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基础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路途姚远
2022年09月02日 15:38:21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for tall pier bridges with rocking foundations 摇摆基础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Chen Xu (陈旭)*, Li Jianzhong (李建中)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for tall pier bridges with rocking foundations

摇摆基础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Chen Xu (陈旭)*, Li Jianzhong (李建中)


究意


为了适应深水条件,沿海桥梁可能会采用高墩构造,包含高度超过40m的桥墩。由于墩身自身质量及高阶振型的显著贡献,该类桥梁的抗震性能与常规中低墩桥梁存在显著差异。而沿海桥梁又往往是交通网络枢纽,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会对震后救灾工作产生极大影响、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另一方面,目前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减隔震支座主要通过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惯性力来保护下部结构,因此对墩身惯性力巨大的高墩桥梁效果并不理想,而摇摆基础则能够有效降低墩身地震贡献,从而提升抗震性能。鉴于此,本文利用基于概率的易损性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在高墩底部设置摇摆基础的有效性;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摇摆基础在高墩桥梁中的减隔震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及数值模型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底部设计了摇摆基础的典型独柱高墩桥梁,上部结构通常放置于空心墩柱的橡胶支座上。底部摇摆设计如下图1所示,在正常使用及小震作用下,墩底摇摆界面和承台保持接触,与整体现浇结构类似;在强震作用下摇摆界面则会绕两个角点(O和O’)发生转动。


图片

图1 摇摆基础示意图(单位:mm)

基于作者之前的研究工作,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高墩桥梁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简化分析、提高计算效率,将原桥简化为如下图2所示的单柱结构,分别采用双折线和纤维单元模型对橡胶支座和墩柱进行模拟。具体模拟过程及相关参数计算原则,可参见原文。


图片

图2 墩柱有限元模型

摇摆基础则采用弹性不受拉(elastic-no-tension)的弹簧单元模拟,如图3所示;其中弹簧刚度根据弹簧节点所处位置及相关材料参数,按下式(1~2)计算。各区域的划分原则及式(1~2)的具体含义可参见原文。

        KZone1and2=6.83G/(1-v)                                (1)

        KZone3=0.73G/(1-v)                                    (2)

式中G和v分别为摇摆界面材料的抗剪刚度及泊松比。


图片

图3 摇摆基础模拟


2

  易损性分析方法

地震易损性曲线(fragility curves)代表了结构在地震强度(IM)下,发生不同程度破坏的可能性;亦即结构地震需求(D)达到或超过某极限状态结构抗力(C)的条件概率概率:

        图片

为了获得地震易损性曲线,首先需要建立结构工程需求参数(EDP)与IM间的联系。通常认为两者之间满足式(4)所给出的指数关系,因此也被称为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 

图片

其中a和b是回归系数。针对某一具体极限状态(Limit State, LS),地震过程中结构失效概率为:

图片

图片

式中Φ()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Sd和Sc分别为结构需求(EDP)和结构抗力(LS)对应的取值;βc为结构抗力对应的标准差;N为时程分析总数。


3

  地震动选择、IM选取及损伤状态确定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近场地震动会对高墩桥梁等长周期结构带来更加严重的破坏。因此本文从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了40条实际近场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同时为了获得足够的结构地震需求数据构建PSDM,分析过程中还对这些地震动进行了调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缩放过度导致记录不合理,调幅系数控制在2.0以内(分别为0.5、1.0、1.5及2.0)。

易损性分析过程中,需要事先确定合适的IM和损伤状态。现有研究中,地震动PGA、PGV、PGD等参数均是较为常用的地震动IM;本文通过比较有效性和实用性,从上述指标中选择了PGV作为后续易损性分析的IM。另一方面,根据作者之前的研究,对于高墩桥梁采用截面曲率作为损伤指标,并确定如下表1中的四个损伤状态。

表1 墩柱损伤状态

图片



4

  PSDM和易损性曲线

为了体现摇摆基础的效果,下图4将摇摆高墩的PSDM与采用固定基础(图中的(Prototyope)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当PGV较小时,摇摆桥墩的地震响应和Prototype工况较为接近;而当PGV超过一定值(90cm/s)之后,摇摆基础对应的墩身截面曲率会显著小于固定基础。其原因在于,地震强度较小时,墩底摇摆界面与承台保持接触;而随着地震强度的上升,桥墩的刚体摇摆取代弯曲变形成为动力响应的控制因素。关于该现象机理的进一步具体解释,可参见原文。

图片

图4 采用/不采用摇摆基础高墩桥梁的PSDM

图5给出了所考虑的两种结构体系在轻微和中等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当PGV=350cm/s时,摇摆体系对应中等损伤的超越概率仅为0.54%,因此图中并未给出严重和完全损伤状态的相应结果。图中结果表明,由于当摇摆机制主导结构反应后(PGV>90cm/s)桥墩发生破坏的概率显著下降:PGV=350cm/s时,轻微和中等损伤的破坏概率从83.3%和59.1%分别下降至8.3%和0.54%,分别仅为固定基础结果的10%和1%。

图片

图5 易损性曲线

 三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易损性分析方法,从概率角度研究了摇摆基础减隔震方式在高墩桥梁中的效果,得到如下结论:

(1) 采用摇摆基础,能够有效降低高墩墩柱在强震作用下的曲率响应,使得结构震后基本保持弹性,在救灾工作起到生命线作用;

(2) 当地震动强度较弱时,是否采用摇摆基础对高墩地震响应影响不大;但随着地震动强度上升,采用摇摆基础的高墩桥梁响应机理发生改变,显著提升结构抗震性能;

(3) 当摇摆基础在强震作用下开始发生转动后,不同地震动输入引起的高墩地震响应较为一致,亦即结构响应几乎与输入地震动特性无关;这种性质有利于工程设计人员对强震发生后桥梁结构性能进行有效预测,为迅速制定合理的救援策略奠定基础。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https://ziliao.co188.com/p62353672.html



知识点:摇摆基础高墩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