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升级带来城市公共空间革新 随着松山湖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持续推进,位于松山湖北侧的通湖礼廊改造提升项目逐步分阶段落地,作为松山湖中心区最为重要的城市空间走廊,设计通过空间重构和慢行疏通等方式,缝合了沿湖点状开发组团之间的割裂,无序,进一步加强了工作生活与山水之间的联系。松山湖北侧片区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它不再是单一,阻隔性的通行+绿化空间,开阔的滨湖轴线和友好的慢行空间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接触和体验湖滨的公共空间群。
区域定位升级带来城市公共空间革新
从空间量变到生活质变
随着2021一期的顺利开展和落地成效,2022年起,通湖礼廊二期项目又进一步展开了对松山湖中心区东西向走廊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实践。二期改造提升的策略更加关注颗粒度更细腻的使用者需求,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平等性,催化有黏度的社区活动参与可能。在释放自然底色的同时,塑造具有韧性的绿色基础设施,激发景观设施的低碳潜能,塑造更贴合当下户外生活日常的滨湖空间。
松山湖通湖礼廊二期以沁园路两侧为东西轴线,贯穿中心城区,与礼宾路形成十字交叉的空间框架。无论从现状还是远期规划,通湖礼廊东西轴线与城市不同的功能组团衔接更紧密,沿线的用地属性和生活分布,更为多元,从文体娱乐,到科研办公,再到居住度假,是人行流动最为密集且交错的城市走廊。
项目东侧的滨湖驳岸,但改造前这片区域长期被围栏围合,内部植物生长粗放杂乱,从市政人行道空间几乎无法感知湖面存在,虽紧邻市政界面,但空间却相当消极。
此节点原为松湖烟雨景区入口,但改造前人车共用一个出入口,与市政路缺少缓冲空间,节假日极易形成人流聚集。主入口西侧为一处硬质场地,但因为高差和种植分隔原因与入口空间相隔离。
因此,如何打破原有边界形成城市形象节点,如何重塑为开放的湖岸空间,如何保留现状大树成了此处设计的三大考虑因素。我们将沁园路两侧的松湖烟雨入口和沟谷公园入口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在空间上共同城市界面的开放界面,在交通上,以更加友好的姿态加强因道路分隔的两个公共空间,点对点的连接景区入口与过街人行道,视线也同时被引向湖面,与凯悦酒店形成对景。
围绕场地的原有大树,塑造趣味且简洁的休息空间,原本作为车行道行道树的四颗大树转换角色成为场地的主角,温润的水磨石座凳将会成为假日景区入口的社交汇合点(meeting point)。
中心草坪的一端微微隆起形成弧形跌水,可触碰水景为场地提供了新的活力和黏性,同时从空间上分解和疏导时常密集的行走人流。
起伏的地形导引公交车站的人流进入游客中心区域,在其包裹下是一处精致的花园,改造前原为松山湖北岸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后荒废为无人使用的消极空间。
游戏场被林荫充分覆盖,丰富的地形和大自然氛围的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天性,以及家长们的看护社交需求。
提供便利之余,慢行系统也是从交通功能到城市城市生活的过度空间,应该具备更加灵活和舒适的体验,并与相邻地块和环境相融合。除了衔接原有不规则的人行道,新的慢行系统强调与沿线口袋公园,商业广场,滨湖沿岸的有机结合。
松山湖不仅是人类的宜居之地,同样也应是自然和生物的栖居繁衍共生之处。在设计中,通过对植物群落的梳理,局部林窗更新,以及水岸生态边界的重塑,使得部分动物如白鹭,野鸭,壁虎,以及其他鸟类等生态物种得以回归。地形重塑,局部水系再利用,和可透水材料的应用也发挥了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提升了城市雨洪管理的弹性。
松山湖是兼距创新活力和山水温情的新区,市民对生活的美好有所体会和想象,我们从在地城市肌理里发掘出市民认同的城市氛围,也从上位规划要求中,落实完善城市服务、日常生活的功能需求。通湖礼廊二期城市更新,让这一条以车行引导了行为的城市主干道,逐渐变得有社区温度而充满生活元气,延展滨湖带状公园、倡导步行街区,让市民从日常中发掘自己的归属感、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