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同一个二层框架结构模型,场地类别按Ⅲ类场地和Ⅳ类场地分别计算,为什么配筋没有变化? A: 首先需要明确前提,此模型参数信息的“结构所在地”为上海,上海地区有关于场地类别的标准不同于国标,其Ⅲ、Ⅳ类场地的特征周期Tg分别为0.65s和0.9s,另有周期折减系数0.8,计算结果中的地震周期为0.7383s,则折减后周期为0.59s,由地震系数影响曲线可知,0.1~Tg区间,因为0.59∈(0.1,Tg),则α为定值,即为η2αmax值。所以此时场地类别改变并不影响地震作用的计算,也就不改变配筋结果。
Q1. 同一个二层框架结构模型,场地类别按Ⅲ类场地和Ⅳ类场地分别计算,为什么配筋没有变化?
首先需要明确前提,此模型参数信息的“结构所在地”为上海,上海地区有关于场地类别的标准不同于国标,其Ⅲ、Ⅳ类场地的特征周期Tg分别为0.65s和0.9s,另有周期折减系数0.8,计算结果中的地震周期为0.7383s,则折减后周期为0.59s,由地震系数影响曲线可知,0.1~Tg区间,因为0.59∈(0.1,Tg),则α为定值,即为η2αmax值。所以此时场地类别改变并不影响地震作用的计算,也就不改变配筋结果。
Q2:请问对于受剪扭的梁,Asv的面积是否已经考虑抗扭箍筋,比如对于箍筋为G0.5-0.5,[VT]1-0.2时,施工图的箍筋总面积是该取0.5还是需要叠加0.2?
首先,可以在SATWE结果-配筋-配筋说明中看到相应数据对应含义(附图),Asv表示梁加密区箍筋面积(cm2),取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下面以图中SATWE的计算配筋与施工图的实际配筋为例简单进行校核:SATWE中的计算结果:G1.4-1.4,1.4cm2即为Asv(抗剪箍筋计算面积)与Astv(剪扭箍筋面积)中较大值的箍筋面积(134.94mm2)取整;[VT]3-0.2中的0.2为Ast1:抗扭箍筋单肢面积(19.82mm2)取整;这里程序进行执行双重控制,最终施工图按照剪扭箍筋面积134.94mm2确定梁箍筋总面积,Ast1控制的是抗扭单肢箍筋,梁截面最外侧单肢箍筋面积大于该值即可,不需要叠加到箍筋总配筋面积。
Q3 :新文本输出的周期振型,扭转出现在第四周期,是否可以?为什么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全都是X向平动?
程序输出周期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以侧振成分50%为界限判断平动类型或者扭转类型,与规范所说的第一平动周期的“第一”不是同一个排序,高规计算周期比所说第一平动周期是指:X、Y向两者刚度较弱方向的以平动为主的振型下的第一周期,和程序输出的顺序不是一个概念。程序依据平动和扭转因子判断振型,并不能确定其是否为整体振型,因此设计人员应通过振型图来确定第一平动周期和扭转周期。此模型结果按程序输出的周期,第2、3、4个周期在振型图下可以粗略认定为扭转,只不过第4个周期,扭转成分大于50%,程序判定为扭转类型,总体来看与第2、3个周期的扭转成分差距不大,只能说明此结构扭转刚度小于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刚度,可以减小结构中部剪力墙刚度,或者增大周边抗侧构件刚度。
Q4:三级砼框架,布置楼梯之后,楼梯间的短柱轴压比限值为什么减小了0.1?
A:
按照《抗规》6.3.6条,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为0.85,如图,可以看到此表格下面注释2,对于剪跨比小于2的轴压比减少0.05,对于剪跨比小于1.5的轴压比限值需要专门研究;查看剪跨比结果,由于梯梁将框架柱打断,每一段的剪跨比不一样,程序处理是简化的,对于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直接减少0.1。
Q5:剪力墙结构,当剪力墙面外有梁搭接时,采用补充计算菜单中梁墙搭接局部设计和采用平面外承载力计算菜单,同一个位置的墙体平面外配筋率差别比较大,两种算法分别是如何考虑的?
A:
梁墙搭接局部设计,此配筋结果为粉色面积内的配筋,是局部集中配筋,如图所示,考虑梁端弯矩,轴力按该区域与墙面积比确定该区域轴力,再进行压弯构件计算面外承载力。
对于墙面外承载力设计,SATWE整体模型中不对剪力墙面外进行设计,但是会输出面外内力,若设计师认为面外内力不容忽视,则可在补充验算中进行墙面外承载力设计,程序将各段剪力墙作为设计对象,以面外弯矩和轴力作为设计内力,计算其偏心受压状态下的配筋作为面外设计结果。由于规范并未对此类设计做出明确要求,因此程序按照非抗震要求进行配筋设计,并忽略轴力二阶效应的影响,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