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该觉醒了!
叛逆的红酒
2022年09月28日 17:19:47
只看楼主

众所周知,需求侧与供给侧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建筑业的显著特征,此外,管理粗放、污染、安全、能耗高、农民工老龄化等问题依然严峻。 如今,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建筑业一直被认为是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有数据统计,建筑业数字化程度在各实体经济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农业。 数字经济浪潮下,建筑业也该觉醒了!

众所周知,需求侧与供给侧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建筑业的显著特征,此外,管理粗放、污染、安全、能耗高、农民工老龄化等问题依然严峻。


如今,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建筑业一直被认为是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有数据统计,建筑业数字化程度在各实体经济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农业。


数字经济浪潮下,建筑业也该觉醒了!


2020年4月,国务院宣布,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与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并列为国家经济资源。数据成为实现生产权利和产权分配的关键生产要素,开始引导产业变革。

 

2020年7月,住建部等13个部委也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 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都非常大。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至关重要,其中,有一个确定性的方向就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是环境使然,大势所趋。 那么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应该如何做好这道必答题呢?

 


01

建筑业为什么要数字化?


01

工人老龄化


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


其中,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占比很大,达19%,仅次于制造业。


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而2016年的占比是19.1%。农民工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


02

管理模式粗放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于项目管理的手段还较为落后,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阶段、各部门甚至各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项目数据不互通,难以及时传递,导致项目进度不能及时更新、项目预算和成本数据不准确、项目协作能力低、安全监督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建筑行业还存在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地点分散、建造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改善建筑行业当前现状,提高行业建造和管理水平是建筑企业的迫切需求。


管理模式粗放已成为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03

市场竞争加剧


如今的建筑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未来发展道路上有诸多险阻。


未来的企业关系不再是企业之间的链接而是供应链式的存在;未来的合作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合作,而是生态组织之间的合作;未来的IT技术不再是单一软件的PK,而是中台和数字化能力的较量。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已成为倒逼企业自我变革的外在动因。


如果想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速企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02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01

认知不清晰


现在很多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把企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混淆。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企业带来价值,而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工具,并不是上一套软件系统就叫数字化转型了。


技术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需要有技术人员来掌控,与业务深度融合。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有技术的支撑,但是并不是有了技术的堆砌就可以完成数字化转型。 


02

战略不明确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但时至今日,“一把手”工程的打造与落实仍然任重道远。战略不清,方向不明,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障碍。


企业往往会陷入孤岛式部署数字化的困境,数字化战略与业务缺少相关性,难以赋能业务的发展,最终很难看到数字化的价值。


03

组织不匹配


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要做数字化转型,就单独设立一个所谓的信息化部门来实施,信息化部门对业务部门不管不顾,然后业务部门参与度很低,高层领导也不关注,结果造成信息化和业务两张皮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在很多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常见。


数字化转型是整个公司层面的事情,绝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做到的,需要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岗位相互配合。


这就需要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和组织文化上进行深刻的变革。


04

技术不全面


当前,建筑企业单点碎片化应用难以形成有效连接与协同,需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让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


此外,数字化技术人才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企业越来越重视敏捷和快速迭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业务需求,而应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价值链重塑的需要。

 


03

数字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那么数字化转型究竟应该如何做呢?接下来分享我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01

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一定要在高层形成共识,并由一把手直接站台、吆喝、作决策,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涉及企业流程的变革、权限的更迭等管理业务。


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参与和决策,那么对人员、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都将难以展开。


让“一把手”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实现路径。全员参与必须做到广泛的动员和宣贯,可以利用内部论坛、不同层次的会议,进行内部宣传和到外部学习,这样的手段可以运用到方案讨论、系统运营、上线培训等方方面面,让全员动起来。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过程往往会涉及对人的影响,甚至与企业现有的既得利益团队形成冲突,加之项目的投入成本高、周期长、涉及面广,因此如果不能协调好企业内部关系,数字化转型就极易夭折。


02

技术与业务要深度融合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以及中台、 轻量化、微应用、数据湖等新概念的不断涌现,让我们有更多的路径和方法去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难题,但也会使我们眼花缭乱。


场景比技术更有效。一个好的业务场景会让员工改变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使业务更加合规,即便人机界面没有那么友好,通过学习和适应,依然能与自身的业务紧密结合。


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从而轻视业务场景和落地效果。


04

系统建设,闭环落地


很多企业做了很多点状的事情,但是串不成线,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做再多点也都是理想化的,永远都成不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因此,我们应该系统性地去做数字化。


广联达总裁袁正刚曾讲到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包括3个层面内容:


一是数字化本身的系统性。 抓住数据、连接、算法3个核心:数据要准确、及时、全面;数据连接要与业务融合,而不只是技术连接。算法要支撑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决策。


二是企业内部的系统性。 打通企业各部门、各业务之间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三是企业与产业链合作企业之间的系统性。 建筑企业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互惠互利,打造共赢性生态。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重新定义管理,重新规划业务管理,守正创新,久久为功,让数字化切实为企业、行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