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性难题 甘肃"两个最"高速特长隧道明年贯通
封闭式发神经
2022年05月18日 10:12:28
来自于隧道工程
只看楼主

木寨岭隧道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建设里程最长、技术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目前,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累计掘进达90%,预计明年贯通。 记者了解到,木寨岭特长隧道建设区域地处多个地质构造板块交界地带,高地应力集中,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极易发生大变形,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被国内地下工程界院士、专家及学者誉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木寨岭隧道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建设里程最长、技术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目前,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累计掘进达90%,预计明年贯通。

记者了解到,木寨岭特长隧道建设区域地处多个地质构造板块交界地带,高地应力集中,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极易发生大变形,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被国内地下工程界院士、专家及学者誉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自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受软岩高地应力影响,变形较大的2#、3#斜井部分段落初期支护结构失稳产生初支开裂、掉块、钢拱架扭曲、错断以及侵限等破坏问题,总长3078米的2、3#斜井在施工期间共发生14处较大变形,拆换拱率达32.4%,最大变形高达3145毫米。由于大变形段落比例大,拆换比例高,施工掘进难度极大,侵限以及二衬开裂和破坏等问题突出,导致建设成本增加,工期延长。

为破解技术难题,突破瓶颈,2018年9月,公航旅集团长达公司秉持“科技先行,创新引领”工作理念,成立了省内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次在公路隧道建设提出了NPR恒阻锚索、让压锚索支护体系,经过多阶段的试验段施工和持续的技术总结及支护方案的动态优化,有效改善了前期频繁换拱、返工浪费、进度停滞的被动局面,突破了隧道工程管理、设计和施工的传统理念,开创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预应力锚索主动支护体系先河。



免费打赏
桥园
2022年05月19日 13:49:20
2楼

很不错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桥下前深水
2022年05月20日 14:46:29
3楼

感谢,学习一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