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中的背景 1895年,电影诞生。同年也出现了第一张 电影海报 ,直至今天,电影海报已然成为了区别于电影之外的另一种艺术欣赏。
"
海报中的背景
《罗马假日》 上映于1953年9月2日。讲述欧洲某公国的一位公主与美国的一位记者在罗马邂逅,碰撞出一日的浪漫。
这张海报保持着早期的 手绘风格 ,文字信息和主人公画报之外,橙黄色点缀天蓝构成背景色,传递着 轻松愉快 的氛围。
尤为引人注目的背景建筑是 罗马斗兽场 ,相较于文字,其作为图像的直观性更能明确地传递给观众故事发生在罗马的信息。
该片讲述了战功赫赫,受人拥戴的大将军马克西·蒙斯遭受太子陷害,凭借气魄和武力一路晋级到罗马的大角斗场,只为剑指暴君亲手报仇的故事。
在 复仇 的主题下,海报整体是灰色基调,由 人物引导画面 ,背景去色处理进一步突显层次。
此时 罗马竞技场 显得沉重而肃穆,它回归了最原始的用途,既是勇士搏斗厮杀的场所,也是权贵观演娱乐的平台。
▲ 古罗马斗兽场
如果说有一座建筑,能代表古罗马人的 伤痛、荣耀和天赋 ,那它一定是 罗马斗兽场 。
罗马斗兽场是 设计学和工程学 上的奇观,是古罗马人的建筑杰作,整个建筑占地 2万平方米 , 周长527米 ,可容纳9万观众。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
从角斗士们的拼命厮杀,到犯人的集体处决,再到精心设计的狩猎游戏,近4个世纪的岁月中,罗马斗兽场内不断上演着 残酷的表演 。
电影改编自法国作家 维克多·雨果 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与吉卜赛姑娘艾丝美拉达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
时隔五年,高约96米的尖塔得以重建。新尖塔几乎复刻了19世纪的设计, 金色公鸡风向标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尖塔顶部新的镀金公鸡像,拥有一双火焰形状的翅膀,宛如一只涅槃的“凤凰”。它的内部还藏有一份写有 2000名参与修缮人员 名字的羊皮卷轴,以纪念他们的贡献。
电影的艺术性很多时候是基于现实的虚构,例如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巴洛克式风格借鉴了许多现实建筑,通过电影的再创造来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
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 布达佩斯 ”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 饭店大厅
对称,一以贯之的 对称美学 。无论是建筑立面还是大厅陈列,都在强调这种 平衡和稳定感 。 对于银幕前的观众,这种表现形式其实是很能引人入胜的。
而 几何元素 的应用 , 如圆形的吊灯、 方 形的 窗户和菱形的地毯纹理 , 是对于对称的 大框架的细节补充, 提供了 充分的审美享受。
▲饭店一隅
从色彩上来看,整个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一种 激情的艺术 ,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 The Grandhotel Pupp
如前文所述, 艺术源于生活 。《布达佩斯大饭店》大部分的取景地都在德国东部,而它的外观原型是参照了位处于捷克的 The Palace Bristol Hotel 。
而酒店内部的一些细节,比如宽阔的走廊,地毯的走向以及灯光的布局则受到了位处于卡罗维瓦利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温泉小镇里的 The Grand hotel Pupp 影响。
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 建筑 ,在电影的虚构表现中,则更加融入了创作者的 主观艺术构思 。反哺到现实中,“布达佩斯大饭店”已然成为浪漫、绚丽、奢华的代名词。
建筑与电影 同属于传统八大艺术。
电影海报本意是作为电影的宣发手段,而事实上 静态的画幅 已成为动态影片的浓缩。
建筑 作为更加久远、厚重的艺术形式,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文明。相比之下,电影的百余年历史仅是建筑巨大时间跨度中的一小段。
因此透过电影海报这个“新兴”的窗口,我们也许会在不经意间震撼于那些 跨越时间长河的建筑美学 。
资料引述:
1.《罗马斗兽场探秘》-澳大利亚SBS电视台
2.《罗马古城里的大角斗场》-于大清
3.《中西美学与艺术》-周至禹
4.《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空间及形式处理》-张瑶
5.《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开放 亮点抢先看》-央视新闻
6.《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吗?》-Ottavo Senso
7.《<布达佩斯大饭店>:建筑美学的独特表现》-人大美育
编辑 陈波
责编 袁兆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