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电气中介绍的CC级ATSE新产品
lingyan16
lingyan16 Lv.11
2008年06月17日 17:29:41
只看楼主

网易电气中介绍的CC级ATSE新产品这里是网易电气中介绍的CC级ATSE新产品的文章 http://co.163.com/neteaseivp/info/detail.jsp?pk=41676220&way=3

网易电气中介绍的CC级ATSE新产品
这里是网易电气中介绍的CC级ATSE新产品的文章
http://co.163.com/neteaseivp/info/detail.jsp?pk=41676220&way=3
lingyan16
2008年07月01日 18:23:13
2楼
CC级的ATSE新产品
深圳市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1. 引言
目前ATSE产品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 14048.11-2002,等同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60947-6-1-1998版,现行国标是2003年4月开始生效执行的,200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修订了双电源切换产品的标准,推出了IEC60947-6-1-2005版,2005版和1998版(目前现行的国标)的其中一个区别是:IEC60947-6-1-2005版中将ATSE的形式分为PC级、CB级、CC级,采用接触器作为主触头开关电器的ATSE被划分为CC级,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同于现行国标GB/T 14048.11-2002(等同于IEC60947-6-1-1998版)中将ATSE划分为PC级、CB级两种类型。随着IEC标准的升级,现行国标也即将做出修订,明确采用接触器作为主触头开关电器的ATSE为CC级。
2. CC级ATSE
接触器是一种使用历史很长、非常成熟可靠的控制电器,主要用于频繁的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接触器的机械结构简单,寿命很长(接触器普遍具有60万次以上的电气寿命),所以,从性能上讲,接触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ATSE主触头开关电器。最早的时候,在双电源切换的场合就是用接触器来做双电源切换的,不过那时是采用中间继电器作为检测是否失电的元件,很不可靠,只能检测单相或或两相是否失电,检测不全面,而且接触器线圈长期带电发热量大,容易烧坏,所以这种方式因为诸多缺点,而且不符合双电源切换装置的国标GB14048.11中要求任何一相缺相即要切换的要求,所以已经趋于淘汰了,但淘汰的是这种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搭接一个双电源切换线路的这种形式,并不是淘汰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主触头开关电器,国标GB14048.11-2002中附录A3条中也明确说明接触器是可以作为ATSE的主触头开关元件的,所以用接触器来做双电源切换是完全可以的。
QTS1系列双电源切换装置,是在国内率先推出的一种CC级ATSE产品,2007年,QTS1系列双电源切换装置在一些工程中得到应用,用户对这种CC级ATSE普遍给予了较好的评价。这种ATSE由一台采用微处理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控制器和两个通用接触器组成,控制器安装在配电箱的面板上,接触器安装在配电箱内,控制器和接触器之间仅需要连接几根导线即可,通电后,控制器根据两路电源的状态控制两个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实现两路电源的自动切换,QTS1控制器可以同时检测两路电源共六路电压是否正常,检测全面,而且在控制器内采用一种节能电路来驱动接触器,接触器线圈功耗低、发热量小、无噪音,这种方式,既保留了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机械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早期用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检测不全面,接触器线圈容易烧坏的问题。
3. CC级ATSE与其他产品的比较
这里将QTS1系列CC级ATSE产品与其他类型的ATSE产品做一比较。
表1.QTS1 系列双电源切换装置与其他ATSE产品的比较
电磁操作PC级一体化开关型 电动机操作
负荷开关型 电动机操作
断路器型 QTS1系列
接触器型
工作
原理
采用电磁线圈作为动力,带动机构使触头动作,完成两路电源的切换。 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减速等机构,带动机构使负荷开关触头动作,完成两路电源的切换。 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减速等机构,带动机构使断路器手柄动作,完成两路电源的切换。 QTS1控制器通过导线发出电信号使两个接触器吸合或释放,完成两路电源的切换。
控制器 有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也有非单片机控制的 有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也有非单片机控制的 有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也有非单片机控制的 采用单片机控制

开关
本体 采用电磁操作一体化开关 电动机操作的专用负荷开关 电动机操作
两个断路器 两个通用接触器
开关本体的机构复杂程度 相对简单 相对复杂 相对复杂 相对其他几种,接触器的机械结构是最简单的,除接触器外,不存在其他的机械运动部件
电气
寿命 1000-8000次 1000-4000次 1000-8000次 接触器普遍具有60万次以上的电气寿命
切换
速度 快 慢 慢 快,最短切换时间为一个接触器释放和另一个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约为0.1-0.3秒左右,可以在订货时任意确定切换的延时时间
是否长期带电
控制器长期带电,开关本体在转换过程中耗电,转换完成后不耗电 控制器长期带电,开关本体在转换过程中耗电,转换完成后不耗电 控制器长期带电,开关本体在转换过程中耗电,转换完成后不耗电 控制器长期带电,接触器在吸合后耗电,但接触器吸合后处于节能运行状态,其线圈功耗为非节能状态的1/3左右,接触器长期带电工作无噪音,无明显的温升
ATSE的级别 PC级 PC级 CB级 按现行国标为PC级,按IEC60947-6-1-2005标准为CC级
体积 大 大 大 100A以下接触器体积很小,200A以上接触器体积较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比其他ATSE产品,CC级ATSE具有较好的性能,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接触器在吸合状态时线圈要长期带电,不过QTS1控制器内部采用一种节能电路驱动交流接触器,能够较好的解决节能运行这一问题,其基本原理为:接触器在吸合后采用一个直流小电流维持接触器继续保持吸合,从而使接触器的线圈功耗降低,长期带电吸合无明显的温升,同时消除了交流接触器在交流电驱动下的吸合后的噪音。
4.结论:
CC级ATSE产品,是ATSE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种类,CC级产品的出现,填补了ATSE产品中的一个空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促进了ATSE产品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回复
lingyan16
2008年07月01日 18:24:40
3楼
表格乱了,想看原文的点第一楼里的连接
回复
zzcjf000
2008年07月02日 11:29:19
4楼
没啥意思呀,接触器不管怎么样时间长了都会有噪声的,而且接触器本身就需要电源才能工作的,不管怎么样都有功耗。而CB级和PC级就算是控制器坏了,照样还能手动工作从而使供电不中断,同样情况下难不成CC级还用个什么东西顶住接触器来保证持续供电么


[ 本帖最后由 zzcjf000 于 2008-7-2 12:42 编辑 ]
回复
lingyan16
2008年07月03日 20:21:41
5楼
接触器用节能模式驱动,不仅无噪音,而且功耗很低,线圈不发热,
控制器坏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接触器线圈不经过控制器的方式直接由电源驱动方式保证供电,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应急状态下的应急使用,此外,控制器内的自动控制电路和手动控制电路是独立的两套电路,自动功能坏了,可以用手动方式使接触器吸合。
这种方式具有较低的价格和较长的寿命,因为接触器的动作简单可靠而且寿命很长。
回复
zzcjf000
2008年07月04日 08:24:58
6楼

首先功耗很低,说明还是有能耗的。
其次采用接触器线圈不经过控制器的方式直接由电源驱动方式保证供电,请问线图坏了怎么办?直接由电源驱动方式回路不会有问题么?
虽然新版的GB14048.11可能将接触器式的双电源也包含进标准范围内,但是不管怎么说此类双电源从技术上讲就是一种倒退。国内企业还是多搞技术创新,掌握自有的核心技术。不要总把以前的东西拿过来升级一下又说是一个新产品。
回复
lingyan16
2008年07月04日 12:58:54
7楼
你仔细看看第一楼的文章,客观的评价接触器做双电源的优缺点,接触器吸合后要耗电是一个缺点,但比起优点来说,优点是远远大于缺点的,现在的有些双电源产品机械结构复杂,动作的可靠性很低,经常出现脱扣、卡阻等机械故障,接触器是一种电操作的开关,通电即可动作,接触器的机械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不会出现机械故障,接触器的电气寿命长达60万次以上,而目前的双电源产品只有几千次的寿命,更重要的是:接触器的体积小价格低,用于双电源切换是最合适不过了,用接触器和新型单片机控制器组成的CC级ATSE,不是倒退,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跃,掀开了ATSE发展历史上新的一页!!!
回复
zzcjf000
2008年07月05日 12:37:54
8楼
现在的有些双电源产品机械结构复杂,动作的可靠性很低,经常出现脱扣、卡阻等机械故障。-----请楼主举例说明是哪几家ATSE产品经常出现这种故障?
接触器的电气寿命长达60万次以上------这对ATSE来说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对ATSE来说可靠性似乎更重要吧,一般ATSE的电寿命有10000次应该足够了。而“接触器是一种电操作的开关”恰恰在可靠性这点上不怎么样吧,接触器线圈损坏机率是很高的,楼主总不会说我的接触器线圈一定不会坏,而一般的PC级ATSE只要不出现转换的情况下机构肯定是可靠持续保持状态的。
用接触器和新型单片机控制器组成的CC级ATSE,不是倒退,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跃,掀开了ATSE发展历史上新的一页-----只能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把接解器和单片机这两种已经应用了几十年的东东加在一起就叫“历史性的跨跃”“掀开了新的一页”??脸不红呀/?

[ 本帖最后由 zzcjf000 于 2008-7-5 12:40 编辑 ]
回复
lingyan16
2008年07月05日 17:15:04
9楼
现在的有些双电源产品机械结构复杂,动作的可靠性很低,经常出现脱扣、卡阻等机械故障。-----请楼主举例说明是哪几家ATSE产品经常出现这种故障?
这样的故障很多,你自己去调查一下再说,你既然说ATSE很少出现这样的机械故障,那你说说ATSE都会出现什么样的故障呢?故障的机率占多少呢?李炳华比你要牛吧?你看看这是李炳华写的文章: http://www.szqdt.com/Techn_News_Content.asp?NewsID=397&title=技术支持&SortID=451

接触器的电气寿命长达60万次以上------这对ATSE来说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对ATSE来说可靠性似乎更重要吧,一般ATSE的电寿命有10000次应该足够了。而“接触器是一种电操作的开关”恰恰在可靠性这点上不怎么样吧,接触器线圈损坏机率是很高的,楼主总不会说我的接触器线圈一定不会坏,而一般的PC级ATSE只要不出现转换的情况下机构肯定是可靠持续保持状态的。
接触器有上百年的使用历史,至今仍在大量的使用,所有的工厂里都是用接触器控制电动机等用电负荷的运行,没听说过接触器是不可靠的,质量好的接触器工作几十年不坏很常见,你有什么根据说接触器是不可靠的呢?你说说,接触器不可靠,那什么东西是可靠的?难道你用电动机带上一大堆机械齿轮的东西就比一个电磁线圈要可靠?
CB级在出现机械故障出现两路都不合时,要排除这样的故障很困难,要专用工具拆开之后才能恢复。
PC级不转换的时候一定是处于保持状态?如果你保持的这路电源有故障,比如缺一相的情况,你的PC级保持在一路有故障的电源上,这到底是有缺点还是优点呢?
用接触器和新型单片机控制器组成的CC级ATSE,不是倒退,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跃,掀开了ATSE发展历史上新的一页-----只能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把接解器和单片机这两种已经应用了几十年的东东加在一起就叫“历史性的跨跃”“掀开了新的一页”??脸不红呀/?
脸一点都不红,非常自豪!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以前的接触器做的双电源是用中间接触器和接触器搭接一个线路做的,但从来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用单片机技术做的控制器来控制两个双电源切换的接触器来实现双电源切换,是国家发明专利,懂不懂?因为以前没有这样的产品,所以是历史性的跨跃,2005年IEC标准明确说明,采用接触器的双电源切换为CC级,国标也将根据IEC标准修改,明确采用接触器的双电源切换为CC级,因为这是国内最早出现并经检验合格的CC双电源产品,所以说是掀开了ATSE发展历史上新的一页,懂不懂啊?
回复
zzcjf000
2008年07月08日 08:12:53
10楼
卖瓜的都说自已的瓜是甜的,不要登拿什么人物来说事,北大教授徐滇庆也已经道歉了。:time:
回复
plftz
2008年11月26日 15:55:53
11楼
看热闹的,楼主你就继续忽悠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