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落水洞、土洞 4.1 表现形式 在黄土地区地面或坡面上出现落水暗道,有的表面成喇叭口下陷,造成边坡塌方或塌陷;在黄土层或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土的粘土层或碎石粘土混合层中,有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或漏斗状)大小不一的洞穴(土洞),有互相串通的,也有独立封闭的,成为排泄地表径流的暗道。它具有埋藏浅、分布密、发育快、顶板强度低等特性,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亦会影响稳定,造成场地塌陷或边坡坍方。
4 落水洞、土洞
4.1 表现形式
在黄土地区地面或坡面上出现落水暗道,有的表面成喇叭口下陷,造成边坡塌方或塌陷;在黄土层或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土的粘土层或碎石粘土混合层中,有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或漏斗状)大小不一的洞穴(土洞),有互相串通的,也有独立封闭的,成为排泄地表径流的暗道。它具有埋藏浅、分布密、发育快、顶板强度低等特性,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亦会影响稳定,造成场地塌陷或边坡坍方。
4.2 产生原因
落水洞、土洞的形成与发育,与土层阶性质、地质构造、水的活动等因素有关。但多由于地表水在粘土层的凹地积聚、下渗、冲蚀或地下水位频繁升降潜蚀,将士中细颗粒带走而形成。
4.3 防治措施
(1)对地表较浅的落水洞、土洞及塌陷地段,可将上部挖开,清除松软土,用好土、灰土或砂砾石分层回填夯实,面层用粘土夯填,并使其比周围地表略高些,同时作好地表水的截流、防渗、堵漏工作,阻止下渗。
(2) 对深落水洞,可用砂、砂砾石、片石或贫混凝土填灌密实,面层用粘土夯实。亦可采用灌浆挤密法加固,方法是在地表钻两个孔至洞内,一为灌浆孔,一为排气孔,用压浆泵将水泥砂浆压入洞内,气体由排气孔排出,使灰浆充满洞穴孔隙,硬化后形成实体。
(3)对地下水形成的深落水洞或土洞,应先将洞底软土挖除,抛填块石,并从下到上用砂砾作反滤层,面层再用粘土夯填密实。
5 挖方边坡塌方
5.1 表现形式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基坑(槽)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落或滑塌,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5.2 产生原因
(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或挖方尺寸不够,将坡脚挖去;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使土层湿化,粘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3) 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车辆、施工机械等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5.3 防治措施
(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密度、休止角等)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对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在边坡整体稳定情况下,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其边坡应做成折线形。
(2) 如设计允许在边坡上口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当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3)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5.4 治理方法
(1)对沟坑(槽)塌方,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编织袋或草袋、没支撑、砌砖石护坡墙等)措施。
(2)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清除,用块石填砌或回填2:8、3:7灰土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
6 边坡超挖
6.1 表现形式
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造成积水,使边坡坡度加大,影响边坡稳定。
6.2 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6.3 防治措施
(1)机械开挖应预留一定厚度地保护层土方采用人工修坡。
(2)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
6.4 治理方法
(1)如超挖范围较大,在征得设计同意后,可适当改动坡顶线。
(2)如局部超挖,可采用好土或水泥土回填,且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搓,防止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