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营造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zsd_5647265543
2022年09月27日 14:03:03
只看楼主

古建筑营造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反映着社会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自觉。建筑营造技术反映了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综合水平。我国古代建筑蕴含着很多先进思想和技术,其在建筑高度、跨度和强度方面体现的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水平。其中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并以现代建筑角度来审视和比较,以期对我国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启示。 1.结构技术措施

古建筑营造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反映着社会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自觉。建筑营造技术反映了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综合水平。我国古代建筑蕴含着很多先进思想和技术,其在建筑高度、跨度和强度方面体现的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水平。其中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并以现代建筑角度来审视和比较,以期对我国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启示。


1.结构技术措施


1.1整体刚度思想和技术探源


我国古代建筑匠师很早即开始木结构建筑高度技术的研究实践,主要体现在增加建筑结构刚度原理的理解和技术措施运用。如井干式建筑,在早期高层建筑建造中得到大量应用。井干式建筑是一种古老的结构形式,商代时即有井干结构墓葬。在汉朝出现了井干楼,张衡《西京赋》有“井干叠而百层”;《汉书?郊祀志》中记载“立神明台井干楼五十丈,辇道相属”等。井干式建筑实际属于木墙体承重结构,是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合成平面为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而成。井干式建筑耗材大,空间布局受限,应用不十分广泛,但其在我国古建筑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高度技术的实践基础,体现了我国建筑匠师木结构建筑高度原理的认识水平。古人认识到,井干式建筑层层相叠、交叉闭合的木墙壁,具有较好的结构刚度,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到整体抗侧力作用,具有抗水平推力强的特点,是高层建筑建造的关键因素。汉魏以降古代建造高屋楼阁,均基于增加结构侧向刚度和抗水平推力等井干式建筑的结构原理。


井干式结构原理的另一应用是层叠朽木。该结构是在纵横两个方向,穿插截面较小的密集横梁或横架,形成层叠的析木层。研究汉代遗留的石阙、画像砖中的建筑形态发现,当时的阙、塔结构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结构层(图1),实物如高颐阙、冯焕阙等留存(图2-图4),层叠柜的结构作用有二:一是起到兼具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圈梁的结构作用,目的是每隔一定高度设置刚度构件,加强高层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圆像砖可见,汉阙建筑的每层层整柜之间有斜撑联系,斜撑起到了增加建筑侧向刚度的作用,斜撑和层叠柜的配合作用,大大增加了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图5);二是起到现代建筑结构转换层的作用。现代建筑中为实现上、下两部分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转换,或者实现上下承重构件的移位等,常需要使用结构转换层,具体常采用梁式、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转换层等。古人层叠析做法通过横竖交叉叠加而成的层叠桁木,可以进行上下层柱子移位和转换,实现灵活的布局,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结构技术。大同云冈石窟21窟石雕塔柱中可以看到,上层柱采取叉立于层叠朽木层之上,生动反映了此种做法2>。

图片

图1 画像砖上的层叠枋(来源:网络)


图片

图2 高颐阙显示的层叠枋木(来源:网络)


图片

图3 渠县冯焕阙显示的层叠(来源:网络)


图片

图4 渠县冯焕阙层叠枋木正面(来源:网络)


图片

图5 画像砖显示的阙下部斜撑(来源:网络)


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变化,层叠枋在后期建筑中逐渐不存在,但遵循其功能原理层叠枋逐渐演变成为建筑其他形式,并有研究表明斗拱铺作与之联系等。


1.2刚度和稳定性技术的发展


(1)斜撑和圈梁


古建筑结构复杂部位,广泛使用斜撑作为加固构件,辽代应县木塔是典型的实例(图6)。木塔中有五个明层和四个暗层中有加固措施,使用了大量斜撑,斜撑与梁柱又组成类似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增加了塔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同时部分楼层内槽柱子之间墙体内,也埋藏了斜撑,这样的结构形式使得木塔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有斜撑的使用。在平座暗层部分,由于有较大的开口部位,为增强结构刚度,内外柱间使用了巨大的斜撑,上层柱间使用的斜撑,隐蔽在围护结构中。观音阁经受了多次大震考验,成为我国古建筑抗震技术的典范。

图片

图6 应县木塔内部的斜撑(来源:网络)


使用类似现代建筑中的圈梁,也体现了整体结构刚度的意识。以抬梁式为例,木结构框架是一个整体,各榀梁架间外围由各类额枋、穿插相互拉结,形成圈梁的作用,提高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并有效的减轻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破坏。除檐部出现圈梁外,营造法式中还有地栿制度,该做法在汉代即出现。地袱是设置在柱脚间的木材或石构件,贴地设置,使得各柱脚联系为一个整体,对防止柱脚走动,保证建筑整体性起重要作用,与现代建筑中使用的地梁相类似。另外,在义县奉国寺土墙下设低矮砖墙,砖墙上设与墙体通厚通长的木枋,在建筑的中部也起到了圈梁式的拉结作用。


(2)剪力墙


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概念和技术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有体现。应县木塔在内檐柱间以墙体填充,并于柱子相互拉结,大大提高了结构体系的抗水平侧推力,具有现代剪力墙的作用。后期历史上由于将局部墙体不当拆除,造成了塔体水平刚度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成为后期塔身扭曲倾斜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方地区多见的穿斗式建筑山墙为密柱承檩,通过构件“穿”拉结的结构。而当密柱之间通过墙体填充,形成横墙时,实际上也起到类似现代剪力墙的作用,是一种现代剪力墙的雏形,形成的横墙有着良好的抗水平推力。因此穿斗式建筑可以形成较高的山墙墙面,适合在需要一定建筑高度,形成高深天井院落的建筑中使用,如南方徽居建筑等(图7)。大型徽居建筑层数可为3层,其形成的高大的山墙也构成了徽居建筑独特的建筑元素。

图片

图7 徽居的高大山墙(来源:网络)


1.3其他结构技术


(1)人工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建造之本。我国古代建筑匠师十分重视对地基的人工处理,会根据土质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地基处理方法。古代人工地基大致有夯土地基、瓦渣地基、木桩灰土地基等。夯土地基在原始社会即出现,是早期建筑常用地基处理做法。半坡遗址即发现有夯土柱洞,偃师二里沟宫殿遗址有大面积的夯土地基。瓦渣地基类似于今天的“三合土”做法,是在黄土中使用碎砖、瓦石瓦砾等材料夯筑,强度较通常的夯土地基有显著提高,体现了古人增加地基强度意识。如南禅寺大殿地基是在黄土中渗入约1/3的瓦碴和碎砖,然后分层夯实。此外,还出现过用废碎铁渣来代替瓦碴的做法,如上海元代的真如寺大殿等。


古人还意识到了在土质松软地区,通过打入木桩,挤紧松土,改善软弱主的性质和地基承载力,承担上部高层建筑重量,这种技术颇类似于今天的CFG桩地基处理技术。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ing-ash gravel pile),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如上海龙华塔建筑地面以下为每根为14X18的木桩,桩距80CM,木桩上为垫木,再上为方砖找平及台基,体现了成熟的地基处理能力。


(2)具有创新性的跨度技术


古代匠师基于木结构的材料性能特点和力学原理,创新性的探索木结构大跨结构,并在桥梁建筑中多有体现。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图8),即是我国古代大跨结构的典范。虹桥是单跨木拱桥,跨径近25米,五根拱骨互相搭交,拱骨之间以横梁相连接。虹桥不是弯曲简支梁,也不是简单的砌体拱,虹桥结构更接近三铰拱的原理,并因为其拱骨之间有连续的水平推力传递,还具有砌体拱的特征。因此,可以将其称之为一种“多铰拱”的结构,其中拱骨之间的“铰”为固定。由于存在水平推力,故拱各截面上的弯矩值,小于与同等跨度、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各对应截面上的弯矩值,因此,拱的优点是用料比梁节省而自重较轻,故能跨越较大的空间。虹桥拱的重要特点是,它没有采用传统砌体类材料,而是应用较短的木构件,通过固定铰接的方式,实现木结构建筑较长的跨距。这种桥身重量更轻,造型更加飘逸美观,堪称古代桥梁的典范。至今还在一些地区留存这种造桥技术实物,如泰顺廊桥等(图9、图10)。

图片

图8 清明上河图的虹桥(来源:网络)


图片

图9 泰顺廊桥(来源:网络)


图片

图10 泰顺廊桥底部(来源:网络)


2.建筑材料技术措施


我国古建筑中的一个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复合性应用,即根据各种建筑材料不同性能特点,共同作用,取长补短,实现更佳的材料力学性能。


2.1不同建筑材料之间的复合应用


泥土是古人建造房屋最先使用的支撑结构材料。但是,泥土质的墙体特性松软,经过夯实后可以耐压,但水平方向的抗剪、抗弯不足。在我国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处理黄土等较为软弱的材料时,开始在墙体中加入延展性较好的材料,以有效加强墙体整体水平力学性能。如半坡遗址F37的木骨泥墙房屋,是由直径2-4厘米的木骨,在其上涂泥构成。到了汉代,古人还在夯土城墙的木骨之间增加横向的枝干和苇束,形成木质骨架网。义县奉国寺土坯墙中设有木骨四层。这些做法有效加强了墙体的性能,大大提高了墙体的高度和稳定性。


这种“加筋”技术思路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相同原理。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的组合材料,二者结合共同工作,充分取长补短,大大加强了建筑构件的承载力。有趣的是,远古时期木骨泥墙施工方法,即木柱为骨架,在其表面敷上几层厚厚的湿泥的做法,与现代建筑隔墙施工的常用的“钢板网抹灰类似技术”颇为类似。该技术是在首先绑扎或者预制钢筋网架上,由施工人员在其上多次涂抹水泥混合灰浆,水泥砂浆凝固后即成轻质隔墙。


木骨泥墙(图11)的出现,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木骨的出现,夯土墙的整体力学性能得以加强后,可以使得墙体作为一个支撑体分化出来,促进了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和人类生活的一系列改变。同时,随着木骨泥墙中的木骨、横干逐渐演进,其结构作用不断变化,并与木结构柱承重体系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图片

图11 半坡遗址木骨泥墙复原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0)


在砖石砌体结构建筑中也有对不同建筑材料的复合应用。我国古代匠师注意到了在砌体结构时抗剪抗弯不足的弱点,在砌体中常使用相应的拉结材料。如砖结构中每数皮放置竹篾、木棍等,增加墙体的拉结,增强稳定性。如同现代砌体建筑技术中常用的拉结筋、构造柱等技术,以起到了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效果。


2.2对建筑原料的混合加工


为实现防止材料开裂、增加材料强度等效果,古代工匠们在生产制作建筑材料时,常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加工使用。如土楼等建筑的夯土外围护结构,体型巨大,建造时选择有粘性的土质,并掺入适量碎石、细沙和糯米汁等有机材料,以保证夯土不易开裂。还如许多地方土坯砖的的制作中,首先充分纯化粘土,排除有机物和腐殖质,再掺入细沙,并在土坯内加入木棍、稻草、竹筋等材料,这样的土坯砖经过晾晒固结后,坚固耐久,力学性能较好(图12、13)。

图片

图12 山西某古建工地正在加工土坯砖(来源:网络)


图片

图13 山西某古建工地制作的土坯砖(来源:网络)


混合加工材料使用还体现在建筑其他部位。如地面夯实填充的三合土,由粘土、细沙、石灰组成,其坚实程度高、防水特点显著。在南北朝时已经应用三合土,如南京西善桥南朝大墓等。实践证明还有由石灰、粘土按照体积比3:7配比的“三七灰上”,充分发挥了石灰遇水受潮后的水硬性固结作用,大大提高夯实粘土的密实性、防水性和耐久性,至今在现代建筑领域这些技术仍旧广泛应用。


胶结材料是用于粘接砌体的建筑材料,是实现砌体结构建筑整体结构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宋以前,建筑用胶结材料多为粘土。为提高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我国古代匠师尝试在胶泥中使用添加剂,并在实践中确定了理想的配比。其中石灰胶泥即石灰加黄土或砂的混合砂浆,使用广泛。早期的石灰胶泥为石灰与黄土组成,在大石砌筑时掺入大骨料,同时也发展了掺入有机质的石灰胶泥,如油脂、糯米汁、血料等,有憎水性、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古代石灰胶泥的还应用于粉刷,为提高粉刷墙面的稳定性,防止龟裂,粉刷用石灰胶泥多掺杂其他纤维物质,如麻刀、纸筋等。同时,在石灰粉刷工程中应用砚类物质,起到了保持石灰的早期强度,增加洁白效果的作用6)。


综上,我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中反映出对建筑材料、结构科学高度的认识水平,其中一些建造技术影响至今。在现代建筑视角下对其研究分析,对传承和保护传统营造技术,促进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以上文章来源:古建园林技术,2016年03期 

原题目:《现代建筑视角下的我国古建筑营造部分先进技术分析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知识点:古建筑营造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