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东站站房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成功
coc_23372829
2024年06月19日 14:41:13
只看楼主

来源:钢结构设计

|

作者:中铁建工发展

日前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 新建集大原铁路站房2标 朔州东站站房 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成功 按下建设“快进键” 为年底建成通车打好坚实基础 新建集大原铁路站房2标 朔州东站为 线侧下+高架站房 站场规模为 3台7线 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


日前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
新建集大原铁路站房2标
朔州东站站房 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成功
按下建设“快进键”
为年底建成通车打好坚实基础


新建集大原铁路站房2标
朔州东站为 线侧下+高架站房
站场规模为 3台7线
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 1500人
最高聚集人数 2000人  
站房主体结构为3层,建筑高度31.4米  
建筑面积24998.48平方米

站房设计
“塞外雄关,人文之塔” 为建造理念
借助现代手法 将朔州老城
崇福寺、杀虎口、应县木塔、晋城陶瓷
“传统建筑与工艺”的形态加以提炼
勾勒出塞外门户的雄浑之美
演绎出山西的悠久历史及千古人文之风貌
檐口整齐有序的结构支撑与木色百叶  
形成富有韵律的屋盖造型
中部饰以传统匾额彰显塞外门户的雄伟形象
无不彰显 “雄关吞山色,古塔内外明” 的气势
展现出古马邑文化的独特魅力


朔州东站建成后
将使朔州快速融入 “一带一路”
京津冀、 环渤海、晋陕蒙经济圈
将进一步完善山西省的高铁网络
提升山西省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

朔州东站屋盖为大跨度焊接球钢网架结构
整体成“T”字型,覆盖面积达 18670平方米
主结构的重量约 1070吨
最大跨度 60米 ,最大高度 21.4米
项目团队采取 整体提升+高空散拼法 进行施工
设置提升点32个
利用 “超大 型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
由总控台计算机同步控制提升系统
在每个提升吊点都布置变形和应力传感器
确保对屋盖高度、提升荷载的变化实时检测
全自动完成 同步升降、负载均衡
姿态校正、应力控制
实现每个吊点 “步调一致” 的精准提升

钢网架结构最终提升完成共需 5次
每次提升均需要高空焊接作业且焊缝数量极多
这同样是对施工人员的重大考验
项目提前采用BIM系统建立模型并深化设计
施工前进行可视化交底
提前模拟提升过程
在现场钢网架上部 设置生命线
底部采用安全兜网全面覆盖
在施工区域设置警戒带
塔吊全数安装区域限位器及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 “一机一人” 专职防护
圆满完成提升任务


此外,屋面使用金属材质、造型新颖
金属板材的加工、安装及屋面防渗漏
项目团队提前进行
屋面策划、图纸深化、材料选样
样板制作、样板认定 工作
通过板材预排解决屋面与结构图纸矛盾
提前加工样板报请相关单位确认封样
保证金属板材尺寸规范、安装排版美观
有效防止板材交接位置发生渗漏


高架站房结构柱、无柱雨棚梁板柱
及有柱雨棚梁板柱
均为 异型仿清水混凝土结构
运用BIM技术系统建模
深化钢筋排布、模板拼缝、对拉孔眼位置
采用 钢制模板+覆塑模板配套支撑
涂刷脱模剂,保证结构质量
多次试验调整粗、细骨料和粉煤灰等掺合料的配比
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避免粗骨料在表面部位堆积
从模板选用、加工和支设到混凝土的材料控制
浇筑、振捣、养护和成品保护加强管理

“智慧建造,绿色赋能”
项目围绕 工地人员、设备
物料、工法、环境管理 五大关键要素
部署智慧工地平台
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
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建设现场
采取 智能实名制识别、传感验收 等手段
实现了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工地人员、设备、物料、工法、环境管理“无盲区”
让管理者省心、执行者省力、工期可控

现场高支模施工阶段
在高支模上加装无线倾角
无线位移、无线压力传感器
对模板沉降、整体位移、顶杆失稳、扣件失效
支撑体系倾斜、承压过大等情况实时监测
并绑定推送预警信息至管理人员
通过现场声光报警提醒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实现 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
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综合应用BIM技术辅助  
对屋面钢桁架施工模拟、二次结构深化  
网架下悬管线、深基坑施工模拟  
进行三维可视化方案比选
结合站房机电
管线密集,排布空间小,碰撞问题多的特点
深化排布管道、风管、桥架
结合全专业模型,通过碰撞检查
全面提高深化设计效率,优化建筑功能

站房建设 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实时、准确监控分析能耗数据
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
“地热+” 供热制冷系统技术为核心
选用环保且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
附属用房装配太阳能光伏热水器
将清洁能源应用于各个区间
不断优化完善 零碳运行 项目方案
真正把朔州东站打造成为绿色“零碳”
具有一流水准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助力朔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


来源:中铁建工发展 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