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现状
早在2015年底,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发布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其中将预制装配率作为工业化建造程度的评价指标,鼓励在绿色医院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工业化建造方式,以减少人工作业、降低环境影响,实现节能降耗。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都在相继启动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还有许多老旧医院面临着改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医院”的倡导,可以帮助医院建设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绿色医院,是指在医院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及保证医疗流程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装配式装修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
1. 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标准化、模块化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与优势。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医院建筑病房、诊室等功能区对重复性的标准化、模块化空间的需求,使得装配式医院建筑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标准化、模块化的功能空间(如医技单元模块、门诊单元模块、住院部单元模块等)加上标准化、模块化的装配式内装部品部件,可有效帮助医院进行功能区之间的转变,符合工厂批量生产的要求,节约建造成本,提高建筑完成度。
2. 工业化、装配化
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可以规模化地生产建筑构件,在保证构件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构件的尺寸统一,保证构件的质量,控制总体的建筑构件的生产成本。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在某种层面上,是将传统的在工地的分散生产集中到工厂进行标准化的统一生产,可以在缩短工期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产力浪费。
装配式医院建筑采取装配式的施工方式,将加工好的建筑构件在现场进行调配安装,且除了地坪、基础等为湿作业外,管线安装、门窗安装、设备安装等均为干法施工,各种施工队伍可以交叉作业,使整体施工效率成倍提高。
3. 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相分离
医院建筑中往往有许多设备和管线,且随着相关科技的进步,医院会面临大规模的更换设备的情况。 不同的设备对空间的需求不同,对管线的布置需求也不同,因此医院建筑对内部设备与管线的布置灵活性有较高的需求。
装配式医院建筑的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是分离开的,使用者能够轻易地对结构构件和管线进行更换,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调整。
4. 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建造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或在行军过程中,为了快速抢救伤员,许多临时医院采用帐篷作为病房。但在具有传染性的突发卫生事件中,帐篷等简易设施无法满足医院对卫生条件和隔离效果的需求。
装配式医院建筑既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也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短期转换需求,在提升医院设施平战结合、城市公共卫生韧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装配式医院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
1.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目前,装配式建筑应用最多的领域仍然是住宅建筑,有不少人质疑医院建筑是否适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其实装配式建筑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
? 标准化通用性
在内装设计方面,装配式医院建筑采用工厂生产的集成化部品,如集成吊顶、集成隔墙、集成地面、集成卫浴、集成医疗家具、整体收纳等,工业化生产的内装部品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和通用性。现场进行干法施工,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
2. 设计理念不断强化
? 弹性化设计
装配式医院建筑更加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功能适应性,保持建筑的长久生命力。在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医院建筑可以在全生命周期内,满足医疗需求和就医方式的变化,适应未来空间的改造和功能调整,持续满足人们对医疗空间、功能划分与房间变化的需求。
? 建筑绿色性能
装配式医院建筑设计将更加强调可持续性建设理念,以包括规划设计、集成建造、使用维护及其更新改造在内的建筑全寿命期为基础,满足医院建筑的更新性和优良品质持续化要求。
3. 技术发展趋向智慧化
装配式医院建筑的核心是集成,而建筑信息技术BIM则是“集成”的信息主线。 这条主线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建筑全生命周期。BIM技术为在各阶段共享建筑信息提供了技术平台,实现各参与方有效协作,有效推动项目管理,保证建筑的建造和运行效率。
随着装配式医院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医院建筑的新建、改造、维护过程中,建立可持续的设计观、绿色发展理念将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建造效率、提升医院建筑的品质,引导未来的医院建筑更加以人为本。
装配式医院建筑将成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医院建设以及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