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改造典范,百年香港如何焕活新生?
回首留不住光阴
2023年06月15日 11:49:43
只看楼主

“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将重新塑造我们。” “以人为本”的城市“微更新”显然成为了一种更好的选择。“微更新”着眼于小尺度的城市和社区空间,虽然规模有所减小,但设计师仍需要面对复杂现状与多样需求的挑战。 即使最终成果看起来只是“简单”地更新了一下,但对于空间的使用者来说,细小的变革或许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个个“微更新”项目的积累,整个城市也将呈现出更加积极的面貌。


“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将重新塑造我们。”


“以人为本”的城市“微更新”显然成为了一种更好的选择。“微更新”着眼于小尺度的城市和社区空间,虽然规模有所减小,但设计师仍需要面对复杂现状与多样需求的挑战。


即使最终成果看起来只是“简单”地更新了一下,但对于空间的使用者来说,细小的变革或许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个个“微更新”项目的积累,整个城市也将呈现出更加积极的面貌。


香港城市的历史,

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拼凑而成的。







微更新×工业遗存

南丰纱厂

改造设计:奥雅纳

#1



香港工业遗存和创意未来的邂逅


南丰纱厂是南丰集团策划的地标式保育项目。对于香港,一个集创意培育基地、非牟利文化机构与体验式零售于一身的地方可能会有点陌生。但当你明白南丰纱厂的远景及历史,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个纯正的香港故事。南丰纱厂见证香港纺织工业由60年代开始的黄金时代,如何承传并带领本地应用创意及创新产业迈进新里程。建基于集团的承传与历史,南丰纱厂以纺织和工业为根基,交织出创新、文化及学习体验,让访客从中探索不断延续而真实的香港故事。


? The Mills


文艺空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加之香港地租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不少工厂相继迁回内地,南丰纱厂也由2008年起开始闲置。2014年,南丰纱厂开启“活化”工程,旨在将历史建筑通过维修和翻新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再利用,重新以创意空间的形式与大众见面,迅速成为了香港文青打卡必去之地。


重塑香港工业遗存


项目将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南丰四至六厂改建成单一的综合建筑群,保留了纺织工业遗产,并利用经济的材料、创新的建筑管理服务和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为社区注入活力。


秉持现代可持续理念


原本分隔的三座旧厂房通过内部通道连接,展示公共艺术和遗产,也方便访客来往各区体验。原来空置的混凝土大屋顶亦遍植绿色植物,并开放予公众。


在纱厂中心,原本三层高的厂房被打通,并新置高性能幕墙和太阳能百叶窗,增强自然采光,减少空调和照明系统的使用。此外,项目还采用高效的照明自动化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移动端楼宇智能管理系统,以方便物业管理方和租户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


广受赞誉


该项目获得LEED金级认证,是奥雅纳在建筑翻新和遗产保护领域的成功案例。南丰纱厂获得了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审会创新奖。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还获颁2019年香港环保建筑大奖。

图 from arup







#2

微更新×综合体

H Code

改造设计:

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区友好型建筑


外墙采用的颜色和肌理均配合该地区的新艺术中心「大馆」,由10层高的低座大楼和22层高的高座大楼组成。沿着项目主体的一边是伊沙里狭窄的后巷,连接中环自动扶手电梯的阁麟街,俯瞰中环警署及大馆一带繁华的景观,融入区内多元文化及创意氛围中。

 ?王思仰


特色创意+新型生活


H Code位于香港中环的核心地带,以可持续的设计改造和功能重整,在喧嚣更迭的都市背景中,成为糅合特色创意及型格生活的新地标。


静立于砵典乍街头的H Code,临近兰桂坊及苏豪区,亦是香港的娱乐及艺术区域所在。项目集成了历史悠久的砵典乍街低层楼宇与背后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脉络,而在城市与街区两个尺度之间的平衡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可提供城市规划借鉴的独特建筑项目。


▼ 特色酒吧及餐厅   

?王思仰






微更新×公共空间

小街坊

改造设计:

一持工作室 + REhyphenation

#3


营造社区归属感


香港艺术中心 (HKAC) 在2021年年初, 在市区更新基金的支持下,为“路过北角”项目主办了创意社区空间提案征集。由一持工作室 O&O STUDIO联成艺术家REHyphenation创作的“小街坊”成为六名受委托的获奖作品之一,在香港北角公众码头由8月30日到10月31日展出了两个月的时间。“小街坊”是对北角的一个缩影 , 不仅仅反映了街坊日常使用公共空间的特性,同时通过重新升级从北角不同层面的家庭,店铺和机构收集回来的家具,供各市民体验及使用,把北角历史街区从过去到今天作一个叙述。


 ? Eric Chan, Kelvin Mak


展现北角地文魅力


北角居民的口述历史和陪伴成长的心爱家俱, 启发一持工作室与REhyphenation合作的 “小街坊”公共空间设计项目, 展示丰富街区的过去和现在。


? Kelvin Mak

休闲社交场所


经过多轮的采访和对北角历史的研究,一 持及REhyphenation发现北角公众码头是在北角小有的公共空间。在一天里的每个小时,都经常有当区居民甚至于其他市民“光顾”,开展不同的活动,比如钓鱼、 锻炼、约会等,对老年人更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片休闲地。由于后者这个关键的原因,码头吸引了不同的街坊带来自家的椅子,分享与各人随时共用。相比现有的固定式长凳,自家椅子能随着用家的喜好来移动和摆放,提供一个自主性。这个在公众码头的独有特性也启发了设计团队创造“小街坊”作为竞赛的提案方案。

     
     

▲ 旧家具改造的休闲场所


募捐家居活动


团队向北角居民募捐二手家具,然后重新设计及改造,同时保留家具本身的记忆及故事,反映社 区再利用旧设施的做法。设计团队最终通过捐赠获得了47把椅子和三张桌子。凭借引人入胜的历史,配音演员的叙述提供了七个生动的录音,通过嵌入在每件作品上的二维码,让街坊能收听到各有趣的故事点滴。


最终的设计是一个类似于户外城市客厅的汇编, 地面辅以彩绘地面图形。明亮的地板让人想起常见于唐楼的彩色传统瓷砖和图案。改造家具也利用了透明有机玻璃来构造,保留及凸显原有家具的色彩及历史痕迹。有的由学校椅子改装为摇摇椅,组合一起成为摇椅共享基地。有的利用有机玻璃穿上新衣服,让街坊能看到及摸到的同时,也能提高安全性。另外也有老式麻将桌,利用有机玻璃连接件安装在现有长凳,让街坊们一起细谈往事点滴。


? Eric Chan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