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讲解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的构筑物设计流量确定原则和BOD污泥负荷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01 构筑物设计流量确定原则 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图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6.2.4条规定: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应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
本节主要讲解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的构筑物设计流量确定原则和BOD污泥负荷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01 构筑物设计流量确定原则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6.2.4条规定: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应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
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应根据污水厂的远期规模和分期建设的情况统一安排,按每期污水量设计,并考虑到分期扩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工程建设在短期内见效。设计流量按分期建设的各期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还需要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的输水能力。
2.当生物反应池采用的曝气时间较长时,生物反应池对进水流量和有机负荷变化都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故规定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可采用最高日平均时流量。但请注意:并不是曝气时间较长就采用高日平均时设计,而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而定。
3.一般曝气时间超过5h,即可认定为曝气时间较长。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6.2.5条规定:合流制处理构筑物,除应按本章有关规定设计外,尚应考虑截留雨水进入后的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初次沉淀池,宜按旱流污水量设计,用合流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
3、二级处理系统,按旱流污水量设计,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
4、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和消化池的容积,以及污泥脱水规模,应根据合流水量水质计算确定。可按旱流情况加大10%~20%计算。
1.格栅和沉砂池按合流设计流量设计,即按旱流污水量和截流雨水量的总水量计算。
2.初次沉淀池一般按旱流污水量设计,保证旱流时的沉淀效果。降雨时,容许降低沉淀效果,故用合流设计水量校核,此时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一定要注意这个旱流污水量指的是高日高时污水量,因为污水处理构筑物要保证最不利情况下,污水的处理要求,即高日高时流量下的水处理;而合流管道中旱流污水用平均时流量原因有二:其一是旱季合流管道能保证其污水的高日高时的输送要求,理由是雨水的设计流量一般是污水的2~3倍;其二是能降低合流管道的管径,减小工程造价。
3.二级处理构筑物按旱流污水量设计,有的地区为保护降雨时的河流水质,要求改善污水厂出水水质,可考虑对一定流量的合流水量进行二级处理。这里说的旱流污水量也是指的高日高时水量,理由同第2条。
02 BOD(或COD)污泥负荷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BOD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是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活性污泥增长的重要因素。
选定合适的BOD施加负荷还与活性污泥的膨胀现象有直接关系,BOD施加负荷与SVI值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SVI值越高,越易发生污泥膨胀。
一般的,对于城市污水的BOD污泥负荷取值多为0.2~0.4kgBOD5/(kgMLSS?d)。这一范围内BOD5去除率可达90%左右,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淀性能都较好,SVI值在80~150。
03 本节总结
本节不会单独出题,但是却是相关案例计算题目的基础,尤其是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确定,需要熟练掌握,否则设计流量都取错了,那后续计算一定是不会得出正确数据的。
本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就是有关构筑物设计流量的确定,包括以下9点:
1.提升泵张、格栅、沉砂池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平均日流量);
2.初次沉淀池,一般按旱流污水量(高日高时流量)设计,用合流设计流量(均日均时+设计雨水量)校核,角和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
3.二级处理系统,按旱流污水量(高日高时)设计,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
4.SBR工艺、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按照平均日流量设计;
6.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和消化池的容积,以及污泥脱水规模,应根据合流水量水质计算确定;
7.管渠应按合流设计流量(均日均时+设计雨水量)计算;
8.污水厂构筑物(除另有规定外)及连接各处理构筑物的管渠,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特指分流制);
9.污水泵选型或处理构筑物分组时考虑用最小流量(平均日污水量的1/4~1/2)。
相关资料推荐:
https://ziliao.co188.com/d60124519.html
知识点: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确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