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23〕48号)、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揭榜挂帅、全程亮晒、绩效比拼”工作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23〕39号)要求,为系统治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美丽杭州建设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杭州创新、生态、数字经济等优势,深入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提标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健全回收企业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和环境治理水平。
二、整治目标
到2024年底,全市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市区全覆盖,标准化分拣中心实现各区、县(市)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5%。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家以上,分拣利用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链条、可追溯“互联网+”回收利用模式广泛运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长效监管机制更加健全。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废旧物资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杭政函〔2022〕56号),加快推进辖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标升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巩固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进一步对现有标准回收网点改造升级。以区、县(市)为单位,保障分拣中心规划用地,选址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在垃圾分类前端,引导和支持回收企业与环卫企业合作开展“两网融合”经营,推广“虎哥回收”、“鲸灵回收”、“萧铃铛”、“联运环境”、“环强智慧回收房”等回收模式;新建居民小区要将其他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场地需求与小区规模相匹配;支持较大小区在设立固定场地回收站点的同时,配套设立智能回收设施,方便居民交、投、售;鼓励引导回收龙头骨干企业到较大行政村设立回收站点。各区、县(市)形成以覆盖城乡回收网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支撑,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农村农业局、市城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政府负责落实(下同,不再列出)]
(二)提升分拣利用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提标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各区、县(市)要按照商务部《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要求,持续推进绿色分拣中心建设,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工业固废中可回收的再生资源量与分拣场地相匹配,争取达到有固定厂房和分拣设施设备,地面硬化、环境美化、绿色环保、管理规范的要求。支持各区、县(市)根据再生资源品类,打造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综合体,并因地制宜建设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弃大件家具等专业型分拣中心。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手段,结合露天分拣情况网格式摸排,开展露天分拣中心集中整治,按照环保、用地等要求,就地改造或搬迁。[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落实首台(套)产品应用激励政策,加快推动现有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工企业提质改造,全面提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在精细分拣、有价金属清洁提取、再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鼓励企业、高校等联合搭建覆盖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创新体系,加大资源化利用、再制造产业等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应用推广力度。(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培育壮大再生资源市场主体。以连锁经营、授权经营等方式,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培育一批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制造企业,建立覆盖资源综合利用处理全产业链的市场主体。推动传统废品回收站整治提标,对于符合标准的,引导其成立合资公司,入驻分拣中心。鼓励推进整编闲散回收人员,引导其入驻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提供标准化回收服务。(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化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污染防治
提高废气污染防治水平。物料堆场、分拣加工车间内配套建设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厂区及易产生粉尘环节防尘、降尘、集尘;木材、废塑料等破碎和分选设备需全部密闭,并抽气至高效除尘设施处理后有组织排放;确保粉尘、恶臭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配套建设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完善厂区内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设施,加强日常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做好厂区地面硬化及防渗防腐措施,厂房内设置堆场抑尘喷淋废水、清洗废水截流设施。企业收集的洗车废水、堆场抑尘喷淋废水、清洗废水及露天分拣初期雨水等废水应配套沉淀池储水并循环利用,或通过收集管道(井)等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固体废物规范管理。再生资源回收过程发现的危险废物应加强管理、源头控制,企业应建有规范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分类贮存,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等管理制度。做好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规范化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过程中不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严禁露天堆放、焚烧等行为,防范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督促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回收、分拣、利用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巡检和环境监测,并做好台账。全面提升企业节能降耗、环境管理、风险防范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数字赋能
推进“互联网+”回收利用模式。鼓励重点企业自主开发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探索回收、置换等多种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构建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系统,加强全市数据资源系统衔接,整体打造上接回收网络、中接仓储物流、下接利用产业的再生资源数据链。大力推广余杭区“一键回收”平台、桐庐县“家宝兔”、临平区“AI识图智能分拣”等先进模式。探索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碳账户”以及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减量、节能减碳。(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依托供销合作社或市行业协会,充分运用云计算、区块链、决策分析优化等先进技术,建立涵盖区域重点回收企业运输流、票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信息管理平台,打造再生资源“回收—中转—运输—销售利用”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模式。迭代升级“环保e企管”和“生态智卫·督察在线”应用场景,建设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功能模块,从“行业整治现状、环境治理评估、问题整改态势、长效跟踪监管”四大维度,全要素一图管治、全链条闭环管控、全方位跟踪帮扶、全覆盖评估考核。(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健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管机制
定期对《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等法规标准执行情况开展评估,及时修订完善。各区、县(市)要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长效管理机制,落实辖区主管部门、镇街、社区对分拣中心和回收网点的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督促回收企业规范经营,增强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强化市场秩序监管,严厉打击再生资源回收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行业整治,已补贴资金的分拣中心和回收网点要积极提标改造,确保经营环境、卫生等与环境保护要求相匹配。凡经政府部门认定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确定的分拣中心和回收网点,不得挪作他用或撤除。持续落实省、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信息收集制度要求。(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准备阶段(2023年12月前)
对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做好企业规模、生产线数量、实际经营情况等摸底排查。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特点和实际,明确整治工作目标、对象和整治措施,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二)整治实施阶段(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
各区、县(市)要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按照整治提升方案开展整治提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分阶段组织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网点动态排查,实施分类处置。市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联合督导帮扶。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4年11月至2024年12月)
各区、县(市)对照验收标准,开展企业整治验收,并将验收成果报送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开展市级验收,遴选环保“领跑”企业,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杭州市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工作组,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参与,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提升各项工作落实。各区、县(市)政府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负责辖区具体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纳入国家、省重大(点)建设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省相关资金支持。鼓励各区、县(市)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授权专业化企业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制定《杭州市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各区、县(市)制定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优先采购符合标准的再生资源产品。
(三)强化考核通报
市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市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各区、县(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进展及绩效情况督查通报,将突出问题纳入“七张问题清单”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整改。加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的考核力度,整治情况纳入美丽杭州考核。
(四)营造良好氛围
以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再生资源回收主题宣传活动,大力推广先进模式、经验,推动社会支持和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形成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良好氛围。市再生物资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回收企业规范经营、环境保护的督促检查力度,积极协调处置回收企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