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新闻 每当重大灾害发生,他总是带着团队逆行进入灾害现场,认真记录分析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特征和泥石流留下的痕迹。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40年来,崔鹏的足迹踏遍了祖国无数地质灾害的现场,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赶在汛期前做好防御地质灾害的各种准备工作,几天前,崔鹏院士带领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团队,来到汶川地震时极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他们此次重点调查这里的泥石流发展趋势、河道演变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和当地政府沟通下一步合作。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科研人员与当地政府和居民有机协同,共同做好灾害防御措施,防患于未然。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现在泥石流的活跃程度还没有达到原来的活跃程度。现在这个场景就是汶川地震以后,发生的泥石流的一些特点。
虽然年逾花甲,但是65岁的崔鹏院士在野外工作起来,丝毫不会倦怠,他认真分析地质地貌条件,分析生态在灾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探究泥土中植物根系的分布及其对土壤的加固作用。崔鹏院士告诉记者,作为研究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科技工作者,不能仅仅写论文,必须深入山区,走进各种地质灾害的现场,拿到第一手数据,找到灾害发育演化规律的线索和证据,为研究出更好的防灾减灾方法和技术提供最直接的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我们做泥石流研究,如果要把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要认识清楚,必须要到它的源头去,看到底有多少水源,有多少物源,固体物质,那么这样才能对这个泥石流它的危险性做出来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
据介绍,我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且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全国国土面积的69%以上是山地和高原,而泥石流是广袤山区里非常普遍的一种自然现象。泥石流发生时如果不造成灾害,那么它是一种自然的地貌过程,但是一旦造成灾害的话,就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毁灭性危害,例如,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泥石流一次造成1765人死亡和失踪,可见泥石流危害之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研究它、预防它和治理它。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就像这个一样,你看,它在这个沟口,在这个河边,都会有非常多的一些人居住。河谷地区正好也是灾害的危险区、人的居住区和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它们是相重合的。因此泥石流就往往在中国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
研究泥石流是很多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一个学习和工作方向,而崔鹏一干就是40年。从20世纪70年代末上大学开始,崔鹏就逐渐接触到了泥石流研究。在灾害一线的学习与经历为崔鹏走上研究泥石流这条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考察了非常多的灾害,看到了灾害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们的环境,对我们的生产资料,包括农田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泥石流研究,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决心。
1990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毕业的崔鹏成为中国第一位泥石流专业博士。短暂的出国深造,让崔鹏见到了国内外泥石流研究领域的差距,面对国外更优厚的待遇,他却毅然选择回国,选择为国家、为人民奉献青春。从那时起,崔鹏便不停歇地奔波在地质灾害泥泞的土地上,搜集灾害资料,探究灾害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科学研究必须是要国际化的,我们要了解国际的科学前沿,只有了解国际科学前沿,我们才能找准我们的定位和方向,把我们的科研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利地支撑我们国家的防灾减灾事业。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崔鹏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同事们很快组织起队伍,奔赴地震灾区,他们依靠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对256个堰塞湖按照危险性等级进行评估,从中筛选出17个危险性最高的堰塞湖,为下一步的救灾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崔鹏同样带领团队走进泥石流现场勘测数据,对应急抢险和科学处置起到了重要作用。由崔鹏和团队负责完成的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也为灾区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40年在灾区一线的工作经历,使崔鹏逐渐在泥石流的形成、运动、成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初步建立了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确定了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并揭示其形成和成灾机理,提出了泥石流过程监测与多级精准预警原理与技术,带领团队构建了第一个基于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系统和灾害险情预备预报平台。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专利技术,形成了全流域过程调控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在泥石流的物理过程和防治技术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作为一名党员,感到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义务。我要始终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融入党的事业中,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减轻国家灾害,减小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