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滨湖高级中学
月球接班人
2024年05月20日 13:42:45
只看楼主

来源:计成

  环境优美,闹中有静 来源|青年建筑 编辑|计成 滨湖高级中学是湖州市为优化全市高中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而建设的优质高中,位于风景秀丽的长兜港旁,北向远望太湖,环境优美,闹中有静。 在设计中,我们希望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环境优美,闹中有静


来源|青年建筑
编辑|计成



滨湖高级中学是湖州市为优化全市高中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而建设的优质高中,位于风景秀丽的长兜港旁,北向远望太湖,环境优美,闹中有静。


在设计中,我们希望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 如何结合场地环境,为师生提供接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校园场所?

  · 教育建筑如何提升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感受?

  · 如何以现代性的设计手法体现地域特色和书院精神?

  · 在教育建筑普遍性的低限价要求下,如何保证品质?



01.

项目概述


滨湖高中办学规模为60个班级的寄宿制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约3000名,教职工约250名。

校园所在地的原始地貌丰富,粮库、花田、农田等特征性场地分区明确。


校园鸟瞰

总平面图


学校总建筑面积93200平方米,地上由北侧二至五层的教学楼院落组团、中部开敞式风雨操场(包含体育馆和游泳馆)和食堂、南侧两组四至五层的宿舍楼组团组成建筑群落。建筑西侧为运动场地,东侧为学校入口场地及花田景观湿地。地下共一层,为人防车库及后勤设备功能。



远眺校园

屋顶鸟瞰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02.

设计策略


·  尊重原始地貌,营造田园式学校,以轻松的校园氛围缓解师生压力


场地地面特征丰富,由永久农田、玫瑰花园、池塘湿地、粮库路基组成。根据地貌特征,将校园的景观区、建设区、运动场地与原始地形中的花田、湿地、粮库一一对应。设计保留永久农田,将花田湿地融入景观设计,结合绿野花园设置东西向礼仪轴线,打造穿过花海进入校园的浪漫场景。


设计策略

剖透视图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  集中式布局,校舍便捷串联,同时增加活动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建设区集中在硬质地面的原粮库位置,结合功能设置南北向的交通轴线,通过风雨廊将北部教学区、中部运动区和南部生活区串联在一起。设计保证所有区域便捷可达,提高交通效率。集中式的建筑布局,将更多空间留给运动场地和景观区。


交通布局

剖面图

建筑布局

开放式外廊

教学区局部


学校共设一个风雨操场、一个半室外游泳馆、400米跑道操场、两个小型足球场、十个露天篮球场、一个网球场等,以及融入在景观花园中的多处活动场地。


操场


·  室内空间室外化,增加师生接触自然、沐浴阳光的机会,放松身心,并降低运营成本


开放式外廊、半室外篮球馆、游泳馆、室外平台、风雨廊,尽可能实现使用空间室外化,降低一次造价投入,简化设备系统,有效降低运能能耗。同时,半室外化的空间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多接近自然的场所。



主走廊

主走廊一侧

教室外廊

半室外平台


篮球馆等大空间室外化,在主要考虑通风隔热的南方地区,通过光伏屋面、采光天窗、屋面导风口等方式,提高使用舒适度。教学区南向走廊室外化,可取消风管和部分水电管线,将所有管线整合在结构挂板上方,保证走道净高,外侧看顶棚是干净整洁的。  


风雨操场入口

风雨操场

游泳馆


· 汲取当地粉墙黛瓦、坡屋面等传统民居元素,结合院落式布局,用现代设计语言转译,回应江南书院精神


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楼体在平面上有韵律的旋转,活跃建筑形体,利用灰空间将景观渗入楼宇之间,单层的报告厅插入花田中,成为花海中的讲堂。引入坡屋顶元素,结合形体错落相接的变化,形成延绵不绝的坡顶和室外游廊。白色的墙、灰色的顶,丰富的灰空间,赋予建筑浓郁的江南气质。


 

教学区院落

行政楼与教学区

水池与钟塔

图书馆



03.

设计思考


湖州滨湖高中是一次追求高品质绿色校园的创新性设计尝试,设计被要求在建安费不到5000/平方米的前提下限额完成。在整个设计和深化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使用者为本,把师生的使用品质和使用感受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对于轻介入场地、集约化设计、关注可达性、低效用能空间室外化、活动场地融入景观等设计方法的叠加运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接近自然、放松身心、汲取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场所。面对日益增长的高中升学压力现状,如何通过设计去疏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释放他们的青春活力,让他们能够在放松的校园环境中更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是这次设计希望能够给出解答的一个思考点。


校园全景效果图

校园建成全景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