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风景园林网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住建部坚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据相关数据,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 面对规模日益激增的老年群体,构建适宜老年人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功能的居住生活场所,是当前养老形势的切实需要,亦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
转自公众号:风景园林网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住建部坚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据相关数据,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
面对规模日益激增的老年群体,构建适宜老年人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功能的居住生活场所,是当前养老形势的切实需要,亦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所身处的城市,不仅要成为年轻人为理想奋斗的场所,也要成为老年群体漫度晚年的颐居之地,这就需对适老环境进行精心设计。
与普通的景观设计不同,适老环境设计需要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功能需求及景观需求。透过空间布局与细节设置,为老人建构如家般温暖的照护空间,让老年群体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料,还能释放自己的情感与内心,安享“离家不离家”的养老体验。
在国内外许多养老机构、康养花园的设计中,设计师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程度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依据老年人体工程学、养老设施专项规范,对相应设计细节进行了斟酌考量。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对家庭依恋,渴望邻里交往,需要安全感,通过营造具有安全感、温暖的空间氛围,引发老人积极的身心反馈。还有很多设计细节方面,如辅助设施、地面铺装等,充分考虑保护老年人的活动安全。在植物选择方面,也考虑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与精神恢复。
项目为泰国首个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综合类居住社区,包括住宅、商业空间以及医疗设施等。项目理念的核心旨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着重关注“可持续生态“、“身体健康”,以及“社区意识”三个方面。设计概念围绕“静养”、“参与”及“创造”三个核心为居住者营造丰富的活动内容,全方位增强人们的居住体验。通过对影响健康的七个因素的初步研究,设计师将完善的康养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山林中的社区”成为现实,为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作出了贡献。
“无障碍设计”是本项目中的主要优先事项,小镇内所有的设施都与坡道相连并设有无障碍通道出入口,坡道与通道上设有扶手,上下坡平缓无额外台阶。无障碍通道的设计为老年人与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同时使急救车能够顺利通行。沿着小路,每隔30-50米设有一个座位,让老人们能够随时找到休息的地方。路面采用粗糙的铺地材料,以减少老年人滑倒的风险,路边设置了充足的照明,保证了夜间出行的安全。
“疗愈花园”位于Jin Wellness健康中心与Thonburi Burana医院附近,是项目中的亮点之一,旨在进一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五彩缤纷,香气宜人的花园里,人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从而到达了全身心的健康状态。花园地面上,粗糙凸起的石块组成一条可以按摩足底的小径。此外,设计师还根据专业的物理治疗流程为步道设计出三种模式,分别为平路、斜坡、台阶。所有步道均配备有扶手,病人们可以与护理人员一起散步,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重拾自身的力量,最终达到康复的状态。
“多代人共同生活”是项目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将独立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护理生活结合起来,旨在树立动态的、具有活力的社区精神。为了增强人们的“参与度”,设计师的巧妙的规划出多个让人们相聚的空间,鼓励了人与人之间互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锻炼区域以及小溪畔的景观平台等。相应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也设有带有桌椅的户外私密空间,为人们营造出一种“隐世”的安全感。最后,种植有农作物的花园与厨艺工作坊让人们在劳动、收获与享受美食中,共同“创造”、共同“学习”,使人们受益终生。
Jin Wellbeing County幸福小镇是一个充满宁静与祥和的社区综合体,它将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自然以及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紧密连接在一起,创造出和谐且繁荣的生活与生态环境,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02.
由Architectuurcentrale Thijs Asselbergs设计的新Zonnehuis护理中心位于场地的东侧。护理中心的广场上有一座种植着多年生植物的花园,花园中有一个温室,住在这里的老人可以在此从事喜爱的园艺。广场上还有以一块露天平台和游乐场地,以及一条用于锻炼走路的坡道和台阶。这两处景观在设计时都非常注意照顾到罹患痴呆症的老人。
新旧护理中心之间,通过一条长廊相连接。这条长40m的长廊由Octatube, Architectuurcentrale Thijs Asselbergs和HOSPER联合设计,起伏的顶面由玻璃和钢架构成,造型如同一片“漂浮着的树叶”,同花园中的植物相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除专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建造的区域外,护理中心所有的地方都免费对周围的居民开放。而且,匠心独具的花园设计为周围的建筑提供了良好的景观。
该项目位于龙湖新壹城颐年公寓17层屋顶,主要服务公寓内的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为了尽可能消解老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抵抗力下降、新陈代谢放缓、认知能力下降带来的消极情绪,设计团队以康复景观为媒介,通过引导老人进行户外的园艺活动、康体锻炼、交流互动,促进老人的幸福感、归属感,从而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因此,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成果后,设计团队重点打造园艺疗养、活力健身、交流休闲三大功能模块。
不同于物理或化学治疗方法,是指健康或亚健康的群体通过利用植物或围绕植物展开各类活动,以此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与精神恢复。因此,园艺疗养空间尤其注重营造近似自然的空间体验,包括模拟自然形态配置的本土植物、采用木质材料设计的种植池,各项细节都力求老人在花园中能感受亲切、舒适、自然的空间氛围。
促进老人与植物的互动,是园艺疗养的重要环节。场地中设置了园艺种植池,让无论是步行、坐轮椅的老人皆可亲密接触草木花卉。
设计团队仔细研究了种植池的尺寸,保证坐轮椅的老人也能在种植池上自如的操作。种植池底部距离地面0.65m,让轮椅老人双腿刚好放入种植池底部空间;为了让坐轮椅的老人同时在种植池两侧展开园艺活动,促进老年人的交流,设计团队特意加宽了种植池的宽度。
引导老人在园艺活动中锻炼身体,亦是园艺疗养的重要内容。场地中设置的立体种植池,多层次的种植台设计,期望能激发坐轮椅的老人活动的能力。研究数据得出,老年人手臂水平抬高的高度约为1.20~1.40m(男性老年人约为1.40m,女性老年人约为1.28m)。双层花池高度为1.20m,有意鼓励坐轮椅的老人站起观看或抬手触摸,达到锻炼肢体的目的。
灌溉水景既为点景,也提供了水源供老人们与自然互动。老人们可在此松土,修剪黄叶子,浇水,对话,过程中得以锻炼肢体力量,愉悦身心。
调动老人锻炼的积极性是促进老人锻炼的重要环节。在活力健
身模块,
设计团队通过构筑环形跑道、流线型的彩虹廊架,以趣味性和丰富的空间色彩,激发老人运动的兴趣和成就感。
彩虹廊架的构思源于自然光分解,设计团队期望阳光透过彩虹廊架能够形成斑斓的彩虹色,引导老年人对空间色彩的感知,从而激发运动的兴趣与活力。
环形跑道上每隔一定距离作刻度与提示语,如“恭喜你,又完成一圈”字样,让老人对自己的运动量有明确的目标和计量,鼓励老人提升锻炼时长,在运动中积累成就感。同时,也可让老人根据治疗进度,自发且合理地安排自身活动强度。
跑道上的刻度与提示语鼓励老人锻炼(图片来源:龙湖集团)
运动过后可在步道旁的坐凳上休憩,坐凳两侧细心地设置了供老人支撑起身的扶手,保证身体平衡,使用更加安全。
促进老人与他人的互动交流,让老人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得以提升,是康复花园的重要作用。因此,设计团队在屋顶花园专门设置了供老人日常交流的空间。
交流休闲模块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户外观景、交谈的场所,在好友、家属探访时,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静舒适的交流空间。座椅采用三角形方式摆设,避免了视线的直接相撞,提高交谈的舒适度,又可看到其他区域的景观。
项目为一个规划及落地的AIP(Aging In Place)全龄养老社区。结合独立养老–护助养老–护理养老三个不同阶段,打造符合全生命周期的景观设计。设计针对老年群体的行为模式特征以及身心需求,在空间里植入五感花园(感官刺激花园),园艺疗愈园(园艺体验、芳香种植园),五行药理花园(中医五行对照人体脏器),康养健身花园(运动活力花园、适老器械、适老空间),康复花园(失智老人疗愈园),以及利用屋顶空间打造的都市农业体验疗愈园。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景观设计希望打造一个被赋予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被尊重、自我价值的身心灵安放之地,将老成都人的记忆与现代养老方式相结合,在空间里还原品茶、遛鸟、听戏等伴随老一代成都人熟悉的休闲场景,让老人置身其中犹如平凡日常,并从食、住、养、娱、护五大方面,让他们在此生活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护。
在流线上,主次分明和差异化设计利于老人分辨与记忆路线,全区无障碍设计满足老人出行安全。园区所有通道宽度至少1.5m,可以保障轮椅老人无障碍进入区域。根据老年群体的身心灵需求,在设计细则上充分遵照适老化无障碍、安全性、易于识别、易于控制和选择、易于到达、易于交往等原则等进行道路、安全、标识、桌椅、绿化体系的设计考虑。植物以安全性、特色性、功能性为主,引入四季香花植物,保证四时景观,利用植物的静心配置,给人最舒适的视觉和嗅觉体验。
水岸生活园
穿过体验中心便是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流淌的潺潺水声,可以刺激老人的听觉感知。中式水景赏心悦目,静坐水岸边,呈现出山水栖居的诗情画意。
一条无障碍风雨连廊贯穿公寓两侧,实现了园区无障碍通行。长廊也可作为艺术展廊,展示老人们的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让他们充分感受老年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连廊在细节设计上考虑了适老化需求,顶部采用木格栅与玻璃结合的形式,满足日照的同时也能起到防雨效果。连廊中配有综合服务设施,可以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热水、清洁、储物等服务,亲水休闲卡座营造惬意的户外交流区,玻璃矮护栏保障老人在湖边的安全。
这是一个以小空间串联形式组成,并融入了老成都生活元素的本土化庭院空间,还原了老一代成都人再熟悉不过的都市情景。每个小空间容纳人数为4-6人,在满足老人喝茶、棋牌、听书及部分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也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
与风雨连廊中部相邻,设计利用连廊的灰空间设置了一处包含舞台区与户外观看区的剧场空间,老人们可在此进行茶艺、戏剧观演及活动交流。户外观看区使用可移动组合桌椅,桌椅尺寸符合老人身体尺度,且方便腿脚不便老人使用。休闲庭院中间,点缀了树形优美的樱花树。樱花纷飞的春天里,老人们与家人一起在此喝茶听戏,悠闲而自在。
不同大小的竹林围合,形成了不同规模且相对独立的空间,既有与好友家人休憩的交往空间,也可获得静谧的独处空间,具有一定私密性,也满足老人们不同的社交需求。竹是令人内心平静安宁的植物,可为体弱老人提供静养观景的空间,在景观上也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效果。
竹林外围设置了适老化扶手,满足轮椅老人的穿行需要,也可供行走缓慢的老人短暂停靠休憩。在地面铺装材料上,选择平整、防滑、防眩光材质,保证行走的安全与舒适。
在五感乐园,设计通过感官环境设置综合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具有缓解压力、安抚情绪、恢复精神和复建心灵的作用。风铃装置、虫鸣鸟叫、植物与水的特性可以刺激听觉,水的质感、互动小品与材质变化刺激触觉体验,药用芳香植物营造的嗅觉体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而康体卵石道地面可以加强锻炼老人的前庭系统和体觉系统。
为了保障健康老人与介助老人无障碍到达园区各功能空间,园区道路最小宽度在1.5m及以上。设计围绕建筑内圈做了一条贯穿整个园区的康养步道,方便步行和轮椅推行。
康体花园位于步道最宽处,也在园区中心区域。园区内设置了可容纳10-20人同时活动的康体广场,配置器械健身区,作为复合型空间,老人们能在此锻炼活动。地面铺装平整、防滑,器械则以舒缓的、具康复功能的体能训练及认知训练类的适老化器材为主。
在晚上9:30之前,这里都有足够的照明保障老人的安全。器械一旁设置了休闲花廊供老人休憩、闲谈,植物与廊架交织在一起,斑驳的阳光恰到好处的洒到适老化座椅上,空间开敞而温暖。
除以上功能空间,设计还为体弱老人提供静坐观景的休闲空间,静坐于林下,伴随微风冥想放空,感受植物疗养身心的舒畅,享受静谧的时光。考虑到老人喜爱摆弄花草,设计还提供了花艺操作台便于老人亲近、触摸植物,通过对过去掌握的技能寻找到一种归属感与参与感。
资料来源:Shma、HOSPER、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WTD纬图设计官网
注:
本文来源于
风景园林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