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温馨提示 本次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公示宣传阶段,资料提交和采访拍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维护候选人权益,组委会对候选人联系方式会严格保密。不会委托或授权任何公司或个人联系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对冒充组委会,以“拉票、刷票”“提交资料”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请各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如遇任何疑问,可先联系组委会秘书处求证。
![](https://fd.co188.com/group1/M04/00/81/rBBhH2LiYEuAczbPAACCCsk5lvg55.jpeg)
组委会温馨提示
本次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公示宣传阶段,资料提交和采访拍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维护候选人权益,组委会对候选人联系方式会严格保密。不会委托或授权任何公司或个人联系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对冒充组委会,以“拉票、刷票”“提交资料”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请各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如遇任何疑问,可先联系组委会秘书处求证。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候选人
——胡昌炳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01
人物介绍
胡昌炳 曾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他在交通枢纽领域奋斗了30多年,见证和参与了多项大型桥隧工程,如东海大桥、上海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其中,东海大桥工程、上海长江大桥工程都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02
勇于创新
开拓监理组织新模式
胡昌炳是最早实践公路跨海大桥“大标段”监理组织模式的人。他首次将全桥施工监理构想在东海大桥工程监理中实践,实现了理念与管理的重大突破,成为全新的跨海大桥大标段监理组织模式。并且,他依托东海大桥和上海长江大桥工程监理实践,编著了《公路跨海大桥工程监理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7月),这本书也对推动我国跨海大桥监理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 东海大桥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 上海长江大桥
同时,胡昌炳还积极探索、总结出了安全监理工作的成套方法。东海大桥动工于2002年6月,是我国最早试行安全监理工作的特大型工程,全桥高峰期配置了20余名专职安全监理人员,经过在该项目上的安全监理工作实践,他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安全监理工作方法,并撰写、出版了《东海大桥安全监理的控制途径》(建筑施工 2005年12月),《东海大桥安全监理工作内容与依据》(世界桥梁 2006年1月),《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6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桥梁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
不仅如此,在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胡昌炳带领团队在陌生领域谨慎前行,施工团队需要解决新问题,监理团队同样也需要针对新情况,创新监理的模式和方法。他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出设置监理总体统筹,以统一主体工程8个监理标段的监理工作行为,该建议也最终被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采纳,随后又组织编制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监理总体统筹文件》并向各监理标段进行了交底,统一和规范了主体工程所有监理人的程序、流程、表格、文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3
匠心坚守
传播独具特色的监理理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工程,施工条件又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陌生的工程领域,胡昌炳查找资料,从教材开始学起,结合自己丰富的工程监理经验,一步步摸索跨海沉管隧道的监理方法。并且带领团队通过反复研究施工监理方案,仔细翻阅教材、资料,请教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编制完成了《岛隧工程监理规划》。
为了掌控沉管隧道安装的施工质量,他提议总监办专门成立一支水下检测与监测组,并配置测量船一艘,测量人员21人,还配置了包括多波束扫测仪等总价值近1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对于多波束扫测仪这种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水底地形测量系统,如何消化吸收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对胡昌炳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一项挑战。因此,他组织邀请国内外的专家给团队进行培训,后又经过半年左右的摸索,专门结合工程研发了应用软件,最终用于工程测量中。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 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建筑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航拍
2010年11月~2018年3月,胡昌炳在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兼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监理总体统筹的8年时间里,监理高峰期配置140余名监理人员,所带领的项目监理团队,获得2014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个人获得“港珠澳大桥十大领军人物”称号,并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由他传承发扬的大桥监理在国内首开院士总监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监、帮、促”监理理念,打造了兼通设计、制造与施工的核心团队,建立了创新为上、人才为本的企业风尚,成为大型桥梁监理的领军者,大型岛隧工程监理的开创者。同时,胡昌炳追随陈新和方秦汉两位院士的脚步,宣传推广我国长大跨海大桥的监理理念及模式,先后接受多家知名媒体的采访,如凤凰卫视、湖北日报等,发表对监理行业的真知灼见。
04
参与活动
序号 |
项目(活动) |
参与情况(主办、协办、承办、演讲、主持、参会) |
1 |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 |
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
2 |
接受凤凰卫视采访 |
胡昌炳:中国沉管隧道,需多方共同努力 |
3 |
湖北省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培训授课 |
演讲题目:《港珠澳大桥建造应用技术》 |
4 |
中铁大桥院集团公司、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等组织的技术交流活动 |
演讲题目:《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关键技术与评价》 |
5 |
参与东海大桥工程监理工作 |
任常务副总监,获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记功个人。 |
6 |
参与上海长江大桥工程监理工作 |
任总监 |
7 |
参与港珠澳大桥监理工作 |
任岛隧工程总监,兼监理总体统筹,获港珠澳大桥十大领军人物称号,监理团队获得2014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 |
05
发表文章或观点
序号 |
刊物(平台) |
文章名称(观点) |
1 |
《中国交通建设监理》(2012年第7期) |
《在陈新院士身边工作的日子》 |
2 |
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东海大桥》 |
《东海大桥建设是中国桥梁建设监理史上的典范》 |
3 |
《桥梁》(2021年第4期) |
《桥梁监理专题——监理: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本人参与了撰写。 |
4 |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2019年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
《八年匠心 永不止步——记中铁大桥院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胡昌炳》 |
5 |
《中国交通报》(2005年5月16日,第6版) |
《胡昌炳:东海大桥安全监理掌门人》 |
6 |
《湖北日报》(2018年10月24日,第1版) |
《港珠澳大桥开通,东人工岛上,湖北建桥军团代表胡昌炳心潮澎湃——和总书记第二次握手》 |
7 |
《珠海特区报》(2017年5月1日,第3版) |
《把关人:为大桥守护好质量之门》 |
06
主要成果
序号 |
创新点 |
本人作用及主要贡献 |
1 |
安全监理工作方法 |
组织者,出版了《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规程》 |
2 |
跨海大桥监理工作方法 |
组织者,出版了《公路跨海大桥工程监理实务》 |
3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监理的水下检测 |
组织者,如多波速测量系统、水下探摸等均为监理行业首次。 |
4 |
获得《用于附着安装在公路护栏上的消能防护垫套及公路护栏》实用新型专利 |
参与,排名5 |
5 |
获得《一种用于钻孔桩施工的圆弧型钢板桩及钢护筒》实用新型专利 |
参与,排名4 |
6 |
获得《升级改造公路护栏》实用新型专利 |
参与,排名6 |
7 |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土建第五标段施工监理 |
中铁大桥院集团公司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
8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监理 |
中铁大桥院集团公司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
9 |
沪通长江公铁大桥JL-2标施工监理 |
中铁大桥院集团公司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
07
重要奖项
序号 |
奖项 |
本人作用及主要贡献 |
1 |
东海大桥工程获2006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008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200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和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时任东海大桥常务副总监 |
2 |
上海长江大桥工程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第十一届(2012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时任上海长江大桥工程总监 |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