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中心的归处:澜也酒店 | 翰祥景观
意难平又平
2024年06月21日 13:37:35
只看楼主

来源:看见景观

|

作者:翰祥景观

       2021年5月,我们初次拜访澜也酒店项目基地。 这里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感怀,溪流水量充沛,雾气升腾,山林茂密,苔藓翠绿。明明身处北方,却有宛如江南水乡一般的娟秀模样。 溪流卧于山脚,延续出一片建物,正是我们需要改善的区域,以度假村概念兴建,在生活方式迭代的当下已遭淘汰。


      

2021年5月,我们初次拜访澜也酒店项目基地。

这里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感怀,溪流水量充沛,雾气升腾,山林茂密,苔藓翠绿。明明身处北方,却有宛如江南水乡一般的娟秀模样。

溪流卧于山脚,延续出一片建物,正是我们需要改善的区域,以度假村概念兴建,在生活方式迭代的当下已遭淘汰。



▲基地拆除的旧有建物

?阿那亚雾灵山


对于将在此地新生的澜也酒店,我们希望最大程度的,保留山林环境,释放溪流带来的疗愈味道。 让历经旅途劳顿的拜访者,能在这片山、林、溪、雾环绕拥抱的土地中,轻轻地放下自己,找到心的归处。 一如跋涉至此,被这片自然抚慰的我们。



 





 


秉持“自然天成,去人工而成天巧”的原则,设计从现地出发,对于原生植被物尽其用。空间组织上,摒弃了硬质构筑,仅通过地形与植物进行区隔。中庭留出疏朗的草坪空间,地形反而在入口处隆起,与建筑及山体围合, 围合成谷地之势,让观者感受被山林温柔环抱


▲庭园空间仅以地形与植物进行空间区隔



入口由就地发掘的山石开启,刻意收窄的山门低矮、隐匿,选择与白色建筑相反的黑色碳化木呈现,力求隐身植被之中,让场景趋近自然。打破“下车即入住”的都市感受,进入山门后,需经由凹凸不平的石头步径,穿越砾石庭园,方能抵达酒店。




     



老石板、砾石地,这些坑坑洼洼,不良于行的材料,都让访客放下追求效率的习惯,放缓脚步,将注意力交付给左右环绕的自然。


▲穿过砾石地庭园,才能看到酒店大堂透出的微光

▲老石板与本地毛石组合出斑驳厚重的味道,希望藉此带领住客放缓脚步




   




     


探幽索胜之后,中心庭院豁然开朗,轻松自然。驻足观察,我们希望中心庭院拥有历久弥新,跨越时间的观赏价值 设计以枯山水的设计手法呈现,土石草木拟山峦,沙洲拟海,层峦叠嶂,波澜涌动。

置石沙洲愕然不动,植物却随四时季候,开花落叶,一岁一枯荣,为庭园增添了多次拜访与探索的空间价值。 变与不变所产生的哲思与对话,让观者不自觉的,仿佛步入了于时间线上,漫游流动的自然画境之中。



我们保留了现场部分大柳树、山楂、皂角、梓树等植物,让场地更具历史的厚重。中庭的大柳树,胸径已接近60cm,按照生长速度推算,这颗柳树树龄至少50年,在 此见证了周遭的变化。

我们让它做为庭园心脏,继续矗立在这里,代表着过去的时间,与新生的自然对话。 依据这颗大柳树的位置,我们调整了庭园的空间组织,让草坪艺术沙洲的空间秩序围绕柳树而开展。

▲整个庭园的空间组织围绕柳树的位置布置开展

大柳树与沙洲、置石组景,为场地带来了极强的观赏性与互动性

大柳 树随风摆动的枝条,让空间充满流动感


景观运用了大量的石头,但没有一块是规则形态加工。 本地毛石、山石、老石板、老青石等…或从基地周遭开发余料中 甄选,或从古旧民居拆除的材料里重新利用。不同质感、不同颜色、来自天南地北的石头,在澜也重新排列组合,混搭出独特的味道。


         

       



藉由石头各不相同的经历,各自独特的肌理,表达自然环境中,风的侵蚀、水的冲刷积年累月所造成的痕迹,让庭园更具自然特征。


▲丰富的石头肌理,带来细节质感与游赏趣味


         


枯山水的设计也运用在酒店入口,我们刻意使用球泡,拔高光源位置,让灯光有恍惚晃动之感,有如烛火般的温度,借此呈现跨越时间的静谧气氛。







汤屋临山而建,溪水两岸与两座人行栈桥构成回路,让客人自行选择前往汤泉的路径。 不着痕迹的干预是这里的设计重点。流淌的溪水,带来令人平静的白噪音,带来山林的气味,湿润的空气。栈桥均为平桥,色彩以土壤木质色呈现,从造型与色彩上,力求隐于山林。


汤屋紧邻山壁而建,藉此保障露天汤池的私密性


我们保留了汤泉入口的置石,让建筑平台退让,与其相合。 植物与建筑咬合交融,从各个角度,消隐建筑的量体,让汤屋于山林间若隐若现,愈发惹人向往。 山体底部的嶙峋岩壁,仅需少量的植物前景与其唱和,让岩壁的粗犷质感恣意呈现,带来禅意思考。


嶙峋的山壁成为独特的景致,为汤泉疗愈带来禅意


设计对山体延边的植生环境尽可能的进行保留,步道以咖啡色透水砖铺就,低调隐匿在土壤色彩中,与环境融合一体。多方寻找年代久远的“包浆”老石,琢磨出字碑小品,藉此带出场地韵味,呈现经由时间洗练后的浑然天成。


前往汤泉的途中,已是自然疗愈的开始

以低干预的手法置入少量景观节点,为游览过程增添趣味

石碑 表面保有风化侵蚀的痕迹,与自然浑然一体


我们在溪流内部播撒了茂密的挺水植物,弱化高起的溪岸。溪畔栓一挺轻舟,成为诗意的情趣。在山水映称之间,给人们带来一些动态的想象。


轻舟扶岸,唤起人文想象,为场景带来温度与动态


临河休憩区域将开展面朝向中心草坪,老石板深浅色错落混杂,以流线状表意溪流,座椅搭配阳伞以油纸伞为意向,希望营造斑驳的手工感,让休憩空间能悄无声息地融入真实的自然。


以油纸伞造型制作的阳伞,拥有更质朴自然的观感

由休憩平台,望向隐身自然中的汤屋

藉由两侧回路的不同体验,让客人得以从身到心,感受凝于当下,体会“隐于山水,复得返自然”,藉此寻得“心之归处”,与自我和解、对话,完成当代都市人的深度疗愈。


             

?阿那亚雾灵山



?阿那亚雾灵山


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我们希望将四季的美好,都收纳到庭园之中。夏季,紫薇,千鸟花为庭园点缀少女般的霞云粉色,有“无尽夏”之称的绣球花蓬勃饱满,庭园中树木与球形灌木以莹润的绿色铺满庭园,在潺潺溪流的水声伴随下,让人一进入庭园,就能感受浓郁的夏之趣。



秋天,是庭园画卷最出彩的季节。金灿灿的元宝枫,饱满鲜红的红枫、火焰卫矛、鸡爪槭,还有如落日一般温暖的橘红色黄栌。深浅不一的黄、橘黄、红色色盘,在秋季组成丰富的调色。山楂也在此时结果,伸手采摘,为庭园带来另一种体验。



寒冬 ,庭园内仍然有常绿的朝鲜黄杨球,与油松、云杉等常绿的树木,撑起庭园的常绿背景。枫树、柳树等落叶树木,落叶不落枝,形态或舒展,或优雅,或妖娆。让冬日的景象拥有别样的观赏价值。


?阿那亚雾灵山

?阿那亚雾灵山

?阿那亚雾灵山

?阿那亚雾灵山

   
?阿那亚雾灵山    


2023年9月呈现的澜也,已经历了三季。


在明年春日,庭院里的山杏、山楂、暴马丁香开白色花、文冠果开粉白色花,丁香开浅紫色花,淡雅清秀的颜色,将为庭园带来春天的气息。明艳的杜鹃映山红,也将在特定的季节里,把山林中的春色蔓延到澜也庭园。


持续的,将山、林、溪、雾的疗愈味道,带给所有都市旅人。





项目地址 :中国承德市兴隆县  澜也酒店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