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配套项目——贵阳机场旅客过夜用房及停车楼综合体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龙洞堡机场一号路西侧,机场二号路东侧,主要用途为旅客过夜用房、酒店、商业用房及地下停车场、人防地下室。项目总建筑面积12.50万m
1工程概况
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配套项目——贵阳机场旅客过夜用房及停车楼综合体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龙洞堡机场一号路西侧,机场二号路东侧,主要用途为旅客过夜用房、酒店、商业用房及地下停车场、人防地下室。项目总建筑面积12.50万m 2 ,地下建筑面积5.28万m 2 ,地下2层,地上楼栋部分10层,灌注桩基础,框架结构。地下室排水沟约950m,截面宽深300mm×200mm,结构找坡2%,沟底、沟面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0mm厚1∶3防水砂浆抹面;集水坑40座,长宽高为1500mm×1500mm×1500mm,坑面与沟面作法相同。结合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排水沟、集水坑的量较多,为确保底板流水施工时沟坑模盒衔接顺畅,工程中运用了建筑装配式工业化技术理念,采用了装拆便捷、周转效率高的模盒装配施工技术。
1.1技术方案优化
地下室底板上设置排水沟、坑较为普遍。通常因量不多,大部分采用木模整装散拆法进行施工,即在现场钢筋绑扎的同时,进行加工场同步制作木模盒,再采用塔式起重机等设备予以吊装,完成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逐片逐块拆除模板的方法。此法适宜于基本不考虑再周转的工程条件。
工程中有多个施工段划分,需组织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流水施工,按计划安排流水作业约6次,即涉及坑、沟模盒周转基本也将达6次,平均每次周转量为:集水坑约7座,排水沟约160m。采用上述整装散拆法,由于后续是散拆处理,将不利于顺畅、快速地组织流水衔接施工,周转率较低,工效大打折扣。为增强前后施工段的模盒施工有效衔接,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对模盒方案进行以下优化。
1.2集水坑模盒优化
整装散拆法施工,散拆后极不利于后续快速组装、再周转,针对此关键技术问题,对整装一体安装方案进行优化,即将常规坑壁坑底加工为一体的模盒施工,改进为坑壁、坑底两块大模板组拼为模盒施工;并进一步对坑壁模板拆分为方便组装、拆除的四块角模和四块中模的大模板,如图1所示。
图1坑模盒优化方案
采用此法的优点:一是坑底、壁模不加工为一体,考虑到装配性,方便后续拆除重组;二是坑壁模从利于再组装、周转便捷性考虑,预先拆分制作为角模和中模,有利于二次流水周转组拼坑壁模,不采用散拆施工将较大程度地降低模板损坏率,也提高了工效。
1.3排水沟模盒优化
为确保沟模盒成型混凝土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装、拆工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1)根据相关模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微调模盒单元体断面形式,由常规矩形断面调整为倒梯形断面,以便于拆除。(2)结合沟深200mm左右,侧模板不高,将常规采用拉压抗浮的螺杆,改进为方便拆除的铁丝构造,施工操作更高效,节材降耗。(3)沟模盒分段加工制作为沟单元模盒,采用连接板现场组拼,方便吊装,提高了周转效率。
2模盒制备
沟坑模盒制备既要保证流水周转所需数量(套数),还要系统考虑整个使用过程装、拆方便,利于吊运。
2.1坑模盒制备
结合装、吊、拆及再组装周转使用全流程考虑,坑模盒体系制作划分为坑底模、坑壁模和压重对撑系统三部分。其中坑底模系统将底模板、方木肋加工为一体。由于底模只能采取整块一体安装,分块散拆的方法施工,故底模系统从数量上宜多制备一套,以方便流水周转,即坑底模与坑壁模、压重对撑系统的套数制备比为2∶1∶1。坑壁模系统共有壁角模、壁中模和加强三角块三部分,各部分通过自攻螺丝组拼为一体,既利于吊装,也便于坑壁模按照大模板块进行拆除再组拼。压重对撑系统由纵横竖向钢管架和托撑组成,除托撑在作业现场组装外,纵横竖向钢管架体在加工场预拼成型,以利于多次吊装周转。
2.2沟模盒制备
沟模盒体系制作分为沟盒单元体、沟模连接板和沟体压重系统三部分。除沟体压重系统在作业现场安装外,其余部分均在加工场完成制作,同时注意沟模盒设计高度宜高出混凝土面30?mm左右,以利于拆除,本工程200?mm深的排水沟,按230?mm高模板进行设计制备。
3模盒安装
在底板钢筋完成安装、验收后即可进行坑沟模盒安装。
3.1坑模盒安装
坑模盒安装前,在坑井钢筋施工过程中,应穿插完成坑模底板下支撑筋构造施工。根据坑模盒及内部用于抗浮的压重荷载大小,在坑壁模和坑底立杆的下部位置,需要合理设置支撑点。本工程模盒体系重约100kg,加上压重约1400kg,经验算,增设φ16的π形支撑筋架,间距不大于400mm,以确保支撑安全可靠。坑的模盒体系放置顺序,先据测放定位线,吊装坑底模系统,再安装坑壁模系统,然后吊装坑井内压重对撑脚手管支撑架体。
吊装坑壁模采用预留在坑壁四周模板上的吊装孔,四点穿钢丝绳吊装。孔内先放50mm长φ48短钢管,以防吊孔损坏,同时穿钢丝绳也注意加橡胶垫。在装完壁模后须取出短钢管,并对吊装孔予以临时封堵,以防漏浆。坑壁模与底模的衔接,采用侧压底方式,以利于后续大模板拆除。
放置坑壁模后,经位置校对调整好,应在四周壁模板肋的根部顶紧放置定位的40mm×80mm通长方木,利用50mm加长螺丝间距200mm固定在底模上,防止浇筑过程出现移动现象。坑模盒内放入钢管压重对撑架体后,需补装坑壁四周托撑、钢管主背楞,以有效抵抗坑壁混凝土浇筑所产生的侧压力。最后在坑模盒内支撑架体托撑钢管上配置适量的压重,方木或钢管等均可,以防坑模盒发生上浮(图2)。
图2坑模盒安装
3.2沟模盒安装
沟模盒宜从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安装。当一端有坑井时,按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在完成坑井模后,再装沟模盒。吊装沟模盒单元体,两端各用1个L形φ16圆钢制成的紧固装置,挂在钢丝绳吊钩上进行吊装(吊钩在验算满足施工要求后再使用)。
为增强沟模盒一体化作用,防止沟单元体间接缝出现错台现象,在线型、标高校对符合要求后,在沟模盒单元体间,采用沟模连接板予以连接。两块连接板设在模盒沟缝两边侧模上,各搭接100mm,每块连接板采用25mm自攻螺丝予以固定,以方便后续拆除。最后安装沟顶模上的封孔盖板,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落入模盒内。
沟模盒就位后应及时安装压重系统,防止沟模移位。压重抗浮材料采用双股8号铁丝,下部固定在底板下层钢筋上,上部双绞固定在方木或钢管等横杆上。采取此工艺调整,较常规φ14螺杆作抗拉材料,既可节约材料用量,还可大幅节省拆除时间,因铁丝方便紧固,拆除容易用钳子绞断。而螺杆需用气割焊割除,作业烦琐,所以优化工艺加快了工程进度(图3)。
图3沟模盒压重优化比较
4模盒拆除
按照“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施工原则,有序组织模盒拆除。拆除时间以不破坏已浇筑沟、坑混凝土,且不出现缺棱掉角现象为准。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即可进行,同时注意避免因长时间未及时拆除而导致难拆的问题。
4.1坑模盒拆除
先吊除压重,后松拆托撑,继而再起吊钢管对撑架体。架体适宜于整体吊出,以便于吊运周转至下一井坑流水段。
4.2坑壁模板拆除
先去除坑底定位木块,然后拆除坑四周壁中间大模板,四角模随后再拆。由于坑壁模盒上三角块与角模之间、坑角模与中间大模板之间均采用60mm加长自攻螺丝作连接,故采用电动螺丝刀容易拆卸,且自攻螺丝可重复多次利用,积极践行节材降耗施工。鉴于坑壁模盒拆除为几块大模板,为利于周转使用,实现多次流水、周转,提高利用率,拆除过程中需做好各组件的保护。坑底模板逐根逐片散拆吊出坑井。
4.3沟模盒拆除
拆除顺序与坑模盒类似。先拆压重系统,采用钳子绞断铁丝对拉,注意将绞后底板上剩余丝头砸弯,防止出现扎伤危险;再清除横杆、拆卸模盒单元体间连接板。通过拆除孔,用榔头向上敲击加强方木,使模盒与混凝土脱开。由于沟模盒按倒梯形设计,方便松动拆除。最后将单元体沟模盒吊出,清理涂刷脱模剂,吊运至下一流水段备用。
5模盒装配施工技术的优势
结合本工程实践,沟坑模盒装配施工与常规施工技术的对比,见表1。
表1模盒装配施工与常规施工技术优劣对比
综合可见,沟坑模盒装配施工技术在工程量较大、有流水要求、需多次周转使用时,可体现出更加明显、有效的适用性。
6结束语
建筑底板沟坑模盒装配施工技术,充分利用建筑装配式工业化技术理念,有效运用于沟、坑模盒施工中,使模板施工装拆更方便,作业过程更安全,流水周转更灵活,工序衔接更顺畅。
同时通过精细各节点工艺技术,降低了劳力使用,大幅提高了工效,实现了材料多次周转使用,节材降耗,绿色施工,提质增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达到了加快工程进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