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心灵栖居的港湾,也是逐梦未来的空间。探寻宜居宜业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一直是推动社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世界命题”。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成都考察时强调:“ 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自此,成都拉开了公园城市建设的序幕。5年多以来,成都市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创新激活力,以公园城市为“形”,以新发展理念为“魂”,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合,以绿色打底、生态导向,重塑这座超大城市的竞争优势。
建设公园城市,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没有对标城市,没有现成经验。四川省和成都市主动担当公园城市建设先行示范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公园城市理论探究和创新实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成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成都成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上下贯通的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设立公园城市战略研究院,出台多部公园城市相关专项规划、技术导则以及政策法规,作出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动城市格局、市民生活、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INTRODUCTION
(图片:成都宽窄巷子丨来源:网络公开)
一 · 城市格局之变:
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2018年,在天府新区 兴隆湖 湖畔,“公园城市”理念被正式提出。公园城市,不是城市公园,单纯在城市里修建公园;也不是花园城市,注重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公园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理念之变”。
过去,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如今,天府新区改变了传统城市沿路摊大饼的发展模式,转而沿鹿溪河布局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3个城市组团,组团之间有大尺度的生态廊道。在组团内部,若干个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和公园街区围绕丘陵水系进行布局。
在成都平原东侧,南北延绵的龙泉山一片葱茏。在山脊上拔地而起、螺旋上升的丹景台,犹如一只“城市之眼”,俯瞰着山脉两侧的繁华。登台东眺,三岔湖、 天府国际机场 、 空港新城 等尽收眼底,成渝相向发展的步伐,如鼓点般激荡着游客的心灵。东有龙泉山,西有龙门山。千百年来,成都中心城区一直在两山之间扩展着一个个同心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向着重庆方向,推动城市发展跨越了龙泉山。
“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城市发展格局豁然开朗。南北延绵90公里、东西跨度10余公里的龙泉山,一跃成为一座超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成为成都独特的“城市绿心”“城市会客厅”,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让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在成都,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成都城市格局之变,真正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这一模式的转变,使得城市真正融入大自然,实现“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从而“治愈”了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城市病”,也是从底层逻辑上重塑城市形态的关键之举,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直观感受——城市有了“呼吸感”,在风景如画的山水间,科学城写字楼错落有致,8.84公里环湖绿道串联了公园、社区、商圈和产业园区。理念之变,催生了城市内生动力的革新——压缩生产空间、扩大生态空间,决定了天府新区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之路。
(图片:麓湖公园社区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 · 生活风尚之变:
以“公园+”营造多元场景
夜幕降临,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天府沸腾小镇又热闹起来。以湖景火锅为特色的 玛歌庄园 内,激光音乐喷泉营造出梦幻场景,水上舞台的文艺表演拉开帷幕,不经意间,一只小船靠近湖畔木亭,为食客献上一首亲切的《成都》……
每天接待好几千人,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从城郊闲置水塘到市民争相前往体验的 沸腾小镇 ,其进化灵感正是源于公园城市建设。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规划了涵盖区域、城区、社区的三级绿道体系,总长度近1.7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上,都有超过1公里的绿道。这些绿道把遍布城乡的公园串联成网,绿道本身也成为公园的延伸,使“出家门即进公园”“穿过公园去上班”成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成都注重在绿道和公园中植入文化、体育、旅游、文创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休闲商业入驻,让闲适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将火锅植入绿道,让人们在绿道沿线享受美食、音乐、文化,必是一种新体验!”在锦城绿道途经的一个水塘边,按照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的天府沸腾小镇,定位发展特色餐饮、音乐文创、生态景观、购物消费等业态,建成后迅速走红。
(图片:成都街头丨来源:网络公开)
锦城绿道还连接着几公里外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熊猫、逛绿道、吃火锅”的休闲消费新体验,更增加了天府沸腾小镇的热度。
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
成都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创新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猛追湾 是曾因脏乱差被戏称为“腐烂河”的锦江府南河段,经综合整治和沿岸更新改造后,老工业区遗址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据统计,去年国庆假期,仅约1公里长的沿岸区域,客流量达到了80万人次。该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华轲也没想到,改造后的猛追湾片区如此受追捧。“我们希望不光是解决城市面貌、城市风貌的一个浅层次的问题,而是希望通过业态的改善、产业的导入,能够达到最本质的城市更新,包括城市人口结构的更新。
(图片:猛追湾丨来源:网络公开)
目前,天府绿道体系已建成5188公里,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2134条,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环贯通,绿道与公园显现成网之势。其间植入各种新兴业态,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去公园休闲、运动、消费,成为成都人新的生活风尚。
当然,公园城市解锁的远不止商业场景。48公里长的锦江公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个沉浸式文旅新型业态示范案例,“夜游锦江”名列其中。安顺廊桥、合江亭、音乐广场、九眼桥……如今,随游船顺流而下,可以一览城市重要文化脉络和滨江新夜景。
(图片:夜游锦江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 · 发展方式之变:
城市绿色低碳新模式
2021年12月23日,成都科学城内,“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天府永兴实验室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能及固碳三大研究方向,将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
(图片:天府永兴实验室丨来源:网络公开)
环兴隆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已经汇聚了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54个,成都超算中心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1个,以及海康威视、云从科技等数量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成都市依托天府新区,积极探索以创新为主动力的发展方式。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分别瞄准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四川正与重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其中,成都以“一核四区”的布局,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按此规划,除成都科学城这“一核”之外,西部(成都)科学城还包括联动成都全城的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等“四区”,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图片:西部科学城效果图丨来源:网络公开)
成都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0个重点产业,大力实施“产业 建圈强链 行动”,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也是发展方式的变革,正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好成绩;1~11月,锦江流域监测断面达标率为100%。“十三五”时期,成都以年均2.2%的碳排放增长支撑了年均7.1%的经济增长。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相同、目标一致,必须积极有为,加快推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更高质量发展。”刚刚闭幕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作出决定,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四 · 成都的建设经验
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成都积极开展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在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是强保障。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不仅需要横向的多部门协同,也需要纵向的市、区(县)、街(镇)多层级联动。成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规划管理和研究机构,形成“领导小组+专门机构+专业智库”的管理体系,为高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明思路。 建设公园城市,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在深刻认识公园城市理论要义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才能明晰公园城市建设方向和目标、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成都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为目标远景,优化构建了“公园城市规划—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区(市)县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三级体系,为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是夯基础。 公园城市建设要以夯实绿色底色、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为基础。成都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区化、景观化”的要求,构建城市绿化体系,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把“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真正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都实施大规模“增绿增景”行动,以绿色空间为底色、绿道体系为脉络、山水田园为景观、历史人文为特质、公园街区为场景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正加快形成。
四是重转化。 生态价值转化是公园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成都创新“绿道”+“公园”+“森林”模式,营造以生态为本底、以美好生活为导向、以新经济为动能的多元复合场景,以场景营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创造性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大量以“生态价值转化”为核心理念构建的新场景,为成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城市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五是促共享。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着力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都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人”的活动出发,营造开放舒适的生活街区、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富含活力的工作场所、丰富多元的人文感知、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的理念创新。“公园化城、场景营城”体现了从“增绿建园”为主体的物质空间建设,转向了多维构建、关注运营、内涵增长、引领转型的新发展模式,对于创新和完善公园城市发展建设的策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公园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开门见绿、开窗见景,以绿兴城、向绿而兴,如今的成都,正在徐徐展开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公园城市画卷。逛公园已成为成都市民的生活方式。身处公园城市,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享受其中,幸福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