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泾馨绿地口袋公园 多元融合
无问西南
2023年07月17日 10:17:19
只看楼主

  ? U+ Design Lab   1.背   景 泾馨绿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洋泾街道辖区内浦东大道苗圃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200 M2,改造前该处绿地长期闲置,是一块由绿篱围合的封闭绿地,植被杂乱、垃圾丛生,与城市空间孤立且功能单一,整体景观与功能已无法满足浦东大道街景风貌与社区居民对街区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及向往。因此洋泾街道2022年决定对该处绿地予以改造,以提升浦东大道市容面貌,打造街角精致景观,满足社区居民休憩游玩的实际诉求,进一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U+ Design Lab  


1.背  

泾馨绿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洋泾街道辖区内浦东大道苗圃路路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200 M2,改造前该处绿地长期闲置,是一块由绿篱围合的封闭绿地,植被杂乱、垃圾丛生,与城市空间孤立且功能单一,整体景观与功能已无法满足浦东大道街景风貌与社区居民对街区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及向往。因此洋泾街道2022年决定对该处绿地予以改造,以提升浦东大道市容面貌,打造街角精致景观,满足社区居民休憩游玩的实际诉求,进一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公园整体鸟瞰航拍? U+ Design Lab

▲公园整体俯视航拍? U+ Design Lab



2.策略

外部融合——有效的场地梳理与城市融合

通过对场地植被、竖向、沿街立面、空间、功能划分等多层面的设计研究与梳理,有效实现了绿地空间与街角、沿街面及城市空间的融合——街角在得到空间释放的同时,具有了明确的景观标示性;曾经封闭的沿街界面,在实现景观视线通透的同时,沿街立面也如画面般沿浦东大道徐徐展开。

▲改造前场地? U+ Design Lab

▲改造前后场地剖面对比分析? U+ Design Lab


▲设计生成分析图? U+ Design Lab



内部融合——合理的功能布局与空间尺度

作为一个64M X 27M的口袋绿地,面积小且设计红线边界极不规则,是场地的既有现实,如何在此螺蛳壳里做道场,实现最大限度功能与尺度的平衡,是景观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结合场地实际与诉求,将功能空间与公园路径整合,并尽可能地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功能空间与公园路径的整合?U+ Design Lab

入口空间在提供开放性界面的同时,也注入标示性展示与休憩功能,使街角界面实用性得以最大化;


▲开放与实用性兼具的入口空间? U+ Design Lab

活力儿童空间位于场地中央,由儿童活动场、植物百科小课堂亲子互动装置区及休憩区组成,通过围合式的座椅与绿化设置,给予了空间足够的安全感,也为带娃的家长们管控“极富创造力”的儿童行动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保障;


▲活力儿童空间组团? U+ Design Lab

活氧空间作为界定公园内外的界面,在梳理原有植被开放沿街界面的同时,也利用新的植栽设计与地形组合变化,形成趣味性的界面,使沿市政人行道与内部园路通行的人们,都能有适宜且开放性的景观体验;


▲趣味性的景观体验界面? U+ Design Lab

公园中座椅与园路的充分融合,使通行空间与休憩空间一体化。在集约化利用场地空间的同时,园路边界与地面纹理交织且宽窄变化有序,使园路不再是单纯的通道,而是“流动的景观体验空间”。


▲流动的景观体验空间? U+ Design Lab



语言融合:统一的概念语言与多样性设计表达

曾经的洋泾地区是地势低洼的近海滩地,成陆于唐代,在后续的历史沿革中,逐渐发展为河流纵横、往来商船农舟络绎不绝的水乡街镇,后逐步繁荣成市,“水”作为承载洋泾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元素,自古与之息息相关,因此在公园的设计中,水元素之灵动、变化、柔和的美学特征,均通过多样性的设计予以演绎表达,在铺装图案、挡墙与座椅、绿化、地形、艺术格栅、绿篱、儿童活动区与互动装置的设计中,均能看到水形水姿的踪影。统一的概念语言与多样性的设计表达,保证了整体设计风格的统一,且在有限的场地内,最大化了绿地的功能与景观,因此在公园中,人们会发现,无论于何处拍照或者活动,眼前的景观都是差异化的呈现,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传统造园中“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等理念的现代传承。



▲水元素在景观中的多样性演绎表达   ? U+ Design Lab



使用者融合——最大化的适儿与适老理念

由于公园周边分布着一系列居民区、小学、幼儿园与敬老院,因此在考虑全龄适用的同时,儿童与老年人作为主要使用者的分析预估尤为得到重视,从公园建成后的参与度调查也有效证实了前期使用者分析的正确性。因此在设计中,适儿与适老理念的融入,从设计伊始便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对场地竖向的梳理以解决原始高差,满足全园无障碍,还是在休憩座椅上安装扶手,有助于老人扶拄,亦或是在有限的场地空间中植入更多的儿童游戏、互动、科普内容,乃至整个公园空间中柔性设计语言与元素的表达,均是对适儿与适老理念的最大化努力。

▲集游戏、互动、科普为一体的儿童活动空间   ? U+ Design Lab

    儿童活动场一角   ? U+ Design Lab

  ▲“植物百科小课堂”科普互动游戏装置   ? U+ Design Lab



参与者融合:社区多方共建共治

公园的设计与最终实施,得到了包括业主单位在内的社会多方参与,充分听取了周边社区居民、学校、物业单位的意见几经易稿,最终成型。其中公园的命名与提示牌设计,就在业主单位洋泾街道的指导下,得到了与公园一路之隔的上海六师二附小师生与家长们的积极相应—— “泾馨绿地”的名字便是经过学校两轮征集、投票并与街道协商后的所得,泾馨”有着洋泾街道温馨社区的美好寓意,同时也是公园设计与建设“精心谋划”里“精心”的谐音,体现着公园精心构思、协同建设之意。在绿地陆续建成后,六师二附小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为绿地设计温馨提示语,最终经过挑选,一系列充满童趣的标识在跃然呈现与公园中,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师二附小的同学们为公园设计的童趣标识   ? U+ Design Lab

    孩子与老人   们在柔性的景观空间中各得其所

    总平面图? U+ Design Lab   项目   名称:   上海泾馨绿地口袋公园

项目类型:景观      
设计单位:U+ Design Lab      
设计时间:2022.07—2022.10      
建设时间:2022.10—2023.01      
景观面积:1200 ㎡      
项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苗圃路交叉口      
材料:透水混凝土、EPDM塑胶、水洗石、木材、钢材、仿石材PC砖      
设计主创:王粲、郑志成      
设计团队:张晋、郭雨琪、刘金凤、杨浩、闫青      
照明顾问:姜兆昱      
摄影:黎伟、王粲      
业主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办事处      
项目管理:上海社发浦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大康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项目经理:朱明、顾革清      
共建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片区居民      
上海市第六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上海东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