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长江大桥主塔横梁支架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土木在线官方号
2022年10月10日 09:25:35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五峰山长江大桥主塔横梁支架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文/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五峰山长江大桥主塔横梁支架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文/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付文宣,袁灿,张克,刘鸽,黄修平


随着悬索桥跨度的增大,其主塔高度、塔柱受力变大,随之横梁轮廓及体积变大,浇筑方量变大,增加了塔柱和横梁高空施工风险。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主跨为1092m,是我国内陆第1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主塔为钢混式框架结构,高191.5m。以该大桥主塔横梁施工为例,介绍了横梁施工难点,横梁施工支架选择、支架的结构特点及施工流程等。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横梁支架进行计算,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目前,该桥施工顺利并已启用,验证了主塔横梁支架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


五峰山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外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其主塔横梁不仅是塔柱重要的传力结构,更是整个主塔施工的关键环节。基于五峰山大桥主塔横梁结构尺寸大、浇筑方量大、形状不规则、临空高度大等特点,横梁施工中分多次浇筑,工艺繁杂。因此,设计安全经济、施工便捷的横梁支架系统来完成横梁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难题。


1 工程概况

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单跨悬吊钢桁梁悬索结构(见图1),是连镇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缆跨度为(350+1 092+350)m,加劲梁跨度为(84+84+1092+84+84)m 。主塔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C55混凝土,HRB400钢筋),主塔全高191.5m(从塔座顶面算至鞍座底),上、下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图1 五峰山长江大桥总体桥型布置(单位:m)


主塔下横梁为单箱单室结构,高13m,横向长43.8m,顺桥向顶面宽11m、底面宽12m,顶、底板厚1m,腹板厚0.8m,设置2道厚1m隔板,下横梁两端圆弧段倒角半径为6m。

主塔上横梁为单箱单室结构,横梁高度从中间11m(未计梁冠高度)向两端渐变至32.8m,横梁长约34.4m(横桥向)、宽7.5m(顺桥向),顶、底、腹板厚度均为0.8m,顶面留有进人孔,设置有2道厚0.5m隔板。主塔及横梁构造如图2所示。

   

图2 主塔及横梁构造(单位:m)


2 横梁施工难点

下横梁与塔柱同步施工,塔柱施工时同步进行下横梁支架和模板体系安装,施工难点有:①下横梁横桥向长43.8m,跨度大,支架设计要求较高;②下横梁底面距承台有51.5m,混凝土方量4396m3,总重约11400t,端部及倒角弧形段皆为实心截面,浇筑荷载大且弧形段难施工;③下横梁高13m,需通过试算确定横梁分层浇筑高度。

上横梁高度大、结构复杂,与塔柱采取异步施工,其施工难点有:①上横梁底面距下横梁顶面有121.5m,混凝土方量1918m3,支架安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②上横梁总浇筑高度为32.7m,分层浇筑次数多,工艺繁杂;③上横梁两端装饰块为异形结构且高差大,支架等模板体系需考虑装饰块的施工需要。


下横梁支架设计

?? 下横梁支架结构及特点

下横梁支架从上到下布置依次为:横向分配梁I14a/2I14a(一般间距750mm,实心段下方采用2I14a双拼形式,倒角段2I14a间距加密为300mm),贝雷梁(321型)或新制桁架(2HN600×200),主横梁(2HN900×300),钢立柱( ф 1000×16,共计4排9组36根),平联( ф 630×8,设5层),附墙(2[20a,设2层),斜撑(支架上部斜撑采用 ф 426×6,下部斜撑采用2[20a)。下横梁直线段采用钢模板,两端倒角弧形段底模采用厚6mm钢板。

下横梁支架特点为:①由于承台塔柱附近空间位置受限,支架外侧第2组钢立柱为斜立柱,斜立柱与塔柱用附墙连接;附墙与塔柱连接形式为铰接,消除力矩和支架竖向变形,避免应力过大。②下横梁圆弧段应设置模板对拉杆。③主横梁应对应贝雷双竖杆节点,若主横梁处为非双竖杆节点,应对横梁处贝雷节点进行竖杆加强。④支架两端新制桁架各11榀,桁架腹杆及相邻立柱间加设1层垫梁和支撑梁(见图3),以增加整体横向水平刚度。

   

图3 垫梁与支撑梁


?? 下横梁支架计算分析

根据整体建模和计算分析,下横梁分3层浇筑,下横梁支架结构考虑承受第1,2层浇筑的横梁自重,承受部分第3层浇筑的横梁自重。模型约束条件为钢立柱在柱底预埋件处刚接,附墙在塔柱预埋件处铰接,主横梁与钢立柱铰接,贝雷及新制桁架与主横梁弹性连接,分配梁与贝雷及桁架弹性连接。下横梁支架荷载包括:支架及横梁自重,模板体系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倾倒和振捣荷载,风荷载。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其最不利工况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a 计算模型 

       

 b 组合应力云图(MPa)

     

c 剪应力云图(MPa)

     

 d 变形值(mm)

图4 下横梁支架模型及其计算结果


下横梁支架整体计算结果显示支架的刚度、强度均能满足要求。未考虑预应力张拉下横梁弯矩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根据弯矩结果,计算下横梁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5 下横梁弯矩计算结果


由于下横梁浇筑方量大,钢立柱柱顶最大压力设计值高达5000kN,对经过加强后的卸荷块与钢立柱( ф 1000×16)柱顶连接处局部建模进行强度验算(见图6),部位最大应力195MPa<205MPa,卸荷块局部强度满足要求。

   

a 卸荷块结构

   

b 结算结果

图6 卸荷块与钢立柱柱顶局部计算


上横梁支架设计

?? 上横梁支架结构及特点

上横梁支架从上到下布置依次为:横向分配梁I14a/2I14a(一般间距750mm,隔板段下方采用2I14a双拼形式),贝雷梁(321型),主横梁(2HN900×300),三角撑架及牛腿(2HN900×300,2HM588×300,两端各4榀),钢立柱( ф 1000×16,共计3排4组12根),平联( ф 630×8设3层, ф 426×6设12层),附墙( ф 630×8设1层, ф 426×6设5层),斜撑( ф 426×6)。支架形式如图7所示。

   

图7 上横梁支架结构


上横梁支架特点如下。

1)上横梁支架整体高度超过百米,为高耸结构,风荷载较强时可能会产生风振现象,安全风险大。附墙与塔柱采用刚接形式连接,相邻附墙间增设平联和斜撑,以增加附墙刚度。

2)为满足上横梁与塔柱异步施工需求,在支架两侧塔柱上预埋三角撑架及牛腿埋件,横梁两端包括装饰块在内的竖向荷载由三角撑架及牛腿承受,三角撑架及上牛腿受拉、下牛腿受压。上横梁中部竖向荷载由落地支架承受,支架受力明确,施工便捷。

3)上横梁下部装饰块处应设置模板对拉杆,装饰块底模由于线性复杂,为保障模板加工后不变形,模板外侧设有加强桁架,与模板同时设计和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装饰块底模与其相邻立柱间加设2层垫梁和支撑梁,以增加横向水平刚度,减少底模侧向变形。

4)主横梁应对应贝雷双竖杆节点,若主横梁处为非双竖杆节点,应对横梁处贝雷节点进行竖杆加强。

5)根据上横梁支架平联标高,布置合理的塔柱主动横撑,支架可兼顾中塔柱主动横撑施工,为其安装和拆除提供便利。

?? 上横梁支架计算分析

上横梁混凝土方量约1918m3,分6次浇筑,上横梁支架结构考虑承受第1~3层3次浇筑混凝土总重。

上横梁支架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其最不利工况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支架计算时不考虑施加预应力造成的有利影响。模型约束条件为钢立柱在柱底预埋件处刚接,附墙在塔柱预埋件处刚接,主横梁与钢立柱铰接,主横梁与贝雷及三角撑架弹性连接,分配梁与贝雷弹性连接,三角撑架及牛腿与塔柱刚接。上、下横梁支架荷载类型相同。

     

a 计算模型 

     

 b 组合应力云图(MPa)

     

c 剪应力云图(MPa) 

     

 d 变形值(mm)

图8 上横梁支架模型及其计算结果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整体上横梁支架结构进行屈曲分析,屈曲分析原理为:屈曲荷载=恒荷载+可变荷载×屈曲系数。在计算中考虑的不变荷载有结构自重、横梁荷载,可变荷载有施工荷载、浇筑荷载。计算得到结构的屈曲模态特征值系数为5.1>4,支架整体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


横梁施工流程

采用常规工艺自下而上依次进行横梁分层施工,主塔横梁施工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主塔横梁施工流程


6 结语

1)主塔上、下横梁体积大、跨度大,利用既有现场条件,下横梁与塔柱同步施工,可减少下横梁施工对塔柱施工进度的影响;上横梁与塔柱异步施工,可减少上横梁施工对塔柱封顶、钢桁梁吊装、悬索挂设等施工进度的影响。横梁整体施工顺利,质量控制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2)主塔横梁支架的形式有很多种,本项目下横梁支架采用落地钢立柱方案施工,上横梁采用牛腿小桁架+钢立柱方案施工,整体用钢量非常大。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2年10月11日 08:23:48
2楼
回复
shilaoqi
2022年10月11日 12:33:52
3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shilaoqi
2022年10月11日 14:25:19
4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