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选型方法
花开了一季
2022年07月27日 17:26:11
来自于通风排烟
只看楼主

盘管选型简介:盘管在标准工况下运行时,空气处理终点取于空气处理焓差,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 关键字:风机盘管,空气处理   风机盘管在标准工况下运行时,空气处理终点取于空气处理焓差,中国风机网风机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房间热湿比线,空气处理终点参数及室内空气参数确定风机盘管的空气处理焓差,然后,可通过不同的热、湿比房间的空气处理焓差计算出风机盘管的制冷量:

盘管选型简介:盘管在标准工况下运行时,空气处理终点取于空气处理焓差,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

关键字:风机盘管,空气处理

  风机盘管在标准工况下运行时,空气处理终点取于空气处理焓差,中国风机网风机盘管的制冷量与房间湿负荷有关,一般热、湿比越大,制冷量越小,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房间热湿比线,空气处理终点参数及室内空气参数确定风机盘管的空气处理焓差,然后,可通过不同的热、湿比房间的空气处理焓差计算出风机盘管的制冷量:

风机盘管空气处理过程

1风机盘管选型焓差修正法:

  采用风机盘管实际运行焓差与标准工况焓差的比值M进行修正,计算风机盘管的实际制冷量,再根据实际制冷量选择风机盘管。

  Q`=QH·(△IM/△IH)

  =MQH…………

  式中:Q`——风机盘管实际制冷量(W)。

  QH——风机盘管标准状况下额定制冷量(W)

  △IM——风机盘管实际空气处理焓差(W/KG)

  △IH——风机盘管标准状况下空气处理焓差(W/KG)

  M——修正系数

2风机盘管选型风量选型法:

  根据空调冷负荷和风机盘管实际空气处理焓差计算出空调风量,再根据风量选择风机盘管。

  G=Q/△IM(W)………………

  式中:G——空调风量KG/H

  另外,当空调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差,供水量、进风温度与标准工况不同时,应根据风机盘管生产厂家资料再时行修正。

风机盘管选型、校核与布局案例简析

09年12月24日 14:59:56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随着高档写字间、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空调系统也越来越广泛地深人到日常生活中。如何使所选用的空调系统起到最佳效果,除了设计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引起现场工程师的思考。

风机盘管作为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在众多的公共场所广为采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自成单元,调节灵活。

风机盘管为三档变速,且水路系统可根据用户室温设定情况,采取冷热水自动控制温度调节阀调节,从而使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以满足不同空调使用客户的需求,房间无人使用时可手动关机或自动定时关机,并且可以使开发商避免一次投入过大,便于其滚动开发,可根据入住客户的情况开通不同的房间。从而降低了整体系统的运行费用。

整个系统分区控制较为容易,可以按房间的朝向、楼层、用途、使用时间等分成若干区域,按不同的客户使用需求进行分区控制,从而避免了大风道系统必须集中控制的不合理的一面。

二、风机盘管机体小,布置灵活、安装方便、占用建筑空间较少,便于配合内装施工。

但怎样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结合设计图纸选择较好的风机盘管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应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

1、冷量的校核

一般是按计算的冷负荷来选择产品,但应注意不同的新风供给方式会导致风机盘管的负载冷量也不同。当新风直接通过外墙送至房间时,未经热湿处理,风机盘管的冷量=室内冷负荷+新风冷负荷;当设立独立的新风系统时,则风机盘管的冷量=室内冷负荷。目前市场的产品,一般都是名义制冷量而实际运行中的冷量应是冷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行时间,即改变运行时间或风量,都会影响机组的输入冷量。所以并非名义冷量越高越好,如果仅按高冷量选用机组,会出现供冷能力过大,导致开动率过低,换气次数减少,室温梯度加大,还会加大系统容量和设备投资,空调能耗加大,空调效果降低。所以冷量仅作为选设备的必要条件之一,还应兼顾其它因素。

2、风量校核

主要按房间品质要求校核换气次数。送风温差越小,换气次数越多,则空气品质越好,就越舒适,为什么有的空调房间感受有异味、闷气,就是风量校核没有处理好。由于风机盘管的名义风量是在不通水,空气进出口压差为零的工况下测定的,故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所以实际确定风量是应将这部分理想状态下的风量值扣除,通过经验测算,这部分增补风量应占名义风量的20—30%。

3、送、回风方式

送、回风方式即形成所谓的气流组织,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也即空调效果的好坏。合理的气流组织要求一定的送风速度,避免气流短路,以保证一定的射流长度。风速取决于机外静压,送风量、送风口等因素。机外静压过低,会导致风量下降,射程降低,房间冷热不均,设计气流组织与实际运行状态在曲线图上存在较大差异,故应根据实际的建筑格局、房间的结构形式,进深、高度等情况,选择中档风量、风速指标来相应选择风机盘管型号。目前市场上的风机盘管,各个厂家的机外静压值没有统一标定,差异较大,再加上部分工地采用的是卧式暗装机组,外接短风管、过滤器,进、回风格栅阻力值较大,因此在实际定货时确定机外静压值选定为30Pa,有的房间甚至选择50Pa机外静压值的机组,大于常规的20Pa左右阻力值,故在实际运行中保证了良好的均匀场,达到了预期的空凋效果。

4、其它因素

a.噪音指标控制在40dB以下,对噪音偏大的风机盘管,加装消声处理装置,阻力值不大于10Pa。

b.安装、施工中质量注意保温质量,冷凝水的排放,坡向,管件接头,系统清洁。

c.水系统的设置方式水平系统还是垂直系统,部分工地选用垂直系统,能较好的保证冷凝水的排放,保证了房间的层高要求。

总之,在设计及施工人员合理、及时的配合下,风机盘管系统会避免较多选用中的弊端,取得较为满意的综合效果。

风机盘管的余压选取也与空调房间的层高有关系的,一般民用建筑选用低静压0-30Pa的,层高较高像商场,大厦门厅等大开间的空调房间就要求选用高静压50Pa及其以上的。

显热选,全热校核,如果按高速选,要考虑污垢系数(留点余量)即你的做法把高速的显热,全热*,只要我们计算的大于这个修正后的全热显热值,就选择成功了。

按显热选,全热校核,如果按中速选,就不要考虑污垢系数(因为中速本身就相当余留余量了)这时候只要们计算的大于样本上中速对应的全热显热值,就选择成功了。

不过我觉得按显热选,全热校核,直接查高速也没什么问题。

对,是这样子的。

如果不要考虑污垢系数,是可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毕竟负荷计算里也有富裕嘛,但是使用1两年后fcu的制冷量肯定是要下降的,所以放大一点,我认为是应该的。上面的例子:为简单没有考虑新风

20平米,25度,60%,办公,2个人(潜热138w),无新风,全冷:1400w,

湿:,显冷:1262w。

计算见焓湿图:

说明:o点为沿热湿比交90%。你看看,o点是度,可是你确定fcu的出风是这样的吗?

我实测的是13度到18度左右的都有。

如果实际的出风是1点的16度,90%,那么你比较一下两种算法的风量一个514一个310!!!!

如果假设你认为出风点是1点,那么风量是310,但是你知道吗?310风量(水温7度,流量温差5度左右)所能提供的最大显冷不可能,正常是830w至1000w,根本不可能满足降温的要求。

(1)就以开利002为例:

高速风量410,中速320,25度,18度湿,水7度,水温升5度左右下:

高速全冷:1690w,高速显冷:1290;

中速全冷:1436w,中速显冷:1070w;

高速的冷量不能直接使用,*污,垢系数=1352(全冷),1032(显冷)。与中速差不多,可等同。

如果按照修正后的1352(全冷),1032(显冷),002肯定不满足使用要求。

如果按照中速1436w(全冷),1070w(显冷),全冷满足,显冷不满足,也就是说如果室内的显冷负荷确实是1262w的话,室温肯定是要高于25度的。

反正是002小了。

为方便没有考虑新风,但实际上是一样的,你说应该怎样算呢,你有可能说:o点算的风量不是500吗?那么要是按照中速选择应该是004或是,你说对吗?

(2)再看看003:

高速风量550,中速430,25度,18度湿,水7度,水温升5度左右下:

高速全冷:2450w,高速显冷:1870;

中速全冷:2107w,中速显冷:1571w;

高速的冷量不能直接使用,*污,垢系数=1960(全冷),1496(显冷)。

你说003满足使用要求吗?全冷满足,显冷也满足,再看看全冷的富裕度2107/1400=。

也就是说风量430都是大的,只不过fcu型号划分还没有那么细。但o点的计算结果514肯定是大了。实际上,fcu不论你怎么选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选择的结果不会有差别,但是理论是很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20平米办公,某人估算120w/m2,总负荷:20*120=2400w,

他就对样本选了个fp5,或开利003。

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结果在多数环境下没有错误,无论是用全热,还是显热算,也大概是这个结果。

但是,那个人的方法是绝对错的,先不说他是估算,不负责任,就说他的估算指标和样本就有问题:120w/m2是偏大的,且是包括新风负荷的。

样本是标况下的数据(27度下,与25或24的差别很大的)。

我想说的是选择正确并不一定理论也对,理论不对,根据经验选择的结果也不会一定就错。通常的做法,新风负荷都单独由新风记住承担,所以在计算房间负荷时,不计算新风负荷。大多数负荷计算软家,计算出来的都是全热(不知道那个软件计算时,把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对于一般的没有大量散湿的房间,比如客房、办公,其实全然和显热差的很小,完全可以按全热来选,但还是要考虑的附加系数,以保证快的降温能力,及由于灰尘等的影响造成的效率的下降。

另顺便问一下,按显热选,全热校核时,是按高档冷量还是按中档冷量来选择盘管呢?

先回答一点,华电源的负荷计算是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

推荐资料:

风机盘管选型与布局简析案例

风机盘管选型及系统设计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