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西安启动了“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于安仁坊遗址区建立一座展示厅与游客服务中心,占地12600 ㎡,建筑面积14973㎡。在历史文脉保护的整体规划中,设计出发点是如何处理建筑、遗址和城市的关系,实现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从而再现历史风貌。 基于尊重场所肌理与城市涵构、协调与小雁塔周边风貌的关系,设计团队确立以小雁塔、西安博物院为主,新建展示厅与游客中心为辅的设计策略,三角相互对望,回应片区的历史文化脉络。
2018年12月,西安启动了“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于安仁坊遗址区建立一座展示厅与游客服务中心,占地12600 ㎡,建筑面积14973㎡。在历史文脉保护的整体规划中,设计出发点是如何处理建筑、遗址和城市的关系,实现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从而再现历史风貌。
基于尊重场所肌理与城市涵构、协调与小雁塔周边风貌的关系,设计团队确立以小雁塔、西安博物院为主,新建展示厅与游客中心为辅的设计策略,三角相互对望,回应片区的历史文化脉络。
透过对于长安城营城思想的理解分析,以城、坊、院的秩序来转化唐代宅院的概念,建筑空间的组织暗示了遗址构成的秩序,结合景观设计来展示坊墙遗存空间。形体均以低隐的姿态,在 12 米限高下,高度有序起伏,以大隐于市的手法,融入整体片区。
将古代坊墙、坊沟、坊院转译成当代的物质空间,以错落有致的景观墙来叙述“坊墙”的历史功能,提供公共活动的场地,成为参展活动的一部分。结合遗址布局,体量之间的缝隙成为进入的通道。展示厅入口左侧上升的台阶,将游客引入二层平台。在闭馆期间,人们也有机会在这样的高度远眺小雁塔。
展厅设计以人的身体维度来感知遗址的空间信息,将遗址包容在大跨度空间中,构成遗址与展示厅的两种“宅邸”空间的错置,利用可上人玻璃对遗址进行可视性保护,并结合遗址之间的空隙串连观展流线,借由这个方式,让游客可以漫游于历史之间,营造出在古与今之间穿梭的空间错觉,结合新式的展陈技术,调动参观者的身体知觉,提供沉浸式的文化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