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坍落度“反大”现象与这两物有关,需要特别注意
打怪兽的索菲娅
2024年06月20日 11:02:43
只看楼主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

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参数。它不仅关系到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效率和结构安全。 坍落度 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0       1    

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参数。它不仅关系到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效率和结构安全。 坍落度 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0       1    

     
什么是“反大”现象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混凝土的坍落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然而,在使用含有保坍型聚羧酸外加剂的条件下,高等级混凝土有时会出现坍落度随时间先增大再损失的现象,行业内称之为“反大”或“返大”。这种“反大”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结构安全密切相关。


0       2    

     
“反大”现象和什么有关    

     


“反大”现象与 聚羧酸减水剂 的保坍成分和水泥性能密切相关。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外加剂,通过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改变水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达到减水和保坍的效果。而保坍成分则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坍落度过快损失。


然而,当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坍成分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导致“反大”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保坍成分与水泥中的某些矿物成分(如C3A、C4AF等)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可能会改变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和吸附状态,进而影响水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某些条件下,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先增大后减小。


此外,水泥的性能也是影响“反大”现象的重要因素。不同厂家的同等级水泥在矿物组成、颗粒分布、碱含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中的吸附和分散行为,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例如,当水泥中的C3A含量较高时,保坍成分与C3A的反应可能更加剧烈,导致“反大”现象更加明显。


0       3    

     
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3.1聚羧酸减水剂的类型和掺量: 不同类型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不同的保坍效果和稳定性,掺量的大小也会影响保坍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聚羧酸减水剂和确定合理的掺量是避免“反大”现象的关键。


3.2水泥的性能: 水泥的矿物组成、颗粒分布、碱含量等性能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中的吸附和分散行为,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因此,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时,应充分了解水泥的性能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外加剂。


3.3施工环境和条件: 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搅拌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可能更快,而适当的搅拌时间则有助于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均匀分散。


0       4    

     
解决措施    

     


4.1加强生产控制

对于混凝土离析引起的坍落度反大现象,可以通过加强生产控制来避免。例如,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和用水量,保证砂石的质量和含水率稳定,以及合理调整砂率等。


4.2延长搅拌时间

对于搅拌时间不足引起的坍落度反大现象,可以通过延长搅拌时间来解决。在生产低水灰比和高强度级混凝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4.3合理使用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

在使用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时,应注意控制其缓释时间的长短和用量,避免在低温环境下使用过量。同时,应通过试验找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与缓释的平衡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0       5    

     
结尾    

     


“反大”现象是混凝土施工中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与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坍成分和水泥性能密切相关,保坍型聚羧酸水解与水泥早期水化消耗的外加剂的平衡关系是决定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水解产生的小分子聚合物多,水化消耗的少,混凝土即会产生反大现象。为了避免“反大”现象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聚羧酸减水剂和确定合理的掺量,充分了解水泥的性能特点,并控制好施工环境和条件。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反大”现象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来源:基业长青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