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 2024年第12期 p88-107 夜景鸟瞰 1 契机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广西承办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后,广西获批承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该运动会也是广西承办的第一个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赛事。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 2024年第12期 p88-107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广西承办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后,广西获批承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该运动会也是广西承办的第一个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赛事。
南宁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下文简称:训赛基地)正是以此为契机,在2022年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大幕。基地将承担服务本届学青会竞速小轮车、射击(步手枪)、轮滑、柔道、击剑等多项新兴及特色赛事。因此,作为学青会最大的新建场馆,建设内容除了常规的游泳馆、球类综合馆、举重馆、室外田径场外,还有综合运动射击馆、极限综合运动中心、小轮车竞赛场地、轮滑综合馆、室内田径馆等特色运动场馆,可满足18项专业运动的需求。运动场馆需同步配置运动员公寓等各项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学青会结束后,这些运动场馆在未来不仅可以满足举办专业赛事的需求,也将成为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基地。同时,部分场馆将兼顾全民健身,向市民开放。
日景鸟瞰
项目用地选址位于南宁市新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兴宁区三塘镇。训赛基地位于区域北端,南侧在建和已建成多个商贸物流园区、居住区、教育、养老机构等,入住人口逐年递增。训赛基地的建成,也能为周边区域及南宁主城区提供丰富的体育健身设施。
训赛基地建设用地共299亩(约199 hm 2 ),但被规划道路分割为东、中、西三个地块,且规划限高18 m。首先,如何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合理布置24万平方米室内场馆和室外运动场地,成为设计挑战之一;其次,三个地块之间均有规划道路分隔,如何组织好内部交通,解决好比赛与训练时段的封闭管控要求,是设计挑战之二;场地原始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且周边市政配套滞后。因此,如何在一年的有限工期内实现限额设计、快速建造、应对复杂条件是设计挑战之三。
半鸟瞰
为了最大化降低土地平整范围与成本,项目强排推演得出最适宜的建筑密度为45%左右,在同类型体育场馆中属于高密度的布局。场馆尽可能集中设置,有利于实现快速建造、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采用怎样的场馆形态组合与场馆设施,以及如何根据使用要求建立合理空间秩序,成为设计中的难点。
建筑立面
2.2 模块化
为了应对前述难题,设计采用去装饰化策略,即建筑的形体选择紧密贴合功能需求,提出“体育盒子”概念:各个建筑单体以纯粹的长方体体量呈现。规划之初,设计以最极致经济的方形体块空间勾勒出每个单体建筑的基本体型模块,再以穷举法不断对其进行排列组合,经过数十次类似3维版“华容道”对“体育盒子”的推演组合后,得出土地利用率高且地块之间 相对均衡的布局组合方式。 “体育盒子”模式也是对建筑设计回归本原,形态与功能一体的最好诠释。
轮滑综合馆外幕墙
2.3 递进空间、内外有别
体育赛事、专业训练、全民健身兼容的训练基地,面临使用工况、使用人群、交通流线等方面的复杂性。因此,建立合理的空间秩序是解决矛盾关键点。建设用地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和规划商业用地,西地块与中地块之间被城市主干道分割。用地东侧与北侧被滨河绿带环绕,形成用地南侧和沿城市主干道一侧更具城市开放性的格局。遵循用地态势,规划将游泳馆、球类综合馆、极限综合运动中心、轮滑综合馆、综合运动射击决赛馆及小轮车竞速场等具有公众参与性的赛事和兼顾全民健身的场馆沿城市主干道一侧展开;将仅作专业训练的室内田径馆、综合运动射击馆训练馆、举重馆、室外田径场,以及运动员生活区向东向北递进布局,毗邻水系公园绿地,远离那况路与北仑路两条城市主干道,从而实现赛训入驻运动员、教练员安静有序的训练与生活环境。
轮滑综合馆观众入口
2.4 立体组织、收放自如
合理的场馆落位为复杂工况的赛训基地运营创造了良好基础。比赛基地将长期服务于国家及各地区专业队的封闭式训练,驻训运动员与外部人流需要有严格的区分管理。面对基地市政道路被割裂为三个独立地块的不利局面,设计团队经过与交管部门共同分析模拟交通流量,将位于中、东地块之间的19支路调整为弹性道路,可长期封闭作为园区内部道路使用。并在西、中地块北侧的田径馆与轮滑馆之间设置地下过街通道,以实现三个地块之间内部动线的无缝衔接。此外,为了满足赛事场馆赛时观众与后区人流的分离,局部设置立体慢行系统,实现开放、管控流线互不干扰,在高密度开发设定下创造出积极开放的城市空间。
轮滑综合馆夜景
3 建筑策略
鉴于整个基地建筑限高要求苛刻,空间资源极为有限,对建筑空间进行高度整合成为设计的必然选择。设计团队研究了专业运动空间的工艺需求,将不同空间综合融入建筑,从而实现对整体的有机整合,确保了流线简洁和空间的舒适与高效。
3.1 空间整合
极限综合运动中心实现了多种运动功能的深度融合,包括体操训练馆、蹦床训练馆、攀岩训练馆,以及一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综合体育馆。体操训练馆与体育馆之间设有便捷的通 道,便于赛事期间作为运动员的热身区域。 而在赛事结束后,该场地可转变为国家级体操训练基地。 至于速度攀岩、难度攀岩,以及攀石攀岩在高度要求上的显著差异,本中心巧妙地利用平台下空间,并将其与主体结构空间进行结合,以达成攀岩馆空间的高效嵌合。
轮滑综合馆外景
射击馆遵循国际训赛标准建设,包括一座高标准的决赛馆,以及规模亦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资格赛馆(设有10 m步枪和手枪共100个射击位;25 m手枪12组靶位,及50 m步枪和手枪共80个射击位),设计巧妙地将众多训赛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使得建筑规模控制在91 m×185 m的用地范围内,既确保了功能的完备性,又实现了用地的高效节约,为其他场馆的建设创造了更佳的空间条件。
3.2 体育盒子
设计遵循美观、经济、实用原则,将形式与功能相结合,方正建筑形态与适宜高度相得益彰。运动场馆采用现代简约设计,通过体育盒子叠加和纯净色彩搭配,创造时尚美感,以确保建筑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体现了高效、务实的精神内涵。
场馆立面设计根据运动特点选择动作分解图作为外立面铝板幕墙的参数化穿孔设计。穿孔铝板配合白色反光板和泛光灯,营造建筑亮化效果,体现了运动主题。
攀岩训练馆
3.3 运动橱窗
设计考虑体育运动的观赏性特点,将城市界面与内外空间互动作为建筑物理空间界面设计的关键切入点。设计创新性地引入“运动橱窗”概念,打破场馆与城市之间的视觉界限,让充满活力的训练场景与外界形成视觉沟通。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运动魅力,还推动了都市生活走向健康模式。
轮滑综合馆和室内田径馆均临河而建,北立面采用大面积通透玻璃幕墙设计,最大限度获取非直射自然采光及优美的河岸自然景观,为场馆使用者提供了舒适和独特的场所体验。
射击决赛馆
4.1 场地转换
在日常训练中,不同的入驻运动队无论是在场地数量还是场地种类上,都存在显著的需求差异。设计在结构柱网、场地布置上充分考虑使用工况的多种可能,以便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快速而灵活的场地转换。运动场馆在照明配置上,也根据不同的训练场景进行了综合性设置,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运动环境。
室内田径馆
4.2 自然采光
观众休息厅、训练场地、体育服务用房等空间的立面通透设计,充分引入自然采光。体操训练馆、游泳训练馆,以及球类综合馆等进深较大的空间,在其屋面设置非直射光的采光天窗,进一步增强其自然通风采光条件,降低日常运营成本,改善室内光环境与微气候。
体操训练馆
4.3 分区管控
游泳馆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在使用时间上,训练活动与全民健身活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了确保项目的日常运营能够有效控制能耗,本设计突破了传统游泳跳水赛事场馆的布局模式。通过将跳水池、游泳比赛池,以及两个训练池各自独立设置于不同的空间,实现了分区管理。同时,根据各池区不同的工艺要求,尽可能地减小空间体积,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游泳跳水馆的运营能耗。
跳水池
4.4 合理的结构选型
总平面图
极限综合运动中心一层平面图
东西向剖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
业 主 |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建设地点 |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
设计单位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 | 282 536 m 2
建筑面积 | 237 576 m 2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桁架、钢网架
建筑层数 | 1~5层
设计总负责人 | 蒋玉辉,刘亚伟,蒋明伟
建筑专业 | 袁振 华,王宝龙
结构专业 | 陈远,邢银行
暖通专业 | 张正
电气专业 | 徐金栋,胡贵华,熊俊
景观专业 | 何颖怡
幕墙专业 | 董彪,周春晓
智能化专业 | 吴寰
装饰专业 | 涂强
设计时间 | 2021年
建成时间 | 2023年
摄 影 | 曾伏龙
撰 文 | 蒋玉辉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刘亚伟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体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
蒋明伟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执行总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