yantuoluo123r
2010年04月01日 15:25:02
5楼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工程技术规程
回复
小鱼得水
2010年04月06日 17:28:01
6楼
:D :D :D
回复
pumubo
2010年04月17日 18:06:55
7楼
幸好有安装包啊,那个也太混乱了啊,看不明白的
回复
sunrui55
2010年04月19日 13:07:59
8楼
xiexie
回复
chenxin304
2010年04月19日 13:27:58
9楼
谢谢,先下
回复
shdkj
2010年05月11日 20:27:54
10楼
挺好的。
回复
lnssws
2010年05月14日 11:18:05
11楼
正需要这个规程,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