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内容与技术框架研究
刚好中意
2024年06月25日 09:49:38
只看楼主

对规划实施效果开展检查评估,是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城市是否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估的法定地位,由北京率先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随着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试点和行业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TD/T 1063—2021)的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已基本推广至县级以上城市,有效巩固了规划监督实施体系。然而,因国土空间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加上地域分异性,年度体检与五年评估难以深度检查评估各个方面,客观上造成了现有体检评估工作仍存在城市问题分析不够深入、评估报告框架需完善等问题,这也是体检评估行业标准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在完成年度体检报告的基础上开展专项体检工作的重要原因。探索和开展专项体检,是对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发现的某方面重大问题、重大安全底线落实情况、影响本地全局发展的“短板”、引领本地发展的“特色”以及重要民生工程进行纵深剖析,提出具有实操性的对策措施,以及完善体检评估体系、确保规划监督实施的重要课题。



对规划实施效果开展检查评估,是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城市是否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估的法定地位,由北京率先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随着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试点和行业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TD/T 1063—2021)的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已基本推广至县级以上城市,有效巩固了规划监督实施体系。然而,因国土空间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加上地域分异性,年度体检与五年评估难以深度检查评估各个方面,客观上造成了现有体检评估工作仍存在城市问题分析不够深入、评估报告框架需完善等问题,这也是体检评估行业标准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在完成年度体检报告的基础上开展专项体检工作的重要原因。探索和开展专项体检,是对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发现的某方面重大问题、重大安全底线落实情况、影响本地全局发展的“短板”、引领本地发展的“特色”以及重要民生工程进行纵深剖析,提出具有实操性的对策措施,以及完善体检评估体系、确保规划监督实施的重要课题。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提出了“公园城市”的理念,要求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公园城市”理念重新定义了公园与城市的关系,为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路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仍缺少与之对应的规划实施效果检查评估。鉴于此,本文梳理分析了公园城市发展背景和开展专项体检工作的意义,初步研究提出了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内容框架和关键技术,为丰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技术体系,支撑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专项体检实施提供一些启示。


1?公园城市发展背景及专项体检意义


1.1?公园城市发展背景

“公园城市”的概念起源于“城市公园”,但又将城市与公园的关系演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城市与公园的关系演进过程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40—70年代的“公园运动”时期。为改善工业时代严重恶化的城市环境与公共卫生条件,英国利物浦诞生了第一个城市公园——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因其在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方面的良好效果,随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兴起了著名的“公园运动”(Park Movement)。第二阶段为19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公园体系塑造时期。规划师开始将越来越多散缀城间的公园串联成完整体系,此举使得城市公园在环境健康保障、精神文化滋养等方面的价值得到展现,更引发了人们对城市—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公园体系设计思想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得以全面扩展和普及。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的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意识觉醒阶段。受环境意识觉醒的影响,城市公园被视作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本地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思想得到空前的重视与发展。第四阶段为21世纪以来的公园与城市融合发展阶段。推动公园与城市的融合被视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公园城市期望自然系统以多种形态融合于城市空间结构,支撑城市生态安全,自主解决城市问题,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的融合共生,体现出丰厚而多样的价值内涵。总之,公园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依次经历着“扩散—联系—生态—融合”的发展历程,而“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当代公园与城市关系演进的潮流,正在我国的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中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学术研究的关注度与活跃度快速增长。

2021年以来,成都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逐步明确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任务目标。2022年,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全面阐述了深圳的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与目标愿景。此外,上海、昆明、苏州、淄博等城市也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建设方案(表1),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导向的优秀规划设计案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以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案。与此对应,开展支撑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内容与技术框架研究显得必要而迫切。


表1?不同来源的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内涵解读

 


1.2?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定位与意义

“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下一阶段,基于年度体检或五年评估,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从某一维度或某个具体点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专项体检,是完善体检评估体系、深化问题与成因剖析、提升检查评估效率、推动治理手段转变的需要。如图1所示,公园城市专项体检应定位于专项体检评估的一类,主要是对“共享”维度体检评估的深化,旨在评判“公园城市”理念及其建设目标的落实情况,发现和解决公园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与特殊问题。

 

图1?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定位示意图

根据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城市所提出的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目标,探索研究公园城市专项体检内容与关键技术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一是深化公园城市内涵,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时间尚短,其定义与内涵仍在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实际建设中存在理解偏差的可能性。在开展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研究,探索普遍适用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价标准的同时,思考公园城市建设如何体现本地资源特色,有利于深化公园城市的内在涵义。二是完善专项体检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公园城市”理念的落实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工作开展公园城市专项体检,评判城市与公园在空间、形态、功能上的融合程度和生态价值,深化“宜居、宜乐、宜游”维度的评估,有利于及时监测、反馈公园城市规划实施效果,协同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调整与精准施策。三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园城市不是纯粹的生态化、乡野化、去城镇化,而是生态、生活、生产空间高质量融合的发展形态,在此状态下,城市环境优美,城市生产高效运行,污染、交通、内涝等城市问题能够在城市系统中得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开展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是对市民、城市、产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目标追求与落实的一种过程保障。


2?公园城市专项体检内容框架


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其专项体检内容应紧扣新发展理念,统筹考虑生态价值。作为体检评估体系的组成部分,公园城市专项体检内容应与体检评估行业标准的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个维度相契合,同时客观体现和展示不同城市的地域差异。作为城市公园发展新阶段升华后的新形态,公园城市专项体检内容应考虑和反映城市公园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与正向价值,更要体现新阶段城市与公园融合发展的新标准、新要求。综合上述3个方面,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共享维度为主,兼顾协调和绿色维度,结合公园城市发展历程中“扩散—联系—生态—融合”4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初步总结出公园城市“规模—体系—生态系统—融合度”的专项体检评估内容框架(图2)。

 

图2?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基本内容框架示意图


2.1?公园规模

具有较大规模的、开放的城市公园是公园城市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涉及面积、数量、类型、开放共享水平等。在选取体检评估行业标准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 2 )指标的同时,可进一步增加公园/城市面积占比(%)、开放公园/园林总数占比(%)、公园平均面积(m 2 )、公园类型(种)等深化评价指标。


2.2?公园体系

串联、成体系的城市公园可以更大地发挥游憩休闲价值,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常见的城市公园体系有轴状、楔状、环状、网络状等形态,体系是否完善需结合本地地形条件和地理特征来判定,不能设置特定形态作为固定目标。该方面的体检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丰富度、连通性、可达性等。丰富度是关于城市公园类型、形态及串联结构的多样性指标,计算中应考虑基于城市自然资源条件来设置评价内容和权重值。连通性是指城市公园间相互连通的程度,其计算可以利用已有的电路理论和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斑块重要性指数等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可达性是指市民到达城市公园的便利程度,城市体检评估行业标准中的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可直接作为可达性指标采用,空间句法、两步移动搜索法及其改进模型等分析模型可提供支持。


2.3?公园生态系统

独立、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公园城市建设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体现,从环境生态学出发的公园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参考已有研究,对城市公园生态系统完整、健康状况的评价内容应包括物种多样性、特殊物种保护效果、指示性物种保护效果等,评价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生态学调查等技术。其中,指示性物种保护效果可采纳城市体检评估行业标准中的本地指示性物种种类(种)指标来评价,物种多样性评估可通过物种数量(丰富度)、各个物种相对优势度(均匀度)等指标来衡量,特殊物种保护效果可利用GPS-GSM跟踪等方法调查物种分布和生境条件实现。


2.4?公园—城市融合度

生态、生活、生产功能的融合发展是“公园城市”理念的本质,也是评价公园城市建设效果的重要内容。相比起城市公园规模、体系及生态系统,对公园和城市融合度的评估相对更为全面和复杂,也更为重要。这方面的体检评估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城市的供应保障、防灾减灾、协调水平、宜居宜业、创新产业发展状态等,重点反映公园城市建设对这些方面的正向提升效果,如供应保障水平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创新产业升级等。因此,可在充分分析城市自然资源本底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参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等方法,全面梳理城市公园提供的水文调蓄、气候调节、噪声削减、娱乐休憩、文化旅游、物质生产等生态服务功能,再以货币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估,即可直接与工业、商业等产值进行协调性分析和融合度评价。


3?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技术框架


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内容全面、过程复杂,是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基础上的深化,需要有成体系的技术框架予以引导和支撑。本文梳理了组织实施、指标体系设计、技术方法实现、成果应用推广等环节的重点和难点,总结了包含4项关键技术的基本框架(图3),具体包括多学科参与的组织与实施、规范与特色协调的指标体系设计、新数据与新方法的参与、专项体检成果的应用。

 

图3?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关键技术基本框架示意图


3.1?多学科参与的组织与实施

生态、生活、生产功能融合发展是公园城市的最终目标,公园城市与单纯的城市公园、生态公园有本质区别,城市公园、生态公园仅将公园视作调节城市生产、生活功能的“润滑剂”,而公园城市追求人、城、境、业的高度融合。为有效评估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效果、引导公园城市建设,在公园城市专项体检中首先要形成多学科参与公园城市体检评估的思想(图4),树立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评价目标;其次,制定全面、合理、可行的工作方案,以准确反映公园城市建设是否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和艺术特点,是否应用规划、园林、公共管理及信息科学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建设,是否遵循了生态、地理及资源环境的基本规律,是否实现了社会和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4?多学科参与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理念框架示意图


3.2?规范与特色协调的指标体系设计

指标体系设计是体检评估的核心环节。对于公园城市专项体检而言,要实现该维度的深度评估、问题找寻、规划优化和精准施策,在设计指标时既要涵盖城市公园规模、城市公园体系、城市公园生态系统、公园与城市融合度4个维度,响应和紧扣体检内容,又要兼顾基础指标、推荐指标与特色指标3种类型,以在反映公园城市建设一般化效果的同时,突出本地优势(图5)。其中,基础指标和推荐指标可充分采纳城市体检评估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指标,特色指标需结合城市本身特征、建设条件与发展目标综合研究确定。基于纵横向可比目的,对所设指标给予一致性方法参考和阈值条件,便于客观、准确评判不同时空尺度下公园城市的发展状态。

 

图5?规范与特色协调的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示意图


3.3?新数据与新方法的参与

专项体检的评估对象更具体、成因分析更深入,在一般性特征评价基础上开展深度的成因分析也更困难,特别是“以人为本”理念下公众对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态度和意见感知。因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显得更为重要。公园城市专项体检中新数据、新方法参与的基本模式构思如图6所示,新数据体系可建立在三维实景、智慧城市的新型空间底座上,利用的数据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频监控、街景图像、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爬虫文本、动物声音监测等。新方法体系利用传感器、算法、算力等方面的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资源的获取和挖掘,包括源自“空—天—地—网”的数据采集技术、深度学习与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算法、高性能图形计算或边缘计算设备等。新数据与新方法的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提出创新性指标、提高计算效率、提升展示效果等方面,以满足全面检查、动态检查要求,并科学、形象地表达检查结果。例如,针对重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意愿的感知、理解困难的情况,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利用问政文本资料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对重庆市中心城区群众情绪的空间定位和制图分析;又如,针对山地城市环境的复杂性,融合利用街景图像和视频监控数据,结合深度学习图像分类和语义分割技术,实现了对重庆街道空间品质的量化评价。

 

图6?新数据、新方法参与的基本模式构思框架示意图


3.4?专项体检成果的应用

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是对“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的补充和深化,专项体检成果既可以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体系的丰富完善,也可以支持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决策。如图7所示,对于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成果的应用探索应把握好服务对象、应用路径及价值体现等关键点,最大化发挥成果效用。一是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成果的服务对象是国土空间规划,可将专项体检视作强化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抓手。二是成果应用路径通过对公园城市潜在问题的诊断、预警、维护及长效监测,制定适宜的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政策,以精准施策的方式高效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公园城市设施、功能的完善和互补。三是成果应用的价值体现在发现城市问题、理解城市系统规律、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动态调整上,最终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图7?公园城市专项体检成果应用框架示意图


4?结束语


加强监督实施是及时评判规划实施效果、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公园城市的实践同样需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体检评估机制。针对公园城市内涵理解不尽相同、设置目标各有差异、资源禀赋分异明显等情况,本文梳理了公园城市发展背景、历程及其特点,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机制下,研究了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内容和关键技术框架,提炼出覆盖公园城市“规模—体系—生态系统—融合度”的多维度评估内容,针对专项体检流程中潜在的工作方案制定、指标体系设计、新数据和新方法应用、成果应用探索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讨论。当然,目前的公园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公园城市专项体检的理论方法研究和案例实证分析都需继续加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