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园城市探索 | 生活场景营造
感官小世界
2023年03月30日 13:49:08
只看楼主

转自公众号:丈量城市 目  录          

转自公众号:丈量城市


目  录          

         

       

1. 城市更新1.0:城市核心资产焕新

2. 城市更新2.0:生活美学主义崛起



关键词:

城市更新 | 旧城更新 | 生活场景

街区改造 | 网红建筑 | IP打造



如果说,之前城市更新是城市的加分项,那么,在中国城镇化迈入60%以上的新阶段时,城市更新已经被按下了快进键,成为城市的必选项。 2021年两会,「城市更新」被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首钢园通过城市更新,成为城市新坐标


作为一种将城市中不适应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地区进行改建的行动,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活化复兴、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活力的有力法宝,细数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他们无一不是通过不断地更新以保持城市的持久活力。


▼ 通过更新重新激活的伦敦西区


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各地纷纷聚焦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3月,深圳更是出台了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

    政策的加持推动下,各个城市也都在找寻自己的城市更新新打法,在这场较量中,成都深知城市更新之于城市提振的重要性,一直在努力探索。


▼ 深圳人才公园


从推倒重来到留改建的渐进式更新,从点状地块改造到区域整体复兴,从旧区拆改到旧区新区并重提升,历经三十载,成都更新的内涵在发展中 不断 变化更新着,并已找到属于自身的城市更新新思路。


▼ 成都太古里 | 摄影@白桂祥


成都深知人之于城的重要性,一切为了人民而建设,成为城市更新永恒的宗旨; 秉承公园城市理念, 城市空间因公园的映衬而美;


▼ 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 | 摄影@白桂祥


成都还植根于本地的「烟火味道」特色,锚定新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通过城市更新,打造出一个个生活美学空间


▼ 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


如今成都已打造推出8个示范性消费场景、10个特色消费新场景、 5个 文旅消费新业态、 20个 「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 50个 体育消费新场景、 20条 特色街区……

生活美学,让成都成为     人们     向往的「梦想之城」,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成都,已经成为现实!


▼ 成都麓湖成为时尚生活承载地


2022年4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让市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列入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 更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提质幸福成都,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人+公园+生活,迈入新的城市发展阶段。

成都通过人、城、景、境、业高度统一的更新新范本,书写着独特的生活美学。




01

城市更新1.0

重要的城市核心资产焕新


     

     
MEASURE THE WORLD      

     


如果非要给成都的城市更新分一个阶段,从1992年府南河改造开始的20年,可谓是探索起步阶段。

承载     成都几代人记忆的     沙河、府南河、     文殊院、     老工业遗产等等,均从城市的核心资产着手,通过对历史记忆唤活,以及城市功能的植入,诞生一系列在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城市空间场景。


▼ 文殊坊院内的文殊阁(来源:Wikipedia)



①. 生活着的河流——府南河综合整治

如同黄浦江之于上海,珠江之于广州,作为成都的母亲河,府南河 见证了成都的历史变迁,并已成为成都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自战国李冰父子开通郫江和捡江开始,从「两江并流」到「两江抱城」,府南河目睹了成都的商贾繁荣、工业昌盛。


▼ 古代成都水道变迁示意


同时府南河也是诗人眼中的颜值担当,记载着世代成都人的闲适生活, 令诗圣杜甫作下《怀锦水居二首》留恋感怀。

然而,随着     650多个排污口,每天60多万吨污水灌入,20世纪80年代的府南河已经成为排污纳垢的「腐烂河」。
    1992年,成都开启长达10年的府南河整治改造之路,从河道整治、污水截流、道路工程、滨河绿化、旧城改造等五方面入手,还府南河以新生,而这     也成为成都城市更新的鼻祖。    


▼ 府南河


除了强制关停两岸排污设施、疏通瘀堵河道、新建加固河堤外,府南河改造也为当时的成都提供了众多 亲水空间。 如成都活水公园、 滨河绿色环带等,「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的昔日美景得以重现,河边又恢复了休闲与喧闹。


▼ 府南河举办的文化活动 | 摄影@白桂祥


府南河改造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树立了全国城市滨水环境整治的典范,同时通过城市多元亲水空间的打造,还原「生活着的河流」场景,将成都人的生活重新推回水边。


▼ 府南河畔(锦江段)的市民活动空间  | 摄影@白桂祥


这一改造也收获了多项殊荣:联合国「人居奖」、「国际环境地域设计奖励」、「国际优秀水岸最高奖」、「地方首创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②. 记忆中的历史——文殊坊

成都文殊坊得名于一街之隔的 千年古刹——文殊院。


▼ 文殊坊更新 | 摄影@白桂祥


而文殊院所在区域不仅是成都市内寺院最为集中的地区, 有「九宫十八庙」之说; 也曾经是 成都的商业中心, 车水马龙、奔走如市。


▼ 文殊院


自3000年前古蜀王城设立至今,这里历经繁荣鼎盛,也遭受战火损毁,见证了成都的沧桑巨变,也记载着成都千年的文化历史。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曾经的商贾大宅逐渐演变为杂居大院,产权复杂、居住条件恶劣、损毁严重,成为城市中的一块伤疤。
2002年,依托文殊院这一重量级的历史遗迹,文殊坊的更新改造正式揭开序幕。
以「商禅」为理念,以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延续「寺市结合」的独特街巷布局,保护与重建结合,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美食、特色购物、古玩字画鉴赏收藏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区,尽可能恢复曾经的「九街十庙」与商业繁华。


▼ 文殊坊  | 摄影@白桂祥


2006年4月1日,文殊坊一期正式开街,2008年,文殊坊被列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尽管文殊坊自开街以来就饱受诟病,超过33万平方米的占地规模,每天却不到千人的游客量。     但作为早期对重量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尝试,文殊坊曾一度成为当时人们认识成都、体验成都的重要窗口,诠释和传播着老成都的人文风貌、民俗风情和休闲文化    


▼ 文殊坊内的文化表演  | 摄影@白桂祥


不论是沙河还是文殊坊,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依托重量级的城市资产进行空间焕新,无疑能起到快速改变城市形象,实现土地增值的作用。

然而这种宏大叙事的城市更新往往伴随着高投入,且带有大量的公益性质,因此如何保证资金的良性平衡和后期经营的可持续才是关键。




02

城市更新2.0

生活美学主义崛起


     

     
MEASURE THE WORLD      

     


以沙河和文殊坊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开启了蓉城场景革命的第一轮尝试,其核心目的是焕活重量级城市资产,打造城市更新的吸引力;

        新时代的蓉城城市更新,则更加贴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而开启了场景更新的2.0时代。


▼ 宽窄巷子 | 摄影@白桂祥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更多回归「场景」的本质,营造人地互动下的真实生活空间。 让空间里的一切不仅体现着形象美,也彰显着生活美, 不仅激发了空间的消费活力,也让蓉城的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为成都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效助力。

正因如此,蓉城城市更新不再是解决「城市顽疾」的应急药,而是愈来愈兼顾「人城产」和谐发展的绣花功夫。


▼ 成都天祥街更新 | 摄影@白桂祥




1. 一切空间皆为资产


区别于只有重磅级核心资产才具有城市更新价值的场景1.0时代,场景2.0时代下,成都不再执着于鸿篇巨制的大场面,而是力求挖掘每一处老旧城市空间的价值。大到曾经的商业旧址、老工业厂房、百年老街,小到普通的棚户区、背街的拥窄巷道……


▼ 玉林路更新 | 摄影@白桂祥


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9—2035年)》《成都市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构建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工作方案(2018—2022)》等专项规划为蓝本,围绕「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制度上的顶层设计。

成都将「场景」的内涵贯彻于城市更新的始终,更新后的城市空间,不仅承载着空间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成为各类城市生活娱乐设施及消费活动的中心。


▼ 人头攒的香香巷 | 摄影@白桂祥


如今成都的场景空间被不断延伸,我们既可以看到曾经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被改建为创意文化消费高地东郊记忆;也可以看到老旧失活的东郊工业区猛追湾片区被改造为国际化休闲消费场景;

亦可以在曾经背街小巷的枣子巷追寻到复古的医养文化风情;在普通的城市近郊社区西村近距离感受到大院里久违的时尚运动生活场景……


▼ 猛追湾片区更新


蓉城城市更新,以「整体营城」的思路,去焕活每一处角落空间,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新的「宝藏」。



①. 大川巷——从「快递一条街」

到「文艺生活场」的蜕变

兰桂坊的对岸、复古的老街门、曾经的成都老记忆、时尚的艺术汇聚地、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这里就是大川巷·派叁艺术街区!

你也许会认为这样一条傲居老城核心、复古与时尚兼具的艺术街区,也一定具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实则是老城中再普通不过的旧街巷,环境差、品质低,甚至有些没落和消极……


▼ 大川巷·派叁艺术街区


曾经,这一带是有名的快递集中地,汇聚了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近十家,街区内,快递满地堆放,各种快递三轮车横占街道,除此之外,还汇集着各色的盲人按摩、苍蝇馆子等,可谓是典型的城市核心区「灰色空间」。

而这样一种街区的改造,不但要解决风貌翻新的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原住民的利益和开发的经济效益,空间新、能赚钱、好协调,成为大川巷街区更新的核心。


▼ 更新后的大川巷街区


为此,街区创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居民共治、商业运营」的治理体制。

功能业态策划和市场运营则完全交由本土企业域上和美集团负责,政府绝不插手,这样确保了街区更新能真实尊重市场逻辑,从「人」的角度去进行消费业态和消费场景创新,从而带动市场,为街区带来可持续的造血能力。
2019年初,大川巷正式启动改造更新工程,考虑到大川巷是一个商住混合的街区,在街区功能上首先确定了「宜静不宜闹」的原则。


▼ 大川巷的商住混合街区


同时,域上和美充分结合成都人消费「不怕新、不怕奇、不怕贵」的特征,及自身已有的美术馆资源,确立艺术画廊主题,成功签约了数位海外及本土艺术家

打造出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及衍生品开发「五位一体」的原创艺术空间,不定期开放的艺术交流活动,大大满足了居民和游客亲近绘画艺术的需求。


▼ 街区内的画廊


街区内还延伸了酒吧、咖啡、手作、动漫等业态,全新的艺术消费场景注入到曾经的「失忆」空间,脏乱差的街区顿时变得文艺范儿了起来。


▼ 街区入口的艺术装置


在这里,历史与当代文化产生新的碰撞, 如今的大川巷 · 派叁艺术街区作为成都首个原创艺术画廊街区,走下「庙堂之高」的艺术消费让街区更具温度,独特的文艺范儿也让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访,产值增加了近5倍。

与传统的大拆大建相反的是,大川巷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不去动迁原住居民,对这样一种街区微更新来说,功能业态置换了,但在原住民依然居住于此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风貌上的「统一」与「焕然一新」,也是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


▼ 居住建筑立面的微更新


为此,街区组建了由社区党委领导、街区规划师、商户代表、居民代表、辖区民警等共同构成的街区治理商协会,并制定了《风貌设计管控导则》《街区业态指导目录》《风貌业态提升支持政策》等条例。

    此外,由于居民亲自参与其中     ,最大程度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精神」。
从「拆改建」到「留改建」,大川巷的改造不仅走出了「小规模、低成本、共协同、微更新」的新更新模式,同时将老成都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新一线的「文化、艺术、生活」完美融合,助力其成为成都「夜游锦江」美学生活地图上的地标。


▼ 大川巷滨水区码头空间


从背街小巷到网红打卡地,大川巷仅仅是成都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其核心则体现着对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的全面贯彻,只要是人民生活的空间,就是城市重要的空间资产,只要与人民的「美好生活」发生了背离,就应该被更新、被焕活。

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西川邮政管理局旧址、商业场、悦来茶馆、川剧艺术中心……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空间经过风貌的重塑与全新业态的植入,被重新焕活。




2. 一切元素皆可IP


如果说过去一个区域的流量要靠房子美不美观,品牌是否家喻户晓。

那么,在现如今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     如何能让信息快速触达终端客户,则成为空间传播的核心,超级文和友和阿那亚的崛起,无不证明这一点,这其中最核心的秘籍就是创造有「辨识度」的IP。


▼ 玉林路具有辨识度的IP——小酒馆 | 摄影@白桂祥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兴趣优先」「追求个性」「看重体验」的Z世代崛起,一切看似不可能的都可以成为流量,快速传播。照片拍得好看一点,有人愿意买单;内容特别一点,也有人愿意买单……

而更新后的城市空间要想破圈,创造一个既可以带来狂热     ,也可以激发更多情感共鸣的     IP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从不缺乏流量爆款的城市,成都城市更新特别注重IP的营造,积极挖掘空间的故事元素,名人、轶事、历史等等, 并将它们演绎得生动鲜活,以期转化更多的流量,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 成都的建筑网红——国际金融中心  | 摄影@白桂祥



①. 东门市井——名人IP

要说地理位置,东门市井并不算核心,其位于二环外,地铁七号线狮子山附近,周边是川师大和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占地仅40余亩,相当于宽窄巷子的1/10; 要说历史文化,东门市井也并没有太大优势,其前身原解放军7436工厂子弟校,名气平平;

要说街区特色,东门市井也并未显突出,     灰砖青瓦建筑,青石路面,在成都的老街中,亦显得普遍而寻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街区,却成为成都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其成功背后靠的就是一个大IP——李劼人。


▼ 东门市井   | 摄影@白桂祥


李劼人可能并不为很多人熟知,但实则在圈内相当有名,可谓是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第一个以史诗般的气魄描写辛亥革命历史巨变的作家」「第一个在长篇历史小说领域打破‘章回体’结构的作家」「第一个用方言写作的作家」。
他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华阳国志》」,甚至将其誉为「中国的左拉」;巴金称他为「鲁迅、茅盾之后第一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
不仅如此,李劼人还翻译了数十篇法国文学作品、修建了人民南路、修缮了杜甫草堂……


▼ 李劼人故居   | 摄影@白桂祥


因毗邻李劼人的故居「菱窠」,东门市井便依托IP李劼人做起了文章,从地铁7号线一出站,就会看见整面墙都在讲述着李劼人和他的作品,即使你从没听说过李劼人,此刻也对李劼人有了全新的认知。

踏入街区,便可以体验李劼人笔下老成都热闹的市井生活,这里深度还原了作品中描绘的浓郁川西风格的浮雕墙、公馆建筑群、下沉式广场、铺板小馆、老式茶铺、凉亭水榭等等。


▼ 东门市井主打市井生活   | 摄影@白桂祥


这里能寻得到老成都最为传统的茶铺——菱窠茶舍,茶舍没有门,只有瓦屋顶,屋檐下摆着小方桌、竹椅子,短嘴铜壶泡一杯盖碗茶,磕着瓜子围坐桌前谈天说地,写实了老成都坝坝茶生活的悠哉惬意。


▼ 菱窠茶舍   | 摄影@白桂祥


这里也能在「哈哈茶铺」里体验老成都「室外喝茶、室内看戏」的传统,这里甚至能见得到小说《死水微澜》里「菜市坝」「天回镇」「邓幺姑」「皇城坝」「水津街」这些熟悉的名字;饿了,也能到复原的小雅菜馆里,品一品李劼人先生创立的「小雅」菜。


▼ 小雅菜   | 摄影@白桂祥


不仅如此,你也能近距离聆听著名学者、资深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老师,讲述李劼人与老成都的故事;在川剧中品读《死水微澜》的经典片段;在李劼人的文学典籍中,找寻那些穿越时空的老成都记忆。

可以说,李劼人的IP在东门市井的打造中被无限放大。
正是因为IP的加持,让东门市井的老成都生活更具「底气」与「逼真」,     而东门市井也让李劼人的名声更加响亮,自2019年9月28日开街以来,李劼人故居纪念馆游客当年即增长50%。     可以说,李劼人与东门市井在互相成就着彼此……


▼ 李劼人文学典籍展示


如今的东门市井正在传统的老市井文化场景之下,将互联网新零售模式逐步注入,通过更多的创新体验,把这里打造为老成都市井文化美学体验地。



②. 华西坝——历史人文IP

相较于东门市井,华西坝的位置可谓核心得多,其位于成都南门外。

    历史积淀也相对深厚得多     ——     相传这一区域为蜀汉都城的中园旧址,刘备游幸之地,五代时期这里是蜀王孟昶的后花园,明代时这里为蜀王府花园,     风光旖旎,花木繁盛,     陆游曾在此赋有绝句:     「蜀王小苑旧池台,江北江南万树梅。     只怪朝来歌吹闹,园官已报五分开。    
步入近代,这里建立了中国西部现代医学的摇篮——华西协合大学。     抗战时期,华西协合大学与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     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在华西坝联合办学,内迁高校因此得到保存和发展,并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即「五大学联合时期」。


▼ 原华西协合大学的钟楼,现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来源:Wikipedia)


然而这千年的历史,已不再被很多人提及,华西坝也沦落为城市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片区,只有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这几个字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曾经的那段辉煌。

激活华西坝的文化传承,唤醒华西坝的历史记忆与活力,是华西坝更新改造的核心;同时作为「八街九坊十景」中「九坊」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西坝的更新改造也要在「天府锦城」整体规划背景下,去寻求特色化场景营造,以充分延伸城市文脉。


▼ 华西坝区域的历史建筑


在改造中,华西坝紧紧抓住「华西协和大学」这一大IP,创新地以「街道博物馆」这一微更新形式开启华西坝城市更新的篇章。


▼ 华西坝街道博物馆沙盘


起步区更是选择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北校门外大学路段,那些毫不起眼的街巷边角地。 如地面、墙面、路牌等,都作为博物馆的一部分被充分利用起来,并辅以文字、老照片、旧物、雕刻、小品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世纪来华西坝经历的变迁和文化洗礼


▼ 地面上景观化的华西坝历史 | 摄影@白桂祥


街道上还穿插了许多别具匠心的小设计——比如当你看路牌的正面,她也许是华西坝的历史名人或有名建筑,而往背面一瞧,则看到了当时华西坝的风物素描 漫步于此,即可阅读感知华西坝1892年至今的历史。


▼ 街区内的景观元素   | 摄影@白桂祥


▼ 50个第一


而功能上,华西坝也将在前期街道博物馆基础上,逐步引入书屋、轻餐饮等新兴文化消费体验业态,营造雅致文化生活氛围,构建华西坝消费新场景。 如今的华西坝「予一巷·以万象」, 通过IP的深度营造,变成了城市中的网红打卡地,所有的历史记忆与骄傲都充分得以保留。


▼ 华西坝街区内的商业配套


从城市更新1.0到城市更新2.0,蓉城城市更新已从单纯的「城」之视角过渡到「人」之视角,生活成为城市中最美的注脚。

不论是如大川巷般的城市资产焕新,还是如东门市井、华西坝般的IP注入,皆是从人们的审美情趣、消费体验等综合视角出发,去营造真正「美」的生活空间,让更多的城市灰色空间得以重获新生,也让城市更加引人、聚人进而留人。




03

后记


     

     
MEASURE THE WORLD      

     


正如丹麦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与设计师扬·盖尔所说,「一个好的城市就像是一个好的派对,人们在此停留的时间比原本必要的还长,因为他们感到快乐。」 同样,一个好的城市更新,也应该成为人们永不厌倦的派对。

当城市更新跨越了房地产的初级阶段,走向存量提质和增量调整并重的新阶段时,以人为本的成都,从关注空间到关注人,从核心资产焕新到生活美学崛起,从过生活到享生活、美生活,从形象美到生活美,成都不断创新着新经济下生产生活完美融合的城市新空间。


▼ 宽窄巷子 | 摄影@白桂祥


生活的注入,让城市更新不再停留在纸上划划、立面改改,而是变得更具「人情味儿」,每个人也都能因此在城市中寻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心动。


▼ 玉林路 | 摄影@白桂祥


2021年11月,成都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地区,瞄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成渝极核城市的建设目标,成都深知城市更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程式打法,只有不断提级的新模式、新空间。

未来,蓉城城市更新将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的新场景营造、承载人们美好生活诉求的新城市空间打造,讲好成都故事,提升城市品质吸引,持续探索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模式,为城市发展提档提质升级。

本文由华高莱斯团队创作

总策划:李忠

撰文:白雅文

特邀摄影:白桂祥


注:本文转自丈量城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 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