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双向板的实际配筋计算为何不是按弹性方法计算的结果配筋?
hqs32
hqs32 Lv.3
2009年07月10日 17:24:33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我公司设计一别墅,甲级资质建筑设计院设计。板四周都有圈梁,按四边固定情形考虑。设计如下:双向板4500*5100,四周有圈梁,板厚150,C25,三级钢,配筋为长短跨方向皆为底筋8@100、上筋8@120。 我按书本上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如下:板厚150,C25,三级钢,板底抹灰按15算得荷载标准值为0.26KN/m^2,面层荷载标准值取1.03KN/m^2,板自重标准值3.75kN/m^2,活荷载标准值按规范取值为203KN/m^2。算得短跨跨中弯矩为4.39KN*M(配筋8@200),长跨跨中弯矩为3.52KN*M(配筋8@200),短跨方向支座处负弯矩8.61KN*M(配筋8@200),长跨方向支座处负弯矩7.79KN*M(配筋8@200),配筋按最大间距选用200即全部满足。

我公司设计一别墅,甲级资质建筑设计院设计。板四周都有圈梁,按四边固定情形考虑。设计如下:双向板4500*5100,四周有圈梁,板厚150,C25,三级钢,配筋为长短跨方向皆为底筋8@100、上筋8@120。
我按书本上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如下:板厚150,C25,三级钢,板底抹灰按15算得荷载标准值为0.26KN/m^2,面层荷载标准值取1.03KN/m^2,板自重标准值3.75kN/m^2,活荷载标准值按规范取值为203KN/m^2。算得短跨跨中弯矩为4.39KN*M(配筋8@200),长跨跨中弯矩为3.52KN*M(配筋8@200),短跨方向支座处负弯矩8.61KN*M(配筋8@200),长跨方向支座处负弯矩7.79KN*M(配筋8@200),配筋按最大间距选用200即全部满足。
问题是两者相差很大,我后来试着分析了下,甲级建筑设计院的配筋按单向板按4500的跨度计算,取其弯矩的0.8调幅,算得的结果却刚好和其很是接近。
我很疑惑,双向板到底是该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实际面积配筋,还是按单向板算得的跨中弯矩0.8调幅算,很困惑,望有高人能够指点!谢谢!
免费打赏
godiwy
2010年06月01日 07:18:53
12楼
反向验算不能确定他的荷载输入。问下设计人的不就知道呢。
回复
jiaonaixu
2010年06月01日 11:44:18
13楼
双向板按弹塑性计算,见静力计算手册,Mx=Mx0+My0/6,My亦然,另外,板应该按四周铰接,配构造负钢筋,放置在砖墙内的板都是铰接,圈梁有无均一样。这种构造起不到固结的刚度,跨中就显得不足
回复
jszxwsw
2011年11月20日 20:09:06
14楼
是你没有弄懂啥叫板固定支座,仅有有圈梁不行,那只能简化成简支边,板连续且跨度接近才可按固定计算,否则尚应进行弯矩分配
回复
chlengli9
2011年12月07日 14:47:00
15楼
大跨度的双向板尤其注意楼板裂缝的问题
回复
dolphinguo
2011年12月08日 11:37:22
16楼
现在的问题是你按弹性计算的连最小配筋率都不满足,150厚的板,最起码也得间距150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