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诗酒趁年少啊
2024年06月19日 17:02:49
只看楼主

乡村景观设计 1、定义: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对象。 2、对象:

乡村景观设计


1、定义: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对象。


2、对象:


美丽乡村设计的对象即是对于乡村内部的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景观进行设计。


3、分类


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于村庄而言,是村庄表面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图片


乡村植物景观:乡村植物景观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环境,农耕文明形态、人文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生态共合体,它包括农田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林木,溪流边的杂草等,乡村植物景观就是一个地方地域特色的标签。


图片


4、乡村景观特征:


①位于乡镇、村内部公共性型绿地景观

②具备乡村农业特色

③体现乡村内部人文、社会特征

④满足乡村内部村民主要使用需求


5、乡村景观要素:


村落:民房,房前屋后林,聚落等;

农田:耕地,村头聚会地,篱笆等;

道路: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河流水系:自然河流,池塘等;

树林:近郊山林,杂木林等;

其它: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所,水井,水车,小木屋,晾晒稻子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6、设计策略:


图片


7、设计元素:

图片


乡村景观设计原则及要点


1、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守景观的生态设计,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图片


经济性原则: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图片


地域性原则: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


图片


从自然景观来讲,必须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人文景观来讲,景观规划设计要深入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融入性原则:在进行村庄的规划布局时要吸纳当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还要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形态。


图片


2、设计要点


针对乡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景观规划研究,论述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以及“自上而上”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探讨景观生态学方法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应用;亮眼辩景认为应采用保护生态环境、完善景观结构、建设生态工程、创造和谐人工景观四种方法来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延续场所人脉:在设计中,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的场所历史、延续场所文脉,成为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图片


保存农业体验: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除了休闲、游憩的功能之外,也兼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儿童来说,对农业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乡村景观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载体,也提供着农业体验的重要作用。


图片


借景田园风光:乡村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起伏的山冈、蜿蜒的溪流、葱郁的林木和隐约显现的村落,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理想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下的定义——“诗意地栖居”。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旅游景观,只有一片平常的稻田。风景在哪里?就在稻田里。


图片


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1、空间布局


生产区域:通常情况来说,生产区域是美丽乡村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图片


居住区域:美丽乡村村民居住点一般以院落形式为主,除了对村屋的外立面的改造以外,户前和屋后的改造也是提升景观效果的一个重大方面。


图片


集会区域:设计上可以增设村民活动广场、大戏台等供人们休憩、集会、交流。


图片


交通区域:在保证行车行人的安全情况下,重点打造道路两旁的景观氛围,以营造植物意境为主。


图片


2、空间营造


“点”型空间:“点”型空间提升要点:在院落内种植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特色。栽培蔬菜景观如藤蔓类蔬菜丝瓜、黄瓜等,在院落内合理的布置设施景观如水井、传统农具石碾、石磨、筒车、辘轳、耕具等。


图片


“线”型空间:“线”型空间提升要点:通过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街道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者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的街道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


图片


“面”型空间:“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果树、蔬菜、高粱、稻田、麦田、油菜等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以农田的整齐韵律、果树的春华秋实、苗圃的郁郁葱葱、花卉的绚丽多姿构建景观的氛围。


图片


3.形态组织


静态空间:静态空间形态是指在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视点固定时观赏景物的审美感受。以天空和大地作为背景,创造心旷神怡的旷达美;以茂密的树林和农田构成的空间展现荫浓景深之美;山水环保,瀑布叠水围合的空间给人清凉之美;高山低谷环绕给人的深奥幽静之美。


图片


动态空间: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视点移动进行观景的空间称为动态空间。动态景观空间展示有起景、高潮、结束三个段落。按照乡村景观的空间序列展开,如按传统村落建筑、农田种植区、花卉苗木圃、蔬菜瓜果园等划分,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


图片


4、景观细部


村标设计


村标设计一般位于村庄主入口,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前后呼应。


设计要点:

村标的形式主要有牌坊、精神堡垒、大型标示牌、立柱等。村标必须与当地的特色和文化相结合。注意村标的整体体量和建设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等。


图片


建筑外立面改造


设计要点:

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建筑原有结构的前提之下,增添极具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的装饰元素,从材料和元素着手,本着尊重场地文化的原则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轻改造”。


图片


文化节点打造


文化节点打造是指村民活动广场、大戏台等一系列公共场所的景观打造,除了要突显当地特色以外,还兼备宣传教育、对村民普及当地文化和倡导文化传承的功能。


设计要点:

合理的布置休憩设施、宣传栏、健身器械、文化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要符合当地文化,以突显地域特色为主。


图片


植物设计


美丽乡村的植物设计与城市中的植物配置有很大的区别,它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


设计要点:

选择不用长期打理、能自由生长的乡土树种,打造乡村原有的乡野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多年生草本,切记不要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图片


配套设施及雕塑小品设计


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廊、休息坐凳、宣传栏、灯具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耕用具、石碾、石磨、筒车、辘轳、耕具等等,也可以是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


设计要点:

布局需合理,风格与当地特色相统一,体量要适中,材料选择要体现乡土文化和生态文化。


图片


相关案例


4个国外景观廊道案例,变废为宝,震撼!


图片


▼新加坡铁路景观廊道


这是一条曾经连接新加坡和西马来西亚地区货运运输的铁路干线,但从2011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根据铁路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逐渐将这条铁路干线变为著名的旅游风景体验区。


图片


根据铁路区位因素,这条铁路景观廊道被规划为三个主题:文化遗产、自然风景、休闲体验。每个主题区都有独特的景观特色。


图片

图片


1、“文化遗产”主题区   


这里有着新加坡著名的“Bukit Timah Raily Station” 火车站和双向钢桁架铁桥,它们是当地颇具历史意义并保存完整的铁道设施,因此,这里被誉为新加坡网红打卡隐藏拍摄地点。


图片


为了提高游客体验度,新加坡对这些铁路历史文物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和


图片


2、“自然风景”主题区  


这个主题区位于铁路干线中部,因其靠近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经过规划设计后,这里成为整个铁路景观廊道“最绿”区域。


图片

图片


除了考虑绿色植被之外,规划设计师们还营造出适合当地野生动物(如:穿山甲、黄腰太阳鸟、猫头鹰等等)的繁衍生长环境,并与周围生态形成紧密和谐的联系。


图片


3、“休闲体验”主题区  


根据这条铁路干线特色和周围的资源优势,在铁路廊道周围策划了“自然探索、历史步道、多样性调查、骑行之旅、拍摄、自然步道、徒步和跑步锻炼”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活动体验。


图片

图片


▼美国煤气厂公园


这是1965年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建立的煤气工业厂,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而废弃不用。然而就是这片荒芜之地,经过设计师Richard Haag的规划设计,变成了著名的煤气厂公园(Gas Works Park)。


图片

图片


他将锅炉房改造成野餐棚,将以前的排气压缩机大楼变成开放式建筑,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恢复被污染的土壤,院内种植各色景观植被,同时将谷仓改造成游戏房,这样原本废弃的工业用地就变成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景观公园。


图片

图片


▼纽约垃圾填埋场变绿色景观公园


这是位于美国纽约,以占地面积2200英亩,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Fresh Kills。据报道,Fresh Kills垃圾填埋场高峰期的垃圾处理量能多达29,000吨。但从2001年之后,经过James Corner Operations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后,曾经“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纽约市最大的绿色生态景观公园。


图片


设计师们不仅将Fresh Kills公园的土壤进行生态修复,设计跑步、休闲廊道,还利用原有填埋垃圾分解、收集甲烷,出售给国家电网,供附近22000户居民供暖,实现生态景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纽约废弃高架铁路变景观廊道


在纽约西区有一个废弃拆迁将近一英里(1.6公里)长的高架桥铁路,但在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迪勒·斯科菲迪奥·伦弗罗(Diller Scofidio + Renfro)和彼得·奥夫多夫(Piet Ouldorf)团队的规划设计下,这里逐渐变成备受欢迎的公园景观廊道。


图片


设计师们根据废弃道路上生长的植被,结合周围的环境地形及文化景点,让道路、植被、建筑与高架线进行完美融合。


图片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