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改造:重要的转型方向和设计策略
贾维斯online
2022年08月05日 09:20:53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在中国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传统重工业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衰败的工业厂房成为了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人,也间接成为了 当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一个母题和符号——城市废墟的沧桑美感和大时代的集体怀旧狂欢 。 工业厂房的盘活改造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种城市更新类型, 但改造模式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每个厂房都应利用自身的特性走出属于自己的改造之路。

在中国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传统重工业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衰败的工业厂房成为了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人,也间接成为了 当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一个母题和符号——城市废墟的沧桑美感和大时代的集体怀旧狂欢


工业厂房的盘活改造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种城市更新类型, 但改造模式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每个厂房都应利用自身的特性走出属于自己的改造之路。

所以 越来越多的厂房被改造重建,其重生后的功能、类型也变得多种多样。

今天我们来看几个近期的工业厂房改造案例。

1、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办公空间


UAO瑞拓设计将办公地点从武汉江边搬到了良友红坊艺术社区内的一个独栋小楼里,是偶然也是一次美的碰撞。

办公大厅  ?赵奕龙

良友红坊艺术社区的前身是上世纪60年代武汉肉联厂的配套厂区,厂区内建筑均是具有生产性质的老工业建筑,由 UAO负责景观设计。

在设计梳理过程中,在厂区的核心区内发现有一栋内空较高的独栋小楼,位于高大的红砖烟囱和水塔旁,前身是工业厂区的发配电机房。

   
   

发电机房改造前 ?李涛


在高耸(8m)的内部空间,阳光从顶上的天窗和夹层的窗户倾泄下来,照耀着烟熏火燎过的、布满历史痕迹的老墙面,这个空间的画面极具冲击力。UAO的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李涛决定将其租用下来作为UAO的办公空间。

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就是 保留并发扬这个高耸空间感特质


   
   

构思草图 ? 李涛


所以新设计是克制的,以较少的新的空间体量植入到旧的大空间里去。

实景图  ?赵奕龙

在原来靠二层的一侧新建一个柱跨宽的夹层,以保留大厅大部分的竖向空间格局。这个新的植入体不仅没有改变原有空间特征,而且强化了空间特质,并给观看者一个直观的衡量尺度。


实景图    ?赵奕龙


夹层仅用一根直径200mm的柱子来支撑,加上折线楼梯,强化了夹层的重量和漂浮感,中心柱的轻巧反衬着周遭厚重而有历史痕迹的墙体。

一根柱子支撑其夹层的结构 ?赵奕龙

新的体量用纯净的白来体现,老的墙面仅清扫后刷墙面固化剂,保留了原有的烟熏火燎、甚至是脏的痕迹,从而产生一种新与旧的对话和反差。这种“脏”也是原有空间的印迹与特质。

白色的体量延伸至钢板书架、柜子和桌子,大厅内再运用少量红色的家具来点缀。

实景图 ?赵奕龙


办公室的功能根据UAO多年来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分三大板块: 办公+配套服务+展览论坛 。办公包含两位合伙人的办公室和办公大厅;配套服务包括模型室、打印室、会议室和财务室,以及茶水间和卫生间;而展览论坛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大空间。


实景图 ?赵奕龙  

设计在材质和色调上刻意做了区分。服务空间运用黑色调,局部运用一些明亮的色彩,而被服务空间,则以纯白色(色温4000k)为主色调,服务空间则采用色温3000K的暖白光。


新办公室外观?赵奕龙


这是老建筑的改造,同时又是UAO的自己的办公室设计,它采取了内部植入的更新模式,不仅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的外观和主体结构,而且强化了原有建筑的空间特质。


2、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康养中心


该项目( 康养综合配套服务中心 )位于潍坊安丘市青龙湖景区内,周边自然条件优越。



鸟瞰图 ?梁文军

对其改造业主提了两点要求:一是改造既有建筑物,形成特色,同时控制造价;二是建筑物未来能作为整个康养小镇主要的综合配套来使用,包含颐乐学院、小镇食堂、健身中心、护理院等功能,并且希望这些配套能够持续经营。


刚建成便被闲置的厂房  ? 梁文军
改造后运营中的康养配套  ? 梁文军


项目的挑战正在于康养配套和城市更新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 激活闲置的厂房来激活老人“闲置”的生活


原建筑部分拆除,新增复道及“功能盒子” ?栖城设计
设计师首先启动对场地内最大的一栋建筑进行改造,该建筑面积为1.5万方,临近城市主干道,160米横向展开的巨大体量。考虑到北方老人有在冬日“晒太阳”的生活习惯,所以设计师 将建筑中间段二层以上的区域拆除,变成内外交融的更加松散的空间

位于二层的平台及游廊  ? 梁文军

同时,以扬州何园的复道游廊体验为切入点,把中间空出来的部分设计成一个可以游走的园子,以立体的廊道串联不同“功能盒子”,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在不同的标高上下行进、停留,在空间留白处看到湖景。

在功能方面,整个建筑更强调共享 。结合室内外不同属性的空间,会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建筑物直面城市,不设置围墙,周边市民可以经由面向广场的室外大台阶抵达二层户外活动区。

面向城市开放的二层户外活动区  ? 梁文军

首层的公共餐厅、二层的标准篮球场既是康养配套的核心板块功能,也是周边市民来此消费和锻炼的首选;开放共享的姿态使建筑既是社区老人与城市产生互动的交往客厅,也是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载体。

从改造建筑的角度来看,每一处空间都值得被利用,交通空间、平台、阶梯都可以作为非正式的社交场所被使用。

在立面做法上,设计师放下“偏见“, 尝试用最普通的材料和简单的工艺来实现一个“温和的表皮”。

构造及立面材料推敲 ?栖城设计

囿于建筑荷载不支持任何的干挂体系,通过多种材料比对,最终设计师采用长尺度面砖为主材,以三种相近暖色系色彩进行拼贴,经过反复试验模拟,选择最合适的拼贴节奏和色彩比重,形成大面有主调性、近看有细节的立面。 



立面局部  ? 梁文军


目前项目已投入使用,公共配套向城市开放,相信它可以为长者们提供更美好、便捷、舒适的老年生活服务。


林子里的康养中心  ? 梁文军

3、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产业园区


建厂于1929年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是上海最早一批以现代主义风格为基调的工业厂房, 位于上海闵行区剑川路地铁站附近。


 
实景图 ?山间影像  


2019年,一个占地6.9万方、总建筑面积8.63万方的园区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厂区旧图

     
     

包豪斯建筑元素


 

该厂房有着强烈的 包豪斯风格 ,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师在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新科创板块中找到了一种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形式,来表达改造后整个区域的产业气质和人文传统。


 
实景图 ?山间影像  


一方面,老工业厂房至今仍展现出源于百年前的功能主义传统和工业构件的美学体系;另一方面,希望这个工业建筑改造可以超越“工业风”审美套路,传达一种内在的科技创新精神。


实景图 ?山间影像


沪闵路的城市沿街界面作为园区对外展示的第一形象面,采用了强烈的构成手法来形成主要视觉形象,将沪闵路广场上的景观和路径倒映在厂房的立面之上,通过立面错落的平台与园区内部空间连通,在使用体验上增加了层次感和丰富性。


实景图 ?山间影像


园区沿街部分是大胆奔放的红,园区内部是冷静理智的白,一红一白,一深一浅,互相映照,互相衬托。


实景图 ?山间影像


包豪斯风格是整合园区各种大大小小建筑的设计语言,从体量划分、标识立牌、门窗定制、连廊系统、楼梯扶手、室内公区装饰、入口雨棚等入手,细致梳理了若干种型式,对应不同的楼栋立面空间体系,采用不同的类型来组合,向百年包豪斯的现代建筑风格致敬。


主入口的两栋楼102、103是园区最大的挑战,78MX110M的开间进深,2.6万方巨大体量的设计有着无限可能。


实景图 ?山间影像


设计师在102的楼栋里面“开膛破肚”,延续外立面以体验为主的设计原则,创造了不同标高和体量的错层盒子,也规划了大小不同,面积可分可合的办公产品——小独栋、标准办公、跃层办公和商业盒子等,体量之间的错落也无意识的形成了高低进深不同的露台。


实景图 ?山间影像


除去沪闵路沿街界面以外,其他部分均采用黑白灰+红黄蓝为基调的立面设计,18幢大厂房各有特色。


4、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商业空间


长春拖拉机厂1961年建成,2006年宣布破产并关闭。整个园区(厂房区域)包括6栋大型厂房,建筑用地约14万平方米。


西北角鸟瞰 ?金伟琦


2020年万科对原拖拉机厂进行重新规划,#3厂房“铸造车间”是第一个改造的厂房。


#3改造前现状 ?E+UV


它既是一个文保建筑,同时也希望能成为一个活跃的文化商业综合体,激活社区,加速整个园区改造的步伐。


“叠加”概念草图 ?E+UV


改造策略采用 叠加、“切片” :控制文物保护与活化使用之间的微妙平衡,通过新旧物件的叠加,形成一种混搭,对比的张力;尽量保留历史使用的痕迹,叠加当下的活动印记,使当下改造的结果作为一份历史切片,反映当下的社会状态及人的需求。


北立面 ?E+UV


北立面作为面向城市的亮相,在原有建筑轮廓基础上,2602片体现机器美学的紫铜叶片,从下至上旋转43度,寓意长拖43年的历史。    


南立面夜景  ? 金伟琦

东立面  ? 金伟琦


   
南面朝向公园,大面积玻璃幕墙,结合银灰色钛锌板,呈现工业感与文艺气质相结合的界面。东西立面对原有砖墙进行了修复处理,木构方格窗更换成大面铝合金窗。插入的新模块(包括入口,阳台以及项目标志)都以灰色钛锌板为统一材料,展示新旧叠加对比。    

   
      长轴剖面透视  ? E+UV    

   
在空间规划上,整个平面由 一条145米的中轴 串联。为了完整地展示原有厂房的桁架结构,设计师执意保留了简洁的直线动线。通过营造不同的空间特色和光线变化,打破直线的单调感,形成空间的节奏。    

   

第一幕-时光廊:历史重现


时光廊效果  ? 金伟琦


展现了原铸造车间的历史氛围,保留厂房老旧红砖墙,混凝土梁柱,桁架天窗,重现了当年的生产车间。


   

第二幕-林荫大街:绿色生活


林荫大街效果  ? 金伟琦


在项目的中央,设计师把厂区里承载集体记忆的中央大街,引入到室内空间里。四棵9米高的榉木,是空间的主角。    

   

第三幕-发动机市集:未来·朋克


以银色为基调的市集大厅  ? 金伟琦


在发动机市集,银色流线形的镀锌钢板模拟发动机的外壳,弧形玻璃包厢极具未来感。    

   

第四幕-BIGBOX:互动乐园


魔法熔炉  ? 金伟琦


在28米大跨,14米净高的 中央大厅“BIGBOX”内,设计师 在中间插入了一个软性的,具有幽默感的大型互动游乐装置“魔法熔炉“,让孩子们在游乐过程中对厂房的历史记忆形成独特的沉浸式体验。    


5、 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示范区


位于重庆的国浩·18T项目,案名保留了重庆原地名“十八梯”的独特气质,又兼具了一点国际化的范儿。


实景图


在项目内部有一个历史遗迹,曾是抗战时期著名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的中国火柴原料厂,被叫做火柴坊。 修复前的火柴坊,几乎成为了断壁残垣,一副残旧破败的景象。

实景图

但是经过国浩历时1031天的修复,不惜时间,不惜成本:   保留1475块青砖,再通过剔砂、浸泡、编号、储存,将其用于复建中;   融合了三地匠人技艺,如代表重庆古时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巨幅金属格栅、立体3D城市地图等;   还保留了 弧形门窗、歇山式屋顶的原貌外观。

如今已经成为国浩·18T的营销体验中心,建筑内里充满着时尚感与科技感。

接待大堂


如升降旋转360°巨幕影像会客厅、自动伸缩阶梯、AR、VR等流行科技元素设备,以及融入国际前沿的居住理念,让每一位业主都能在此提前感受未来品质生活。


实景图


6、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游客中心


张马村位于上海青浦朱家角镇, 田肥林茂,水网纵横,风光秀丽,是上海重要的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目的地。


近景鸟瞰 ?CreatAR Images

改造后的张马游客中心 作为张马村申报国家4A级景区的配套项目,位于村域北部村委会所在地的东侧,处于杨家埭和莫家两个自然村落之间,周围农田环绕。


建筑原状 ?Atelier Z+


场地原为八十年代建造的一个制衣厂,呈南向开口的三合院布局,砖混双坡顶结构,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两栋轻钢三角芬克式屋架的单层厂房,北侧为两层的办公楼,在西厂房南端和办公楼西端都是临时轻型加建。


场地西侧与村委会之间、以及南侧都是拆清的原为违建厂房及堆场的非农用地,分别会复垦为花田及作为今后的游客停车场,东侧贴临小河,北侧紧邻村道及跨河桥,路北有一单层小屋可纳入改造范围。


实景图 ?CreatAR Images

原厂房的空间格局及尺度与大的场地环境比较协调,且具有江南乡村工厂自发建造所禀赋的空间文化基因。

南入口鸟瞰图 ?CreatAR Images

所以只需 依据其各自部分的空间特质植入合适的新功能与使用方式,并对整体空间格局及建筑形象做出适当优化与提升 ,即可活化这一匿名乡村工业遗产,创造出融入在地环境的乡村新型公共空间。

朝向花田的西侧大厅 ?CreatAR Images
西厅室内概览?CreatAR Images


东西两栋大空间厂房中安排游客中心的主要游客服务功能,形成两个大厅,其中西厂房作为入口大厅、售票问询及展示集会部分,东厂房作为茶室和特色售品使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景观庭院。


从入口灰空间看庭院 ?CreatAR Images

原办公楼底层除与茶室衔接的东端作为厨房,其余作为游客主题活动空间,二层作为景区办公用房,从居中的折返大楼梯间出入。


东侧沿河夜景 ?CreatAR Images


办公楼西端的轻钢临建被改造为公共厕所。西侧花田的北部利用原有的回环道路设置电瓶游览车站,有新建的候车长廊与游客中心相连。北侧的单层小屋作为河边游船码头的候船空间。


西侧花田夜景 ?CreatAR Images


7、老旧厂房,可以升级为博物馆


乾务糖厂博物位于珠海市 斗门区 乾务镇中心偏西的近郊,上世纪五十年代,珠海生产生活条件很差, 土地盐碱度太高,无法种植庄稼,建设者通过种植甘蔗,征服了盐碱地,1981年,成立了糖厂,至2014年,乾务糖厂停榨。


 
 

博物馆鸟瞰  ?九里建筑摄影


可以说,近半世纪以来,制糖工业一度是乾务的支柱产业,是乾务人心中最鲜明的工业文化记忆。如今, 旧的糖厂建筑已经全部拆除,保留除尘塔及一座卸货桁架作为历史建筑修缮保留。


   
   

保留的除尘塔及桁架

 

糖厂历史要素


乾务人的心里,重要的不是保留老的厂房建筑,而是在于糖厂共同奋斗的工业历史记忆,制糖的工业流程,于这片土地上辛勤创造留下的文化氛围。


 

建筑设计成挺拔的体量,给予观者直接的震撼体验,想通过创造一种乾务居民现代生活与工业生活时空的对话感,以历史叠合为前提,保留并传递这份工业记忆的原始感情,创造认同感、归属感。


 
 

建筑与运输桁架  ?九里建筑摄影


设计师认为,不需要过多的建筑语言去还原原来糖厂工业建筑的旧貌,而是大开大合,只取用朦胧的形式。


 

体块生成


两侧的实体,代表的是糖厂历史,内部作为开放性的展厅,展出糖厂保留的珍贵工业机器等。中部通高的玻璃体量,寓意现代乾务人的文化生活,多个观景露台的打造,形成城市生活和工业历史对话的“窗口”,和旧的糖厂工业建筑形态形成精神上的对照。


 

虚实的对比与窗口的打造  ?九里建筑摄影


博物馆建筑作为内敛的空间,具象为静谧的时间点,湖、桁架(工业遗产)、公园(公共活动场所),塔(工业遗产),在场地上形成直接体验与记忆体验的轴线。


         

厂房原貌

         

改造后  ?九里建筑摄影


       


新建建筑与本就属于这里的物件组合,使得场所精神“具象化”,能够更好 体现人们的生活气息,进而内化并传递出糖厂工业记忆的文化感情,设计师想通过体验上的共情来实现工业功能向城市功能的转变。


   

内部原貌

   

艺术楼梯  ?九里建筑摄影



在室内通高中庭的设计上,拟在通过光影的叙述,抽取的是旧糖厂内部场景的工业感形式和空间形态,阵列的通高柱体,使参观者沉浸在某种状态里,与其产生氛围上的交互而不是做一个密闭的空间来放置展品。


实景图  ?九里建筑摄影


乾务糖厂博物馆的落成,其在作为乾务人制糖工业记忆意识载体具象化的同时,也是近半个世纪来空间形态和人文理念的变迁。

结语:

当功成身退,还有几人记得这些厂房曾经的担当与风光?它们是时代更新进程中的废弃物,却并不能一键进入回收站,只能窘迫地立足于现实生活,与周围居民区零阻隔,它荒废的模样,朝着每一户认真生活的人家。


如今,这些被抛弃在岁月中的沉默者,也正开始觉醒,迈向新的繁荣。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