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浇板带的问题(请不吝指教)
lanyer
lanyer Lv.2
2005年04月04日 20:36:38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在砌体工程中,往往会遇到现浇板带的问题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的虽然理论上可以说通,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遇到一些跨度比较大的开间如4.2米的,计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大。但这与梁的计算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做为板来说,截面形状又不利于承受弯矩,而且实际上现浇板带的受力形式与梁还是有所区别的,如在板带中部存在与预制板的摩擦力。但这一点又没有一种理论支点可以让设计人员依据的。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高手们:

在砌体工程中,往往会遇到现浇板带的问题
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的
虽然理论上可以说通,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遇到一些跨度比较大的开间
如4.2米的,计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大。
但这与梁的计算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做为板来说,截面形状又不利于承受弯矩,
而且实际上现浇板带的受力形式与梁还是有所区别的,如在板带中部存在与预制板的摩擦力。
但这一点又没有一种理论支点可以让设计人员依据的。
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高手们:
在砌体结构中,现浇板带的设置、处理方法(尤其是一些大跨度的房间)以及理论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望不吝赐教。



免费打赏
zhongyizheng
2007年01月30日 15:01:55
12楼
我做过的板带都是很小的。。预制板里面用到一切。。其他很少用到啊
回复
hn_sunny
2007年02月02日 19:15:02
13楼
个人认为按单向板配筋,也只是在砌体结构中有柱的地方,放不下预制坂的情况下碰到, 通常是按老人家的大样行事.
回复
phoenix_wj1981
2007年07月13日 13:45:11
14楼
我见过一个大样图
它的配筋是上下都配有,而且还配有箍筋,整个是一个梁的形式
下筋配的20@200,上筋14@200
回复
wenjing077
2007年07月30日 09:32:20
15楼
同意第13楼
回复
shu_bai_nian
2009年04月20日 13:14:44
16楼
嗯,学习了:) ~~~~~~~~~~~~~~~~~~~~~~
回复
yukijesse
2009年06月01日 19:14:25
17楼
因为实际受力情况跟我们的模型假设有区别的,两边的预制板如图所示,能够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可以实际计算一下到底能提供多大的支持反力,相当于一个弹性支座,所以与假设受力情况有一定的差别受力方向发生本质的差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