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 基于复合材料的常见连接技术
光阴中的故事
2022年06月06日 18:46:30
只看楼主

     对于传统金属材料结构而言,零件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其工艺成熟,传递载荷性能优异。 相对金属结构而言,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限制,无法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为保证各部件制件载荷的有效传递,必须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来解决。因此,连接设计是保证在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于传统金属材料结构而言,零件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其工艺成熟,传递载荷性能优异。


相对金属结构而言,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限制,无法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为保证各部件制件载荷的有效传递,必须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来解决。因此,连接设计是保证在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复合材料连接技术分类  

 


1  
机械连接  

优点:


缺点:


2  
胶接  

优点:


缺点:



3  
混合连接  

对于复合材料,单纯的机械连接及胶接都无法满足装配需求,更适合用混合连接,混合连接具备机械连接与胶接的优点。


混合连接注意事项:




 
各连接技术应用选取  

 

复合材料连接方法的选取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遵循原则如下:


机械连接:


胶接:


混合连接:


焊接:



 
碳纤维复材胶接工艺  

 


▲ 自动胶接工艺

1  
设计原则:  


2  
胶粘剂选择:  
胶粘剂按应力-应变特性分为韧性及脆性两种,如图所示。



脆性胶粘剂的剪切强度高于韧性胶粘剂,韧性胶粘剂的连接静强度较高。因此,环境温度低于100℃时尽量选用韧性胶粘剂,高温环境时最好选用脆性胶粘剂。目前碳纤维复合材常用的胶粘剂有:环氧树脂类、聚胺酯类、丙烯酸类。复合材料胶接表面处理:粘接物体表面的清洁度、粗糙度和表面化学结构这三个因素直接影响最终的粘接强度,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是改善材料表面提高粘接强度。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



3  
搭接方式:  
从强度角度考虑:当胶接构件较薄时,宜采用简单的单面搭接或双面搭接形式。当胶接构件较厚时,由于偏心载荷产生的偏心力矩较大,宜采用阶梯型搭接或斜面搭接形式:


  


Tips:

1、复合材料层压板胶接表面纤维方向最好与载荷方向一致,不得与载荷方向垂直,以免被胶接件过早产生层间剥离破坏。
2、设计复合材料胶接结构应使胶层在剪切状态下工作,尽量避免胶层受拉力和剥离力;
3、胶接连接形式选择 胶接连接设计的目标应使制造工艺尽可能简单、成本尽可能低;
4、胶接连接处应采取降低胶接接头应力集中和剥离应力的措施。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