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架预压试验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及排架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需对箱梁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采用在支架顶面堆码砂袋的方式,砂袋的重量须达到梁体自重的1.2倍,荷载分布与箱梁施工荷载分布相同。砂袋应逐袋称量,要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必须采用防水措施,要准备好防雨布。加载时,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等补救措施。加载应分级进行,并及时进行测量、观测,加载的顺序纵向应从每跨中间往大小里程摆放,横向从中间往两边,不可随意堆放。卸载也应分级进行并测量,对以上测量过程作详细记录。
一、支架预压试验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及排架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需对箱梁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采用在支架顶面堆码砂袋的方式,砂袋的重量须达到梁体自重的1.2倍,荷载分布与箱梁施工荷载分布相同。砂袋应逐袋称量,要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必须采用防水措施,要准备好防雨布。加载时,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等补救措施。加载应分级进行,并及时进行测量、观测,加载的顺序纵向应从每跨中间往大小里程摆放,横向从中间往两边,不可随意堆放。卸载也应分级进行并测量,对以上测量过程作详细记录。
边跨测点设置在支撑钢管桩的边缘(纵向)及中点处,每截面横向均设置5个观测点(见图2)。分别在两侧翼缘板布置2个、两腹梁2个,梁中心线底板1个,边跨45个测点。测点采用3m长钢筋焊接在贝雷梁顶部。
边跨支撑柱承台每断面设置5个监测点,设置位置同上共3排15个点。53#、56#墩监测点设置在支撑钢管上,每个承台设置4点,单侧边跨8个点。单侧边跨共设置23个基础监测点。
中跨设置10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5个观测点(同边跨),共计50个观测点。支撑柱承台每断面设置5个监测点,位置同边跨,支撑柱承台5排共25个观测点。54#、55#墩监测点设置在支撑柱上中跨12个点。边跨设置27个基础监测点。
在支架搭设完毕后、加载前测量各点标高,按照总荷载值的60%、100%和120%分级进行加载,纵向加载时,应从跨中开始向支座处进行对称布载;横向加载时,应从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
每级加载完成后持荷时间分别不小于2h、2h、8h,每级加载完毕1h后进行支架变形观测,加载完毕后每6h测量一次变形值;预压卸载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确定,最后两次沉降差平均值小于2mm时,方可终止预压卸载。
支架预压观测内容包括:前后两次观测的沉降差、支架弹性变形量及支架非弹性变形量。
(2)在支架搭设完成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测点的原始标高;
(3)每级荷载施加完成之后,记录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当各测点前后两次的支架沉降差满足平均值均小于2mm时,可以施加下一级荷载;
(4)全部荷载施加完毕后,每间隔6h观测一次,记录各测点标高;当支架预压符合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连续三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累计小于5mm时,可进行支架卸载;
(5)卸载6h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弹性变形;
如果总的非弹性变形量在5mm以内,则按照同类方案进行地基处理,高度基本相同的其他孔跨不再进行预压,采用本次预压结果指导施工。如果总的非弹性变形量超过5mm,则对每孔支架进行预压。根据获取的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曲线,用以计算模板标高调整时的预留值。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根据跨度、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预计二期荷载等因素,确定施工沉落量和施工预拱度(包括设计预拱度和弹性变形值),必须严格按计算好的数据控制好各部支架的标高,确保预拱度符合要求。
如果支架预压后发生较大沉降,应立即停止下一步施工,查找原因,对相应部位进行加强,然后继续进行支架预压,沉降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根据获取的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曲线,用以计算模板标高调整时的预留值。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根据跨度、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预计二期荷载等因素,确定施工沉落量和施工预拱度,必须严格按计算好的数据控制好各部支架的标高,确保预拱度符合要求。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知识点:贝雷片现浇梁支架预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