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公园什么样?神秘吗?记者来“碳”秘
cdzlsfra
cdzlsfra Lv.2
2024年01月25日 10:15:17
来自于环境修复
只看楼主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西马庄公园,引入了绿色的碳循环技术( 以下简称BECCUS ),变身为城市副中心的第一个碳循环公园。让“绿废”变“绿肥”,碳循环公园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和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此探寻有关“碳”的秘密。 公园碳循环如何实现? 何为碳循环公园?“碳循环公园是以公园为单位的‘碳库’,实现碳元素在公园内部的循环利用存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碳泄露和碳流失。”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副部长王晓旭团队将自然中的碳循环搬到了西马庄公园内。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西马庄公园,引入了绿色的碳循环技术( 以下简称BECCUS ),变身为城市副中心的第一个碳循环公园。让“绿废”变“绿肥”,碳循环公园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和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此探寻有关“碳”的秘密。

公园碳循环如何实现?

何为碳循环公园?“碳循环公园是以公园为单位的‘碳库’,实现碳元素在公园内部的循环利用存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碳泄露和碳流失。”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副部长王晓旭团队将自然中的碳循环搬到了西马庄公园内。

“植物的枯枝落叶含有丰富的碳、氮有机物,在土壤中分解成为新的养分,形成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王晓旭说,“以自然之法修复城乡生态,落叶沃土、枯枝还林,将园林废弃物变废为宝,不断扩充公园绿地碳库,实现碳循环利用,城市更加生态宜居。在这其中,变‘绿废’成‘绿肥’是关键一步。”

秋季,园林养护工人会将收集来的枯枝落叶分类粉碎。之后,北林大植源生物质热处理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热解装备和工艺将园林废弃物转化为植源生态肥,再园林养护中适时施用。

公园管护负责人告诉记者,施用植源生物肥可以有效减少氮肥、尿素等化肥及农药,同时肥料还可以在地表形成一层保护层,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并且保温保湿,减少杂草生长,从而间接降低了除草、浇水等养护成本。综合计算下来,这一技术可以为公园节约10%—15%的养护成本。

“使用了BECCUS,公园管理和维护中产生的废弃物在源头上直接就地解决。通过粉碎、发酵、热解等综合处理,废物被点化成‘肥’,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园绿地固碳碳汇能力和生态服务价值,也减少了林地和土壤的污染,实现了系统治理。”王晓旭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目前西马庄公园中所有植物的养护实现了闭合循环,杜绝使用化肥和农药。”王晓旭介绍, 通过园林废弃物如枯枝落叶等进行热处理后,有效捕捉城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多种植源生态肥,反哺林地绿地,增加植物生长蓄积量和绿地碳储量,实现碳循环,确保 ‘绿废’ 不出园。”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捕捉到植物体里,再封存到土壤里、应用到绿地养护中,将来公园就会变得像东北黑土地一样肥沃。”王晓旭说,“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化肥、农药对土壤、林木的污染,保持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健康,而且保障了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变身“碳库”,效果如何?

“绿废”变“绿肥”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固碳呢?王晓旭解释道,固碳就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更多地以不同形态固定封存到林木、土壤、湿地、海洋中。

王晓旭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园林修剪物可额外固定0.37吨—0.45吨二氧化碳,并且能制成60吨液态肥。要想保证一亩林地健康,1年共需要4吨液态肥。西马庄公园百亩林地1年约可产生45吨修剪物,可额外固定16.65吨—19.8吨二氧化碳,产生2700吨液态肥,全部可以变为植源绿肥,封存了更多的碳。

碳循环公园还采用激光雷达扫描和全景照相技术,定期监测公园的生物量变化,实现了对林木的监测和碳计量。

王晓旭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手持设备,“它通过扫描得到三维激光雷达点云图,可快速获取森林树木的胸径、冠幅、树高、树木位置等参数。使用模型拟合分析计算,可以快速计算森林地上生物量信息,估算森林碳储量数据,实现林草碳汇可视化。”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高度为10米、胸径14厘米的杨树,由材积表、根茎比和平均密度可计算出重量约为30公斤。根据杨树含碳率为0.45,可得其含碳量约为13.5公斤。”

“经过两年的监测,2023年西马庄公园林木固碳量年增长大于9%。这也印证了这项技术是非常有效的。”王晓旭说道。

公园养护人员还告诉记者,在碳循环公园,花草林木的花期和绿期都有显著的延长。公园绿化养护工作负责人观察后发现,自项目启动至今,使用植源生态肥的林草长出的花、叶、枝,比使用普通化肥生长出来的花量更大、叶片肥厚、枝条茂密,花期也延长了1周左右,秋季落叶晚两周左右,土壤更肥沃了,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免疫力也明显增强。

说话间,王晓旭指着一旁的两棵山桃树说道,“为了验证技术可靠性,我们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你看,明显利用了BECCUS技术的树木更健壮,特别是当年新枝又旺又壮,生长量和蓄积量有显著提高。”

对比图

“未来不仅打造要更多碳循环公园,还要向碳循环绿地、碳循环林场延伸,让碳循环技术在水务、农田、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应用。无废细胞不断延展,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城乡生态效益,共建美丽中国。” 王晓旭憧憬着。

yj蓝天
2024年01月26日 09:10:59
3楼

资料不错,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