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观到山城:宋蒙战争时期成都金堂云顶城营建研究
月球接班人
2023年07月14日 14:38:49
只看楼主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南下,撕开南宋边防,南宋腹地沦为战场,宋军不得不在这些地区重建防线以抵抗蒙军。 云顶城即在这一背景下营建而成,它由四川制置使余玠规画,是四川抗蒙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钓鱼城、白帝城等合称“八柱”。   云顶城位于今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既可扼守长江支流沱江,又可看顾成都平原,是四川战区西北前线的第一座山城(图1)。战时利戎司( “利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司” 的简称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南下,撕开南宋边防,南宋腹地沦为战场,宋军不得不在这些地区重建防线以抵抗蒙军。 云顶城即在这一背景下营建而成,它由四川制置使余玠规画,是四川抗蒙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钓鱼城、白帝城等合称“八柱”。  

云顶城位于今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既可扼守长江支流沱江,又可看顾成都平原,是四川战区西北前线的第一座山城(图1)。战时利戎司( “利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司” 的简称 屯戍于此,常驻军队达7000人;后成都府治和怀安军治迁入。云顶城的军事史意义虽已得到认可,城址遗迹得到调查与研究,但对其规划特点与战略考量的认识仍相对有限。  

  图1 |  宋蒙战争时期云顶城与怀安军区位

梳理云顶城营建过程时,会发现除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外,伴随战局激变,军事防御、军民生存、地方治理等现实需求也发挥了作用,城防设施与山地寺观被整合到一起,形成具有驻军、卫民、守要、屯营功能的战时据点,甚至影响了该地区此后的发展脉络与空间特征(图2)。  
  图2 |    1914年云顶山影像
资料来源:《谢阁兰的中国考古摄影集》。
  注:左 云顶山地形;右 云顶山寺庙。  

1

战前四川战区的外郡与内郡

宋蒙战争之前,剑门关将四川战区划分为外郡和内郡,分别承担军事防御与后勤补给的责任   (图3)。外郡地区通过修葺郡县城池和各类关隘堡寨,建立多层军事戍防体系,屯驻戎司(“御前驻扎都统司军队”的简称)戍守,设制置司及总领所节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内郡地区实行民政,由路司与郡县官府文臣管理,郡县多不修城池,配置少量厢禁军维持治安。  
  图3 |    宋蒙战争前四川战区形势图
资料来源:宋《地理图》局部,1190年。
云顶城所在的潼川府路怀安军,位于金堂峡,这是沱江穿过龙泉山脉形成的峡口,控制着东川与西川之间水陆交通,是四川内郡的战略要地,两宋时期曾多次修葺城池。在战争前夕的嘉定九年(1216年),时任知军度正见军城墙垣颓塌,奏请增兵、修城,加固城防。

2

战时四川战区的军城体系

宝庆三年(1227年)至淳祐初年(1241年),蒙军越过秦岭防线,闯入剑门关,多次掠袭内郡。与此同时,外郡戎司军队退守内郡,沿金牛道与嘉陵江移动,部分进入成都平原东侧的龙泉山脉与西侧的玉垒山驻泊(图4)。史料记载,此一时期蒙军的进攻导致四川地区人口下降七八成,郡县城池损毁过半。  
  图4 |    宋蒙战争时期四川战区形势图
资料来源:《宋蒙战史》,笔者改绘。
  注:     4   原图为李天鸣所著《宋蒙战史》插图《   1227   宝庆三年蒙军攻掠利州路   》《   1236   端平三年蒙军攻掠四川   》,将     图中宋蒙军队移动信息叠加。
面对四川地区的困局,文武官员纷纷出谋划策,希望通过修筑工事、控扼形势来重建边防,并在此基础上保卫百姓、组织农业生产,以恢复地方社会秩序。   淳祐三年(1243年),理宗任命余玠为四川制置使,元人姚燧记载,“宋臣余玠议弃平土,即云顶、运山、大获、得汉、白帝、钓鱼、青居、苦竹筑垒,移成都、蓬、阆、洋、夔、合、顺庆、隆庆八府州治其上,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

3

战时防御规划策略与“平城-山城”结构

安顿军队是这一时期四川战区防务建设的主要诉求, 在规划云顶城时,宋军采取兼顾 “养兵”与“卫民”的防御策略,通过修复平地旧城与创筑山城,为不同类型的军队提供屯戍空间 (图5)。依据“小屯并大屯”的部署原则,屯驻于龙泉山脉地区的军队被聚拢至怀安军,加固旧城、创建新城成为当务之急。潼川府路的内郡厢禁军悉知平地城防的维护与御守,他们利用城周山地石材加固旧城城墙和城门;外郡利戎司军队擅于把守山地,则负责营建云顶城。  

    图5 |    宋蒙战争时期怀安军金堂峡平城-山城结构示意

山城与平城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独特的“平城-山城”双城结构,它覆盖了金堂峡口的高险与滨江地带,不仅能从沱江上拦截蒙军,阻止其进入长江,同时也可以组织军民进行农业生产,维持周边地区的社会秩序 。在双城的庇护下,军队带领百姓在附近建立山地聚落,经营山地?田与平地水田,种植水稻;甚至沿沱江水系返回废弃的成都平原屯垦。所获的粮食可直接存入双城,或进入四川漕运网络,作为战区统一调配的后勤物资,支援其他沿线山城的营建与运转(图6)。  

    图6 |    宋蒙战争时期平城-山城结构作用机制
平城和山城不仅有空间上的协作,同时在时间上相互配合。   平城平时“养兵”,山城战时“卫民”:平时平城是部分军民的居所,方便物质生产与交换;当蒙军袭来,他们与物资一同撤入山城,山城成为战时庇护军民的军事堡垒。姚从吾先生称之为“二元城制”。

4

战前山地寺观的管理与云顶城的选址

除金堂峡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外,   山地寺观为新城营建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是影响云顶城选址的另一关建因素   。唐宋时期,蜀地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蜀人将名山胜境视作神灵奥宅,积极建设寺观祠宇。宋朝制定了以敕封和祀典为中心的宗教管理制度,寺观受到敕封意味着获得朝廷的认可与嘉奖,这不仅提高了寺观的声誉,也促进其规模扩张与基础设施发展。龙泉山脉是成都平原的形胜所在,金堂峡又最为峻秀,怀安军城外庙宇星罗棋布,其中,大中祥符寺、开峡庙、李遂祠多次得到两宋朝廷敕封(表1),这吸引了大批香客、士人、商贾为朝拜、游观、交易而来,促进水陆交通日趋完善,提供食宿的次级寺庙随之出现。战争前夕,至宝庆年间(1225年),云顶诸山已形成主寺祥符寺居中、周围道观与神祠散布的山地寺观体系,包含至少8处寺观(图7)。  
  表1 |    宋代山地寺观信息整理
资料来源:《宋会要辑稿》《五灯会元》。
  图7 |    战前怀安军金堂峡地区寺观祠宇分布
资料来源:   自绘,信息来自 《云顶山记》 云顶城军事遗迹的调查与初步认识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 舆地纪胜 》与   《宋会要辑稿》  

同时,地方官府也借助敕封与祀典制度,参与寺观的建设与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记录其僧籍、屋宇、田产信息。两宋提倡保护私有财产,朝廷要求军队屯营“不便侵占民间田土”,这些档案为战时军队与官府征用寺产提供了凭据。  

因此,从土地征用的合法性、营建的便利性,以及军事设防的可行性看,地势险要、寺观密布的云顶诸山是营城择址的优先选择,其中包含了对自然地形的考量和对已有建造基础的研判。

5

云顶城的营建历程与格局演变

战争时期,外郡军队以“军”为单位进入山地寺观扎营,后由统制率领,改建寺观为城寨,以祥符寺为核心的山地寺观体系被改建为以云顶城为核心的山地城寨群。 云顶城、小云顶堡寨等城寨占据山顶,不仅克制了蒙军从高地俯攻主城、各个击破的战术,同时也锚固了沟通山地与平地的交通系统与信号传递系统。城寨之间相互支援,看守往来平城与山城的道路。军队利用寺庙中原有的佛塔、楼阁,结合城寨新建的门楼、沿江敌台,瞭望警戒、传递警情(图5)。

其中,云顶城经历了营寨城、营主城和营耳城三个主要营建阶段。  

(1)战前的寺院与营建基础。  

云顶城的前身祥符寺始于隋代的天宫殿;唐代为云顶寺,得玄宗亲临赐名慈云寺;北宋时有“殿阁耸盛观”“青霄屋万楹”之盛,至宋蒙战争前夕的宝庆年间,规模仍有屋宇二千楹。佛寺占据云顶三峰的东峰,主体殿堂、水池、望川亭、一览轩、佛塔等建筑顺应山脊走势沿东西向排开,南北散落寺库、水井。寺外东侧有云梯去往怀安军;西侧山路通向小云顶李遂祠与金堂县。西门外有天池、堠亭,不远处有寋村,以及浴室院、居禅庵等次级寺庙。寺北山路联通山脚的沱江渡口,途经浴室院。  

祥符寺等寺观为建设云顶城提供了建筑基址、形态布局、水源等方面的物质基础,以及地形选择与改造的参照,同时继续发挥着精神功能。  

(2)营建寨城。  

战争初期,驻泊寺观的外郡军队自发建设营寨,寨屋、寨墙、井池,以及校场、仓库等辅助设施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   (图8)。除祥符寺外,浴室院等次级寺庙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居住需求,军队依据编组规模加建寨屋及蓄水设施。这一时期,蒙军将军事基地自凤州南迁至兴元府,更加频繁地侵扰四川内郡,宋军因此营建寨墙以强化防御。此外,宋军整平山顶祥符寺外的山峰作为校场,使用所获石材在此建造瞭望建筑、仓储建筑,并修整天池作为公共水源(图9,图10)。  
  图8 |    云顶城宋代遗迹分布

资料来源:《云顶城军事遗迹的调查与初步认识》。

  注:   根据考古研究的表述,将宋代遗迹标注为红色。
  图9 |    今云顶山地形与战时营寨位置
资料来源: 黄文 摄。
注:上 西侧背江缓坡,下 城内山脊路与城东陡坡。
  图10 |    云顶城祥符寺营寨的天池
资料来源:黄文 摄。

(3)规划营建主城。  

淳祐三年(1243年),统制孔仙与萧世显带领军队营建主城,工程主要包括城墙、城门、敌台、炮台等城防设施,以及排水给水设施和城内道路 。建设赶在两次防秋之间完成,用时不满一年。 宋军依据山体走势与地质构造规画城墙形态:沿山体两坡岩层交界处的断崖砌筑城墙,根据用途设计其形式与厚度;结合山脊设置炮台与敌台;根据原有道路规划城门 (图11)。宋军从崖壁上开采石材和砌筑墙体,增加山崖陡峭程度,强化防御能力。城墙形制与做法与同一时期的钓鱼城相近,符合宋《营造法式》中的建设标准。相比营寨寨墙,主城墙使用的石块更大更规整,砌筑手法也更加考究,显示此次建设组织有序。宋军在设计城防设施时考虑了山地防洪,他们在万年寺营寨的水池旁设置暗道,可用于倾泄山洪。浴室院营寨距离主城较远,虽未被纳入城内,宋军在主城墙上布置突出的炮台与敌台加以庇护。  

  图11 |    云顶城和浴室院营寨剖面示意
资料来源:自绘,底图参考《红层风化裂隙弱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储水单元类型研究》。
注:上 1-1剖面;下 2-2剖面;剖切号见图7。

(4)营建耳城。  

淳祐九年(1249年),为强化城北地区的防御能力,云顶城帅守姚世安在北门之外加筑耳城及其护城池。 然而,地势平缓的城北仍是城防的薄弱环节,宝祐六年(1258年)蒙军就是从此破城而入,云顶城继而陷落。目前北门与耳城门尚存,二门为平顶券门造型,城门顶部平台上原有门楼。常青认为它们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砖石拱券城门实例,且异于《营造法式》中券层加伏的做法。城门券心石题刻记录了主城、耳城的营建信息(图12)。  

  图12 |    北门与耳城门

资料来源:黄文 摄,《 南宋云顶山城遗 址》。

注:上 北门;下 耳城门。北门和耳城门拱顶券心石有题刻记录孔仙和萧世显、姚世安营建山城的情况。  

(5)战后的云顶城。  

宋蒙战争结束后,城内的祥符寺、浴室院、万年寺等寺庙得到原址恢复(图13,图14),经过此次城防建设,云顶诸山则获得了宗教胜地与军事城寨两重身份。此后,每逢战乱,如明末张献忠乱蜀与清末李兰起义,它们快速转向军事防御,战后又逐渐恢复宗教功能。

  图13 |    清代地方志中所示战后的怀安军与山地寺观

资料来源:《 嘉庆金堂县志》。

  图14 |    宋祥符寺今貌:地藏殿与莹碧池

资料来源:黄文  

6

结语

云顶城是南宋为对抗蒙古骑兵而营建的防御山城,它是余玠在四川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顶城与平地原有的怀安军城共同形成平城-山城结构,双城之间相互配合,警戒御守、庇护军民、组织生产,满足了战争时期对于防御、生存、治理的需求,并最终发展为围绕云顶城的金堂峡城寨群。 宋军改建大中祥符寺为云顶城的过程伴随战局变化展开,经历了营寨城、营主城和营耳城三个阶段,采用了依山就势、就地取材、防御功能优先的营建理念,依据地形条件、建成环境与实际需求规划山城边界、道路、水源,按军队编成组织城内空间 ,体现了战时山地军城的规划特点与营城技术,也是南宋军事思想与营城思想紧密互动的重要实例。  

2021年,ICOMOS通过了《军事城防类遗产导则》,其中指出了解军事城防设施整合其周边地理地形、文化景观、社区和聚居地的过程,是理解其规划策略、建设方式、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遗产的价值阐释与保护展示。 本文从营城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了云顶城的营建历程,剖析了蕴含其中的营城理念,希望能为阐释其遗产价值提供新的支撑,丰富关于四川抗蒙山城营建史的讨论。

本文撰稿:     黄文  冯江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