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框架结构为什么柱子所承受的剪力小于100%
千里之外1
2023年11月28日 10:38:51
只看楼主

       问题汇总: Q1 : 梁施工图中某根梁宽300mm,为什么却自动生成了4肢箍筋?

      

问题汇总:

Q1 梁施工图中某根梁宽300mm,为什么却自动生成了4肢箍筋?

Q2: 模型计算的有效质量系数满足90%,为什么计算出来的前三阶阵型不是平平扭?

Q3: 次梁没有修改端节点标高和上节点高,为什么次梁会超出当前层高“飘起来”?

Q4: 模型在SATWE底层柱墙内力菜单下的基本组合内力与基础上部荷载校核菜单下的基本组合内力相差较大,是为什么?

Q5: 纯框架结构,没有楼梯,为什么柱子所承受的剪力小于100%?


     

     


Q1: 梁施工图中某根梁宽300mm,为什么却自动生成了4肢箍筋?

A:

如下图,屋面框架梁截面尺寸300mmX600mm,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一级。


根据《抗规》6.3.4-3条,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一级时,箍筋肢距不宜超过200mm,300mm梁宽如果布置两肢箍的话,箍筋肢距是250mm,所以至少3肢箍。此外用户没有勾选允许单只箍(如下图),这里就只能配置4肢箍了。


如下图,勾选箍筋指数允许为单数后,程序生成了3肢箍筋。



         

         

         

         

         

sdfd


Q2: 模型计算的有效质量系数满足90%,为什么计算出来的前三阶阵型不是平平扭?


     

A:

如下图模型,有效质量系数和周期比均满足要求,但计算出来的第一阶扭转阵型没有前3个周期内。


根据周期计算数值结果可知,模型第2 、3阶周期确实存在扭转成份,但均为48%,略小于平动成份,属于扭转不明显的情况,所以程序在输出时归为平动周期。

模型有2层地下室,考虑了二阶效应,由刚重比计算结果可知,第3层Y向刚重比小于20,(如下图),可知模型Y向刚度略微不足。


从模型Y向刚度不足着手,查看地上部分楼层发现:模型虽然尺寸上比较方正,但是在每层布置上,X向和Y向布置构件数量和截面尺寸明显相差较大。

如下以第3-7自然层为例。首先,小部分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X1000mm,大部分截面尺寸为300mmX1000mm,明显大于《高规》6.3.1条要求高宽比小于2.5的要求,并且每次Y向主梁的跨度也较大,为12m。其次,根据一般设计经验,同一连续梁跨截面尺寸不宜变化过大。

尝试将上图第3-7自然层黄色区域梁截面布置为与红色区域截面一致,来增加Y向刚度, 并计算,查看结果,出现了前三阶为平平扭的结果。



       

       

       

       

       

sdfd


Q3: 次梁没有修改端节点标高和上节点高,为什么次梁会超出当前层高“飘起来”?

A:

如下图,次梁没有进行修改端节点标高和上节点高,查看三维视图时,次梁“飘起来”了。


分析模型得知:次梁所在房间楼板存在错层;应该次梁随楼板错层一起倍调整了标高,因此在三维显示上出现飘起来的情况。


取消楼板层错层属性,重新布置次梁,如下图,次梁显示正常。



         

         

         

         

         

     

Q4: 模型在SATWE底层柱墙内力菜单下的基本组合内力与基础上部荷载校核菜单下的基本组合内力相差较大,是为什么?


     

A:

如下图,在底层柱墙内力菜单下的基本组合内力与基础上部荷载校核菜单下的相差较大。


分析查看模型整体特点,由图可知:该柱子底部有斜杆相连接。

问题产生原因:在SATWE底层柱墙菜单下,显示的仅是该节点处的柱荷载,而基础显示的是该节点处斜杆和柱的荷载。








Q5: 纯框架结构,没有楼梯,为什么柱子所承受的剪力小于100%?

A:

如下图,模型为框架结构,没有其他竖向构件和楼梯,计算后查看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并非由柱子全部承担。


分析模型:模型有一层地下室,室外地面与结构最底部高差设置为2m(如下图)。猜测部分地震剪力可能是由土体分担。


尝试将室外地面与结构最底部高差设置为0.8m进行验证,则知土对第二自然层没有约束,第二自然层的地震剪力应该全部由柱子承担,如下图得证。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