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 《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对乡村地区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加大县域统筹力度、提升编制成果质量、推进乡村空间设计、促进土地政策融合、引导农民广泛参与,解决村庄规划工作存在的片面追求“全覆盖”、成果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更好地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浙江乡村地区规划编制起步较早,全省各县(市、区)均已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据统计,全省已经开展空间类规划编制的行政村数量超过14000个,超过行政村总数的70%,其中大部分仍在沿用实施。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有效推进了浙江“千万工程”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
“多规合一”改革以来,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浙江持续推进“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加快市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为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接下来,浙江将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基础上,围绕“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总体目标,以构建规划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提升乡村品质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规划管理全覆盖,逐步实现村庄规划按需有序、应编尽编,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创新性的新时代浙江样板。
加强县域统筹,构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浙江在“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下,创新构建“县级规划优体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美形态”的“1+4+1+X”规划工作方案。其中,第一个“1”是指在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落实村庄布点,优化村庄体系;“4”是指按乡镇级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四个层次推进规划要求并逐级落实。第二个“1”是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完善乡村地区“规划一张图”。“X”是涉及乡村地区的农业、交通、水利、林业、文旅等各类专项规划,重点统筹专项规划提出的项目和工程,协调空间矛盾,落实空间保障。
优化管理方式,研究制定乡村地区规划管理通则
结合地方实际,按需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村庄类型,明确各自的管理要求,允许不具备条件的村庄沿用旧有规划或采用通则进行规划管理,推动涉及较多开发建设或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发展村优先编制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对象范围方面的“按需编制”;另一方面,围绕乡村地区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探索制定适应不同发展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允许村庄规划分步编制、分步报批,实现村庄规划内容深度方面的“按需编制”。
坚持五态融合,实现乡村地区风貌品质有效提升
指导各地立足自然本底、尊重村庄肌理,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业态”为核心,以“文态”为灵魂,以“形态”为载体,以“时态”为脉络,加强村庄设计和风貌管控引导,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村落公共空间和村民交往场所,实现乡村和城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避免造成“千村一面”,同时鼓励各地将乡村风貌有关要求列入项目用地的规划条件。
深化政策支持,加速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创新融合
加强土地和规划政策的融合研究,指导各地结合村庄规划编制搭建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探索采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农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地方探索“农业+”“生态+”等用地兼容和复合利用方式,力争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政策供给,为土地综合整治、“多田套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等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撑。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乡村地区规划人才队伍管理 制度
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改进乡村地区规划监督管理 方式
指导各地依托乡村地区“规划一张图”,加快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迭代升级,逐步实现对规划审批许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规划实施手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评估、监督、管理全过程实时在线,有效控制规划编制和实施成本。
转自“自然资源部”公众号
来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指导: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