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两个方面。2. 各种类型建筑按使用功能一般可归纳为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3. 根据功能要求,主要使用房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空间:① 生活、起居空间。② 工作、学习空间。③ 公共活动空间。4.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① 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应满足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②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满足空间的交通联系、安全疏散和采光通风的要求;③ 房间的平面构成应满足合理布置结构、施工方便的要求,同时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的建筑标准;④ 室内空间及各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两个方面。
2. 各种类型建筑按使用功能一般可归纳为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3. 根据功能要求,主要使用房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空间:① 生活、起居空间。② 工作、学习空间。③ 公共活动空间。
4.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① 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应满足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②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满足空间的交通联系、安全疏散和采光通风的要求;③ 房间的平面构成应满足合理布置结构、施工方便的要求,同时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的建筑标准;④ 室内空间及各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5. 房间的面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 家具和设备所占面积;② 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③ 房间内部交通面积。
6. 影响房间使用面积大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使用人数;② 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
7.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常常采用矩形,其主要原因如下:① 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和设备安排,充分有效利用室内面积;② 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③ 矩形平面便于统一房间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
8. 房间尺寸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⑴ 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 ⑵ 满足视听要求 ⑶ 良好的天然采光 ⑷ 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⑸ 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9. 房间门的设置主要包括确定房间门的宽度、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① 门的宽度取决于人体尺寸、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因素。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为700mm。② 门的数量取决于房间面积的大小、使用人数的多少、人流活动特点以及消防疏散要求等。③ 门的开启方式一般分为内开和外开,外开的门便于疏散。
10. 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与通风的要求。民用建筑中各种用途不同的房间的照度是由室内使用需要的光亮明暗程度来确定的。
11. 确定公共卫生间位置时,一般应考虑以下要求:① 卫生间在建筑中常处于人流交通线上,与走道及楼梯间联系,② 大量人群使用的卫生间,应有较好的天然采光与通风,③ 卫生间位置应有利于节省管道,减少立管并靠近室外给排水管。
12. 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 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② 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储藏设施;③ 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④ 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保证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13. 厨房常见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型,U形布置等几种。
14. 按走道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 完全为交通疏散要求而设置的走道,这类走道一般不允许做其他用途。② 在满足正常交通的前提下,还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这类走道的宽度和面积应相应增加。③ 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
15. 走道的宽度和长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要求、使用性质、空间感受等因素来确定的。
16. 楼梯按位置和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
17. 楼梯的宽度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18. 设置电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电梯附近应设置楼梯,供电梯发生故障时使用。② 电梯井道无天然采光要求,布置较为灵活,候机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③ 电梯间应布置在人流集中,位置明显的地方,电梯前面应有足够的等候空间,以免造成人流拥挤和堵塞的现象。④ 高度超过24m的重要建筑,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以及高度超过32m的公共建筑,还应设置消防电梯。
19. 门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门厅应处于总平面中明显而突出的位置;② 门厅内部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避免交通路线过多的交叉和干扰;③ 门厅内要有良好的空间气氛,要重视门厅内的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要求;④ 门厅对外出口的宽度,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楼梯宽度的总和。
20.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⑴ 使用功能 ⑵ 结构类型 ⑶ 设备管线 ⑷ 建筑造型
21. 通过功能分析,初步形成的平面组合方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组合等几种形式。
22. 影响建筑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和风向。
23. 日照间距是为了保证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数,建筑物彼此互不遮挡所必须具备的距离。建筑物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建筑物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通常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设计依据,以此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
24.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间距为(1.0~1.7)H。
知识点:建筑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