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新节庆,激活市民「认同感」
2. 新节庆的2大基本原则
3. 音乐节背后的成功动力
4. 美食节的城市振兴作用
5. 新节庆需要城市新视角
作者 | 1/6图片工作室
再过几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
▼ 图注:上海豫园的新春气氛 | 摄影@李莉
▼ 图注:近期爆火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 回到正文
不过,今天我们并非要聊传统节庆,而是城市创造的「新节庆」们。
▼ 图注:城市里的各种创新性节日层出不穷 , 回到正文
国家层面的新节庆推广,很多也难达预期。例如,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每年的中国旅游日期间,各城市都会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旅游日还未成为众所周知的全民节日。
01
新节庆,激活市民「认同感」
首先要强调,城市活动并不等于城市节庆,但活动要想成为城市节庆,必须基于市民对城市的持续「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自于城市内部,至于「外人」认不认同,是次要的。
▼ 图注:新节庆起到市民对城市「认同感」重塑的作用 , 回到正文
下面借助2个案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市民的「认同感」。
1. 村超的「认同感」
2023年,贵州榕江县举办的「村超」(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可谓是新节庆的典范:活动期间(5月至7月末),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51万,旅游综合收入达28.39亿元。
▼ 图注:贵州榕江县举办的「村超」(来源:图虫创意) , 回到正文
也有人说,是榕江侗、苗、汉、水、瑶、布依、壮、土家等28个民族,展现出的从服饰到小吃,从风土到人情的地域特色,让他成为网红。这些分析都没错,但是以「外人」视角的观察,是结果,并不是动因。
▼ 图注:榕江卷粉跟随村超的破圈,成为「名吃」(来源:图虫创意) , 回到正文
从榕江自身的视角出发,村超本质是基于全民的认同感。
▼ 图注:榕江县有多达25个免费开放的足球场(来源:图虫创意) , 回到正文
最早的村超,是在2023年1月24日举办,由三宝侗寨村民你100元,我50元,以「众筹」形式举办的大联欢式比赛。随后5月份开始的大赛,是对这一节庆形式的确立和推广。
2. 城市化,更需要市民的认同
从国际上的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化会伴随着「新市民」涌入城市,只是新市民很难融入城市,缺乏对城市的「共同记忆」,没有认同感就很容易「跳城」,去更好的地区发展。
▼ 图注:布里斯托尔城市风貌 , 回到正文
要知道,布里斯托尔曾经以航运、制造业为主,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是产业向服务业升级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新市民。布里斯托尔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意义是「工作机会」,他们很容易沿着M4走廊迁往伦敦、雷丁、加的夫等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
▼ 图注:1980-1990年代,布里斯托尔成为M4走廊上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 , 回到正文
为了塑造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布里斯托尔以英国民众熟悉的「海洋」为主题,于1996年,在大规模更新后,在没有人气的港区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海洋节」,来自2个国家的船只参加,进行了一系列的水上活动。
▼ 图注:布里斯托尔的「新节庆」:国际海洋节(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如今的海洋节,它更像一个流行文化大熔炉:包含音乐节、帐篷节、话剧节、美食节、马戏节等板块内容, 核心是吸引全民参与,展示城市的包容性,创造共同的城市记忆。 海洋节已成为英国最有代表性的城市节庆之一,吸引来自全球的游客参与。
▼ 图注:国际海洋节内容多元,吸引不同喜好的市民参与(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小结一下,如果说传统节庆是全国民众的共同记忆,那么城市新节庆,就是城市主动创造的老市民与新市民对于城市的共同记忆。
02
新节庆的2大基本原则
新节庆要想获得市民认同感,并成为 「常红」,必须具备以下2大原则:
1. 可重复的实践活动
新节庆不能只有抽象的口号,必须是一种能落地,人人能参与的实践活动,而且这种活动不能是一次性的,必须是可重复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活动」转化成为城市固定的节庆。
▼ 图注:很多城市的音乐节能否持续举办,充满不确定性 , 回到正文
2. 具有自下而上的动力
新节庆要具有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新节庆对于市民来讲是「与我有关」的,这样才能具备「可重复的实践活动」属性。
▼ 图注:汉萨城市联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城市 , 回到正文
在众多城市的国际汉萨日中,挪威的卑尔根是最为出彩的城市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卑尔根曾是老汉萨同盟中的贸易枢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有良好的大众认知基础;
▼ 图注:国际汉萨日期间,卑尔根年轻人自发组织的活动 , 回到正文
小结一下,「常红」的城市新节庆必须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而且可以重复;新节庆的活力,来自大众的自驱力。
03
音乐节背后的成功动力
2023年,国内很多城市大力发展音乐节。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举办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达506场,票房收入24.97亿元,观众人数550.10万人次,远超2019年水平。
▼ 图注:音乐节已成为城市吸引年轻人的标准动作 , 回到正文
也就是说,在今年各城市音乐节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部分城市音乐节的吸引力将会下降。
1. 从粉丝走向大众
美国有很多主打音乐品牌的城市,如孟菲斯是「蓝调之都」,新奥尔良是「爵士乐发源地」,芝加哥布鲁斯已成为一种经典流派,纳什维尔则是「乡村音乐中心」。
▼ 图注:纳什维尔的音乐街,是众多歌手的「成名之地」(来源:全景网) , 回到正文
纳什维尔也是美国第二大音乐 「 制作中心」 (仅次于纽约),拥有150多家录音室,5000多名职业音乐家,相关岗位达56,000个,音乐每年平均产值约100亿美元。
▼ 图注:纳什维尔的吉普森Les Paul吉他系列,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电吉他之一(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CMA音乐节(Country Music Association)是纳什维尔的品牌节庆,每年6月,来自全球的数十万歌迷会涌入该市。
▼ 图注:纳什维尔的品牌节庆——CMA音乐节(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从卖唱片到卖演出
卖唱片的粉丝博览会:
▼ 图注:博览会上,签售专辑的Trick Pony乐队(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著名乡村音乐家加思·布鲁克斯,在自己的展位创造了连续签名23小时零10分钟的博览会纪录(1996年)。博览会上也有娱乐性的助兴表演,但有组织的现场音乐演出直到2001年才出现,而且是由唱片公司主导。
卖演出的CMA音乐节:
▼ 图注:2013年CMA音乐节,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出(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如同艾伦·克鲁格在《摇滚吧,经济学》中所记录的——2017年,美国48位艺人的巡演,挣到自己全年绝大部分收入,平均约占80%,唱片占15%,版税只占5%。例如,2017年著名U2乐队收入约5400万美元,这其中巡演收入占96%。
▼ 图注:CMA音乐节现场(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对纳什维尔来说,音乐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只是粉丝博览会能不能持续的事,而是城市整个音乐制作行业生存的问题。
▼ 图注:独立音乐场所内的现场音乐表演(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在此背景下,纳什维尔决定重塑乡村音乐品牌,锚固自身在音乐产业中的地位,让城市成为音乐巡演的必到之处,而2004年开始的CMA音乐节就是起点。
2. 城市即音乐节舞台
CMA音乐节以城市为舞台,而不是限制在几个卖票的大型场馆内,城市各个公共空间转化为演出场所,如滨河公园、星光大道公园、百老汇街道等等。
▼ 图注:城市各类公共空间成为CMA音乐节的舞台(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4天内,大大小小的音乐演出超过400场,参与表演的不只有职业歌手,还有家庭乐队、学校乐队等「业余选手」。
▼ 图注:CMA音乐节上「业余」乐队的演出(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当然,音乐节只是城市音乐品牌重塑的开始,政府成立了音乐委员会,主要负责面向音乐公司、音乐协会,以及相关的律所、活动组织企业,推出更为实际的低租金、降税率等措施,吸引他们来到城市。
▼ 图注:2019年美国音乐行业「区位熵数」排名 , 回到正文
或许大家会觉得,像这类拥有音乐产业基础、乐器制造业的城市还是少数,真想把音乐做成城市品牌的更少,有没有更大众化、门槛更低、更好操作的新节庆呢?
04
美食节的城市振兴作用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街也已成为各个城市的标配,美食还助力很多城市成功「破圈」,如淄博的「烧烤三件套」。
▼ 图注:淄博烧烤 , 回到正文
美食节,无疑是就是城市促进消费与打造品牌的「集大成者」。在品牌联盟发布的《2023中国节庆品牌100强》中,有众多城市美食节入榜,例如广州国际美食节、重庆美食文化节、盱眙国际龙虾节等等。
▼ 图注:人口只有53万的姬路市,举办的B级美食大奖赛吸引了超过80万游客(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1. 报团取暖的B级美食节
什么是B级美食呢?它是指不使用高级食材,制作好吃又便宜的大众化美食。
▼ 图注:B级美食大奖赛针对的是大众化美食(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众所周知,日本老龄少子化严重,2008年后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而且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在加速向东京、大阪、名古屋3大都市圈聚集(2019年,日本近一半人口居住在三大都市圈)。
▼ 图注:很多人口负增长的城市,废校改造成为热题 , 回到正文
没错, B级美食大奖赛联盟内的大多数城市,就是这一背景下的「直接受害者」, 像主办第一届B级美食大奖赛的青森县八户市,2000-2005年人口增长率为-3.0%,人口持续净流出。
▼ 图注:举办第一届大奖赛的八户市,曾以造船、航运为主,现在主要依赖旅游业(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每届B级美食大奖赛,会有超过40万人来到这些「默默无闻」的主办城市,而在比赛中获奖的B级美食城市,会「一战成名」,从而获得持续经济发展动力。因此,B级美食大奖赛又被称为 「日本最大的城镇复兴活动」 。
▼ 图注:连获两届B级美食大奖赛冠军的富士宫炒面(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B级美食大奖赛,是如何带动这些城市成为「常红」的呢?
2. 美食节的持续机制
B级美食大奖赛每年由不同的城市承办(2011年,加入其他城市分赛场制),其他联盟城市会派出代表团参赛。
▼ 图注:B级美食大奖赛中的参赛城市吉祥物,以及参赛城市文化展示(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美食的评选,由大众决定,过程富有仪式感、参与感——大众获得一双投票筷子(相当于两票),获得的筷子总重量,最重的团体获胜。每届大奖赛,会决出前10名最受欢迎的B级美食,并为前三名分别颁发金筷子、银筷子、铜筷子奖杯。
▼ 图注:2016年,获得「金筷子」的明石市玉子烧(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为保证B级美食大赛不是「昙花一现」,以及能利好于参赛城市,持续助力城市群的复兴,联盟建立了系统化的落地实施措施。概括可分为4步——
▼ 图注:2015年,针对东京做宣传的B-1 Grand Prix食堂,在秋叶原开放(来源:网络共享平台) , 回到正文
第三步,联盟主动参与各城市的重大传统节庆。 联盟会推出限定版的节庆特色美食,成为传统节庆中的亮点。如在大分县春祭期间,联盟派出了9个团体出席,并推出胜浦担担面、明石玉子烧、津山肥肠乌冬面等限定版美食。
▼ 图注:B级美食产品(来源:Grand Prix) , 回到正文
第四步,拥抱年轻人喜爱的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将ACG内容与B级美食主题融合,形成对年轻人的持续传播。
05
新节庆需要城市新视角
「大城市要全,小城市要特」的城市发展逻辑,丈量城市的老读者一定不会陌生。同样是新节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逻辑也是不一样的,紧迫程度也完全不同。
▼ 图注:不是所有的城市活动,都能成为城市节庆 , 回到正文
新节庆对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来说,只是其「城市名片盒」中的一张而已,一张不行就再换一张。像在品牌联盟发布的《2023中国节庆品牌100强》中,北京举办的有16个,上海有3个,两者加起来占榜单的近1/5。
具有持续活力的新节庆,并没有一招致胜的「武功秘籍」,只有围绕节庆构建的发展系统,使新节庆成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