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在过程分析和选择中必须评估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1.过程适用性 2.适用流量范围 3.适用流量变化 4.进水废水特性 5.影响污水处理过程的成分 6.气候影响 7.基于反应动力学或过程负荷标准的过程规模 8.根据传质速率或过程负荷标准确定的过程规模 9.效率 10.处理残余物 11.污泥处理 12,环境制约因素 13,化学药品需求 14.能源需求
工艺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在过程分析和选择中必须评估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1.过程适用性
2.适用流量范围
3.适用流量变化
4.进水废水特性
5.影响污水处理过程的成分
6.气候影响
7.基于反应动力学或过程负荷标准的过程规模
8.根据传质速率或过程负荷标准确定的过程规模
9.效率
10.处理残余物
11.污泥处理
12,环境制约因素
13,化学药品需求
14.能源需求
15.其他所需资源
16.人员需求
17.运行和维护需求
18,辅助的过程
19.可靠性
20.复杂性
21.协调性
22.适应性
23.经济寿命周期分析
24.土地利用率
基于反应动力学的过程选择和尺寸,需要确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动力学系数和反应器类型。
例如,如果已知进水中含有不能通过预处理去除的有毒成分,完全混合反应器可能比推流式反应器更适合,因为它具有稀释能力。或者,可以选择活塞流或多级反应器而不是完全混合反应器,以控制丝状微生物的生长。
除了根据反应动力学和负荷标准进行过程选择外,许多处理过程还将根据传质因素进行考虑,如曝气、污泥干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等。
如果不能确定合适的反应速率式和传质系数,也可以用负荷标准进行设计。不过负荷标准依赖于既往的运营记录和成功经验,而且,应用新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工艺变化和新的曝气设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负荷因子进行设计。
对于一给定环境,在过程的适用性未知或不确定,而采取该过程又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利益时,必须进行小试或中试研究。进行中试的目的是确定过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处理特定废水的适宜性,并获得设计数据,作为实际设计的依据。
小试规模的测试是在实验室中用少量的废水进行的。
中试规模的测试通常在设计流量的0.1%到5%之间进行。
由于多种原因,水处理出水水质是可变的,因此有必要确保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够保证出水满足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过程选择和设计时可以对处理厂的性能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出水水质和可能发生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可靠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