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产业化等待黎明
wuwo649
wuwo649 Lv.2
2008年04月28日 18:57:45
只看楼主

一面是从2003年开始,全国大规模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一面却是农村盖房子除了黏土砖,没有新材料可用。据统计,目前,全国城乡住宅的总量为306.62亿平方米,其中,农村住宅占78.l%。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改善和支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建和改建的农村住宅逐年增多,近十年来,每年新建的农村住宅为6亿~7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量大面广的建筑,却一直延续着数千年的建造方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似乎遗忘了农村这块大市场。

一面是从2003年开始,全国大规模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一面却是农村盖房子除了黏土砖,没有新材料可用。据统计,目前,全国城乡住宅的总量为306.62亿平方米,其中,农村住宅占78.l%。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改善和支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建和改建的农村住宅逐年增多,近十年来,每年新建的农村住宅为6亿~7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量大面广的建筑,却一直延续着数千年的建造方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似乎遗忘了农村这块大市场。

  材料商:暂时还没有考虑农村

  有没有适用于农村住房建设的新型墙体材料呢?在建设部组织的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记者专门对参加展会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进行了调查。参加展会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多达数十家,但大部分企业认为,农村市场还不成熟,暂时先不考虑在农村的推广;也有企业认为农村是很有潜力的市场,但目前还没有在农村应用的项目。

  农民:承受不起的价格见不着的货

  农民为什么不用新材料,享受一下新技术带来的新居住生活呢?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村子里,记者看到至少有四五家农户已经有了翻建住房的迹象,院子外面备好了砖瓦木料,其中一家已经开始施工了。这几家农户,无一例外的都要盖传统的红砖房。记者问起农民为什么不用新材料的时候,农民很诧异地问:“为什么要用新材料,农村哪里有新材料呢?大家都是这样盖房子,住得也挺好啊!”记者随即走访了当地农村的建材商店,销售的基本都是装修用材料。农村盖房用的砖瓦,在当地一个专门的市场上销售,几辆四轮农用车拉着黏土烧制的实心红砖等待买主,而符合“四节”要求的新型建材,却难得一见。记者打听到了一名当地很有名气的建筑工匠胡师傅,他每年要带领施工队伍建设数十家农户的房子,按照他的计算,农村的房子,每平方米造价也就500元到800元,而记者了解到的多数新型墙体材料,每建筑平方米的造价,都要折合到1000元以上甚至更高。

  专家:集成发展重点示范才有出路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子是可以从超市购买的。”曾是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钢结构住宅专家胡永生介绍说,“主人可以委托专业公司建房,也可以从超市购买图纸和建筑构件,运回家自己拼装房子,这就是住宅产业化工业化的体现。我国农村低层住宅发展住宅产业化的空间最大,而降低造价适应中国农村,是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关键。”

  从2000年开始,胡永生就全身心投入住宅产业化研究。他认为,住宅产业化之所以在国内难以开展,受多方面因素困扰。一是传统习惯认识。国内,尤其是农村,数千年来一直都沿用传统的建造方式,没有适合农村的新建筑技术体系可言;二是国内建筑技术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从住宅产业化提出到目前,一直都在进行基础性的政策、标准制定等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三是国内的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不完备,发达国家住宅产业的各种建筑零件达到数万种,工业配套完备,而我国则是从零起步;第四是人才匮乏,多学科交叉的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人才少,工匠多熟悉传统建造方式,而对新型的工厂化装配化住宅建筑模式很陌生。国内住宅产业化,面对的是系统问题,不是发展单一墙体技术或者其他建筑部件技术就能解决的,只有集成建筑所需的技术,提供满足整个建筑需求的产品,农村的新住宅才能快速发展。

  经过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韩国等7个国家住宅产业相关标准的研究,又结合国内建筑防火、抗震、本地材料特点等,依托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工大、兰州大学等高校及设计院支持的、适用于国内住宅的正奥集成建筑体系终于形成。相关的住宅设计制造及安装规范国家标准、验收标准相继出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轻钢结构示范住宅项目也在建设当中。

  在介绍正奥集成建筑体系时,胡永生说:“正奥体系,不仅是墙体材料,而是通过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建筑所需的结构、墙、屋顶、门窗等全部构件;同时还考虑到太阳能、沼气、雨水、自然通风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主要的,是这套体系通过利用粉煤灰、秸杆、聚苯颗粒等回收材料,与水泥合理搭配,灌注到与轻钢结构一体化的墙体中,结构墙体系本身达到了保温、隔热、隔声、防火、耐久性能好,不需要再进行专门的保温施工就能达到65%%的节能标准,同时具有构件重量轻、工厂制作、现场集成、易于搬运、施工方便、工期短等特点,使用正奥体系造价低廉,与传统建造方式持平或更低,让普通农民也用得起,而建造的住宅性能却大大提高。”

  胡永生说,不是农民不愿意用新材料、新工艺,而是建筑科技人员、工业企业没有提供给他们合适的材料和样板及相对应产品。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通过建设示范住宅,引导农民建设更加节能舒适的家园,当农民亲身体验到身边用新材料、新技术建成的示范住宅的好处时,他们自然就会接受新的居住方式。

  基层政府:新农房还应更适合农村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各地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了新农村示范住宅的建设,并推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北京市2007年的政策是,建设一套节能型示范住宅,政府将给予2万元的补贴。记者在采访中所见到的一些新农村节能示范住宅,因为建设标准高或者材料价格高等原因,造价高于传统农民住房。一名乡镇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农房的确好,节能又舒适,就是造价太高了点,在农村没办法推广。总不能政府一直给农民盖房补贴吧。新农房的意义,就应该让农民能通过示范,自发转变观念,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盖房子。科技人员还应该更加精心地对农村住宅进行研究,选择更好的材料,降低农村示范住宅的造价。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会大力支持新农房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正如胡永生所说,农村住宅也要产业化,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造价是最关键的。随着更多科技企业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新材料、新体系的不断涌现,胡永生预测,我国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时代即将开始,曙光就在眼前了。
免费打赏
binghe8804
2012年07月19日 15:16:14
2楼
很值得好好看一下,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