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浇板带的问题(请不吝指教)
lanyer
lanyer Lv.2
2005年04月04日 20:36:38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在砌体工程中,往往会遇到现浇板带的问题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的虽然理论上可以说通,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遇到一些跨度比较大的开间如4.2米的,计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大。但这与梁的计算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做为板来说,截面形状又不利于承受弯矩,而且实际上现浇板带的受力形式与梁还是有所区别的,如在板带中部存在与预制板的摩擦力。但这一点又没有一种理论支点可以让设计人员依据的。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高手们:

在砌体工程中,往往会遇到现浇板带的问题
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的
虽然理论上可以说通,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遇到一些跨度比较大的开间
如4.2米的,计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大。
但这与梁的计算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做为板来说,截面形状又不利于承受弯矩,
而且实际上现浇板带的受力形式与梁还是有所区别的,如在板带中部存在与预制板的摩擦力。
但这一点又没有一种理论支点可以让设计人员依据的。
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高手们:
在砌体结构中,现浇板带的设置、处理方法(尤其是一些大跨度的房间)以及理论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望不吝赐教。



免费打赏
superstar2202
2005年04月04日 20:50:25
2楼
给你上传一个我们的板带大样吧,这是通用的不论跨度。理论方面我也说不清处,期待高手指教吧。
回复
lanyer
2005年04月05日 15:15:27
3楼
谢谢二楼啊
我希望大家都来注意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它的小,所以一般人们都不注意这一点,
所心请大家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啊!
回复
davyzhang6509
2005年04月05日 17:15:07
4楼
多谢,应该注意
回复
yxkevin
2005年04月24日 14:20:46
5楼
因为实际受力情况跟我们的模型假设有区别的,两边的预制板如图所示,能够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可以实际计算一下到底能提供多大的支持反力,相当于一个弹性支座,所以与假设受力情况有一定的差别受力方向发生本质的差别!
回复
plane2002
2005年04月24日 19:21:48
6楼
一直是个易忽略的问题,我经常就是按固定支座梁计算的,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施工单位往往是三十公分宽的板带只放两根12的底筋,五十公分宽的放三到四根12的底筋,碰巧也是4.2米的跨度。我也没找到好的计算模型
回复
violent007
2005年04月24日 19:59:15
7楼
个人认为
不是太宽的板带可以参考梁的计算模式
较宽的板带可按现浇板计算
但我们一直按设计院老人的大样设计的
回复
lanyer
2005年05月13日 09:11:22
8楼
我见过一个大样图
它的配筋是上下都配有,而且还配有箍筋,整个是一个梁的形式
所以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这个问题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回复
zhaojianbin
2006年05月30日 17:08:22
9楼
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这个问题
回复
laozhengde
2007年01月29日 15:51:22
10楼
现浇板带宽度尽量做小,配筋采用构造配筋。
回复
myaluo
2007年01月29日 20:50:56
11楼
尽量放要靠墙部位,与圈梁浇在一起,也解决了板上开洞的问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