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 1)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这种模式下,雨水大量排走,遇到暴雨,较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被输送到管渠末端,导致下游区域内涝风险加大。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海绵城市告诉你,雨水该怎么留。 2)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
1.1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
1)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这种模式下,雨水大量排走,遇到暴雨,较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被输送到管渠末端,导致下游区域内涝风险加大。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海绵城市告诉你,雨水该怎么留。
2)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这种模式下,将传统城市建设中单一的“快排”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多目标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
下图是海绵城市水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
海绵城市和传统城市的区别可以归纳为: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弱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
那么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2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
规划引领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程序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2)生态优先
城市规划中应科学划定蓝线和绿线。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比如,城市开发中应保护水生态敏感区,如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绿地率、水面率、径流控制率应纳入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在专项规划中应有所体现,如生态护坡、植草地坪、透水混凝土地坪铺装;在控制性详规中对区域透水面积比例都要有规划控制指标;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可持续循环。
3)安全为重
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为出发点,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4)因地制宜
各地应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下沉式绿地
透水铺装
以青岛为例,青岛是中国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大家可能会吃惊,青岛三面环水,河流湖泊众多,怎么会缺水?截止2015年调查表明青岛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0.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而青岛城区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达到1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为此青岛的做法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加人工湖泊和小型水库的数量,收集更多雨水;二是鼓励推广小区内及广场内建设蓄水池进行直接利用;三是把公路以及广场等地方的硬化路面“软化”,铺设能渗水的路面。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及项目,因地制宜地将山体雨水、居住区雨水结合起来,统一收集存储,成功运用于居住区的景观用水。
5)统筹建设
地方政府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相信看到这里,一定加深了大家对海绵城市理论体系的认识。那么实际工作中,建设海绵城市还需要什么条件,让我们走近“海绵体”,了解构成海绵城市的基本元素。
海绵城市——海绵体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性”设施进行有效衔接。
通过“刚柔并济”,建立和完善城市“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体系。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它是构成海绵城市的基本元素。
2.1城市“海绵体”有哪些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2.2城市“海绵体”的作用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以厦门为例:
厦门每年都20多亿立方米的降水量,是全市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而真正为城市所用的不足两成。原来厦门的城市绿化带,多是由高出地面许多的路缘石堆砌而成,使得绿化带的吸水、渗水能力大大降低。从2012年起,厦门开始实施岛内人行道改造,共铺设116089平方米的透水砖,改造了厦禾路、白鹭洲路等主干道人行道约12公里。这些道路上原来使用多年的九格砖已更换为长方形的深灰色透水砖。公交车站和路口附近的地砖,则用红色透水砖以示区别。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迅速下渗地下,可以很大程度解决雨水流失问题。
2.3城市“海绵体”类型
城市“海绵体”可分为三类,即原有的“海绵体”、受到破坏的“海绵体”、新建的“海绵体”。
原有“海绵体”——湿地
新建“海绵体”——屋顶花园
新建“海绵体”——雨水花园
2.4三类“海绵体”的建设重点
1)原有的“海绵体”——保护优先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
通过科学合理规定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2)受到破坏的“海绵体”——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收到破坏的水体和其它自然环境,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3)新建“海绵体”——低影响开发
在城市建设中优先采用具有渗透、调蓄、净化等“海绵”功能的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例。
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上述讲解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低影响开发”,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应用。那么到底什么是低影响开发呢?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
3.1低影响开发概念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积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与国外相比,其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但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3.2低影响开发核心
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值时间等,具体如下图:
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要采用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
这里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与我国对比:
发达国家人口少,一般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绿化率较高,在场地源头有充足空间来消纳场地开发后径流的增量(总量和峰值)。
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突出问题的复杂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削减措施,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因此在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来实现开发后水文特征接近于开发前的目标。
3.3低影响开发作用
低影响开发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的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作用可以归纳为四点:
1)增加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2)最大限度地使水渗透,减少径流,达到蓄水泄洪的效果;
3)建立健全的分布式水文网络;
4)阻止水体污染物的传播。
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解决了传统雨水管理技术多带来的问题,有效减轻了城市化对水循环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
3.4低影响开发构建途径
需要统筹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
1)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2)设计阶段应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规划建设中,应统筹考虑景观水体、滨水带等开放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与所在区域的规划控制目标、水文、气象、土地利用条件等关系密切,因此,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流程、单项设施或其组合系统时,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优化设计方案。
4)低影响开发设施建成后应明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落实设施管理人员,细化日常维护管理内容,确保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正常。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因此,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低影响元素构建
我们常提及的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都属于低影响开发的范畴。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低影响开发中有哪些主要的景观元素及如何进行选用。
4.1技术类型
按照主要功能一般可以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借助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
实际运作中,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
4.2景观元素
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又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低影响景观元素,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物缓冲带等。
景观元素往往具有多个功能,如生物滞留设施的功能除却渗透补充地下水之外,还可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
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运用低影响景观元素及其组合系统;根据主要功能按相应的方式进行设施规模计算;对景观元素及其组合系统的设施类型和规模进行优化。
下面主要介绍几类常用景观元素:
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分类: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
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
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
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并且应该设置排水层。
上图为透水砖铺装典型结构示意图
2)绿色屋顶
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
基质深度根据植物要求及屋顶荷载确定,一般简单式绿色屋顶基质深度不大于150mm,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超过600mm。
上图为绿色屋顶典型结构示意图
3)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我们这里讲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其主要满足以下几点:
1)下沉式绿地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mm。
2)一般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上图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典型结构示意图
4)生物滞留设施
是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为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速。
2)屋面径流雨水可有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由路缘石豁口进入。
3)生物滞留设施用在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坡度大于1%,设置挡水堰/台坎,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用在靠近路基部分时,应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项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mm。
5)适合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
6)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一般为200~3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换土层介质类型及深度应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符合植物种植基园林养护管理要求;为防止换土层介质流失,其底部一般设置透水土工布隔离层;为提高调蓄作用,在穿孔管底部增设一定厚度的砾石调蓄层,砾石层起到排水作用,砾石应洗净切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开孔孔径。
上图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上图为复杂性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5)渗透塘
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
1)渗透塘前应设置沉砂地、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速。有降雪的地方,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侵害植物。
2)渗透塘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一般不大于1:3,塘底至溢流水位一般不小于0.6m。
3)渗透塘排空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4)渗透塘应设置溢流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渗透塘外围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上图为渗透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6)雨水湿地
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
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径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为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
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1)进水口和溢流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2)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3)沼泽区分为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是雨水湿地主要净化区。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0.3m,深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3~0.5m。水生植物依据不同水深进行种植。
4)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在24小时内排空。
5)出水池主要起到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和降低温度的作用,水深一般为0.8~1.2m,出水池容积约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10%。
7)调节塘
也称之为干塘,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
1)调节区深度一般为0.6~3m,塘中可种植水生植物以减小流速,增强雨水净化效果。塘底设计成可渗透时,塘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不应小于1m,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m(水平距)。
2)调节塘出水设施一般设计成多级出水口形式,以控制调节塘水位,增加雨水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24小时),控制外排流量。
3)调节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
上图为调节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8)植草沟
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景观元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除了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和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2)植草沟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应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3)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
4)传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应控制在100~200mm。
4.3开发设施选用
低影响景观元素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重功能,可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等多个控制目标,实际运用中,可依据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灵活运用。
上图为各低影响景观元素比对图
上图为各低影响景观元素选用参考图
4.4组合系统优化
1)组合系统中各设施符合场地土壤渗透性、地下水位、地形等特点。
2)组合系统中各设施主要功能与规划控制目标相对应。如缺水地区以雨水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目标,可优先选用以雨水集蓄利用为主的设施。
3)在满足调控目标前提下,各设施的总投资成本宜最低,并综合考虑设施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上图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流程图
经过一系列讲解,想必大家都对海绵城市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就通过案例,见证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沣西新城是如何身体力行实现这华丽的逆转的。
海绵城市先行者——沣西新城
“让雨水在我们这里停一停、流一流、渗一渗。”
西咸新区从13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全国16个试点城市之一。
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把雨水综合利用作为重点,率先在西北地区打造“海绵城市”。
5.1导读
沣西新城位于陕西西安、咸阳两市之间,渭河和沣河两河之畔,属关中平原,是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五个组团之一。在这片两水交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面展开,水的自然迁徙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之气,也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增添了生动注解。
5.2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
西咸新区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在西北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建设‘海绵城市’是让城市回归自然的一个主要途径:城市下雨的时候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使生态得以循环。”陕西省委常务、常务副省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说。
下图为沣西新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示意图: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区以集约、绿色、低碳、智慧的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全区仅有1/3的面积用于城市建设,2/3划定为农田、生态用地等禁建区,设定文物‘紫线’、生态‘绿线’和水体‘蓝线’,这一道道的彩虹线画在西咸新区的山水格局之间,如同一道生态屏障,以法律形式确保城市的绿色基底,为‘海绵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介绍。
规划决定城市格局。沣西新城从规划层面确定大的“海绵空间”。他们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河流水系,构建大开大合的形态,展现大水大绿的田园美景,打下优质的生态本底。沣西新城规划并建设了长6.8公里的斜向绿廊、1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宽180米的环形绿廊和星罗棋布的社区绿地,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带四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建设层次清晰、自然灵动的城市生态本底,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空间基础。
5.3建设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通过全区域、多层次、全过程对雨水进行收、净、渗、蓄的综合利用,形成了网状的开发布局,实现‘海绵型城市’的建设效果。”
沣西新城通过实现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市政道路确保绿地集水功能、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中央雨洪系统形成调蓄枢纽,形成四级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1)建筑地块是分流与回用的重点。
在小区采用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渗入地下。沿小区道路设置生态滤沟将路面雨水收集、过滤、净化后排入雨水花园。富余的雨水溢流至下沉广场形成景观水体或进入收集池进行净化、滞蓄。
2)道路是地表径流的重要来源。
雨水从道沿豁口流入隔离带下凹式绿地,卵石、炉渣、砂子构成的滤层就像海绵一样净化和存储雨水。多余的雨水,通过高于绿地的雨水篦子,大部分流入附近的速渗井,剩余部分溢流至调蓄池。
3)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
城市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雨水,被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富余雨水流向低洼区域,汇聚到由黄砂构成的速渗井,回补地下水。
4)中央雨洪系统——调蓄枢纽
沣西新城正在建设一条长6.8公里、宽200~500米、连续不间断的生态绿廊。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直接将两侧二、三个街区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径流通过地表水沟、溢流管等设施全面收集。同时,通过间接雨水转移泵站对区域约25平方公里的雨水进行收集,最终形成大大小小共约330亩的雨水景观水面,并通过工程设施净化、调蓄、溢流功能,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综合性枢纽项目。这套系统兼具“雨水廊道、行洪廊道、慢行廊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存储和回用,更是这座城市的生态项链和广大市民的休憩氧吧。
四级雨水综合系统核心在于“利用”,将带有污染物的雨水经过多重过滤处理,渗入地下水或注入蓄水池,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实现变废为宝。
5.4海绵城市发挥综合效益
数字中彰显综合效益。在总面积约450公顷的绿地系统背后,其实大有乾坤:经初步测算,该系统每年可以吸收270万立方米的雨水,削减径流量60%以上;使雨水重现期从最新设计标准的2年延长至3~5年;使城市防洪能力可提升2倍以上……
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算了一笔经济账:每节约1立方米水,就可以为国家创造5.48元的效益;每投入1元环保费用,可为国家减少3元的环境资源损失。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节约15%~80%的成本,每年还可节约景观式浇灌用水资金1.5亿元。
此外,改善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洪涝造成的损失、土地集约利用的增值效益,海绵城市将发挥出较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各类效益最优化。
如今走在沣西新城尚业路,会发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要比路面低10厘米左右,绿化带每隔20米设置一组植生滞留槽,并自上而下分为蓄水层、种植土层、粗砂填料层、砾石层,路旁是一大片景观绿地,红花绿草之间,呈现一幅美好的田园城市景象。
当大雨来袭,道路两侧的下凹式绿化带负责收集雨水,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和填料的过滤吸附,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而剩下的雨水则会进入专设的蓄水槽,方便干旱时对植物或景观的不睡,从而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
让城市回归自然,让水源得到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沣西新城的建设是对于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
知识点:“海绵城市”理念及构建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